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宝国专利>正文

喉发音重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5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喉发音重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切割缝合扳机(4)、切割缝合扳机底板(5)、推杆筒(19)、螺旋推进杆(17)、切割缝合底板(9)和切割缝合器(10),所述切割缝合扳机底板(5)与推杆筒(19)固定连接成手枪形结构,螺旋推进杆(17)设于其推杆筒(19)内,顶端与切割缝合器(10)相连;所述切割缝合底板(9)装于与推杆筒(19)顶端固接之切割缝合器头框(6)上,与切割缝合器(10)位置对应;切割缝合扳机(4)装于切割缝合扳机底板(5)前面,一端铰接于螺旋推进杆(17)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喉癌病人全喉切除手术后以功能性气管食管瘘方法进行发音重建之喉发音重建器
技术介绍
全喉切除术适用于晚期喉癌,由于术后造成失语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何较好的恢复语言功能即发音重建器的建立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咽气管发音。此法少数患者可以自然发音,但大多数须经训练。发音成功率约在30%-40%至97%,一般音量较低;(二)佩带人工喉。人工喉已有多种,说话时须用手把持,颇为不便,发音为金属乐声甚不悦耳;(三)通过手术发音重建。其又主要包括1、气管咽吻合术。该术式未能全部实现恢复发音、吞咽及吸气三大功能要求。2、瘘管发音(气管食管瘘)。该术式所发出音量及音质都比较好,这时食管音可近似正常发音。但会经常产生误咽现象及瘘管渐变窄,并且手工操作费时,技术难度较大。3、功能性气管食管瘘。该术式具有下列优点(1)不改变全喉切除术的固有术式,不影响根治术切除,手术一期完成。(2)由于气管组织瓣向食管腔翻入,吞咽时可闭和瘘口,并不引起误咽。(3)因组织瓣跨越瘘口,可防止瘘道变窄发音效果持久。(4)发音各部不需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宝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