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36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包括浸种桶、沥水桶、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及控制器,浸种桶和沥水桶均为顶部开放的圆筒结构,沥水桶与浸种桶相对同轴设置在浸种桶的内侧。浸种桶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电控阀。沥水桶的上端与浸种桶可拆卸固定相连,沥水桶上均开设有滤孔。搅拌机构设置在沥水桶的内侧,通过支撑套筒与设置沥水桶转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浸种桶的下方,其输出端通过位于支撑套筒内侧的转轴与搅拌机构相连,并驱动正转或反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人工对大豆浸种进行间歇性搅拌,使浸种液浓度保持均匀,使浸种液与大豆种子进行充分接触,以提高大豆的抗盐碱胁迫能力。以提高大豆的抗盐碱胁迫能力。以提高大豆的抗盐碱胁迫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高30

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

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

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
[0003]全球约有10%的耕地存在着不同的盐渍化现象,盐碱地在我国分布广、类型多,对作物危害较大,并且土壤盐渍化还在进一步加剧。通过培育耐盐碱品种的大豆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带来的影响,但育种成本高、周期长,采用化学药剂处理提高种子的抗盐碱胁迫能力是相对较为简单的方法,为了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所以现在的大豆种子在播种前需要对其使用浸种液浸泡一段时间,用水清洗干净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再进行播种,以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大豆种子浸泡不均匀会导致大豆种子抗盐碱胁迫能力差,出种率及幼苗的成活率低。因此,大豆种子浸泡过程中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搅拌一次,目前人工搅拌浸种的方式导致大豆种子浸种不均匀,人工搅拌的方式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旨在解决人工搅拌浸种的方式导致大豆种子浸种不均匀,导致大豆种子抗盐碱胁迫能力差,出种率及幼苗的成活率低,另外,人工搅拌的方式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包括浸种桶、沥水桶、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及控制器,浸种桶和沥水桶均为顶部开放的圆筒结构,沥水桶与浸种桶相对同轴设置在浸种桶的内侧。
[0007]浸种桶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电控阀。
[0008]沥水桶的上端与浸种桶可拆卸固定相连,沥水桶上均开设有滤孔。
[0009]搅拌机构设置在沥水桶的内侧,通过支撑套筒与设置沥水桶转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浸种桶的下方,其输出端通过位于支撑套筒内侧的转轴与搅拌机构相连,并驱动正转或反转。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浸种桶包括第一筒壁和第一底板,第一筒壁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第一筒壁的下端并将其下端封闭。
[0011]沥水桶包括第二筒壁和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于第二筒壁的下端,所述第
二筒壁和第二底板上均规则开设有多个所述滤孔。
[0012]所述沥水桶的外径小于浸种桶的内径。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沥水桶的上端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底部内侧与沥水桶的上端固定相连成一体。
[0014]浸种桶的上端面上具有呈环形均匀布置的多个插槽,安装环的底部设置有与插槽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杆,各插杆均竖向布置在沥水桶的外侧,其上端与安装环的底面固定相连。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支撑套筒与沥水桶相对同轴布置,其下端与沥水桶的底部固定相连。
[0016]搅拌机构包括安装板及两个第一搅拌叶片,所述安装板位于支撑套筒的上方,其中部与支撑套筒的上端水平转动相连,两个第一搅拌叶片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支撑套筒的两侧,各第一搅拌叶片的上端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相连成一体。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支撑套筒的上端面具有与其同轴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周向截面为倒T形。
[0018]所述环形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与环形滑槽的内壁转动配合,转环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底部可拆卸固定相连。
[001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浸种桶的底面,第一锥齿轮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0020]所述转轴与支撑套筒同轴布置,其下端穿出浸种桶的第一底板并与其转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下端,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伺服电机驱动转轴转动。
[002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转轴的外侧以中心对称的方式设有两个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一端与转轴的外壁固定相连,两个第二搅拌叶片均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
[002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六角形插槽,所述安装板的中部上表面固定有N形安装架,N形安装架和安装板上活动穿设有六边形的传动轴。
[0023]传动轴的下端穿入转轴的六角形插槽内,转轴通过传动轴驱动安装板水平转动。
[0024]所述N形安装架的内侧设有限位环和弹簧,所述限位环套设在传动轴的外部并与其固定相连,所述弹簧套设在传动轴外侧,其下端压在限位环的上表面。
[002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多个把手,所有把手均匀布置在以安装环的轴线为圆心的圆周上。
[002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浸种桶的底部设有三个支撑腿,三个支撑腿呈圆形均匀固定安装在浸种桶的底面。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替代人工对大豆浸种进行间歇性搅拌,第一搅拌叶片搅拌大豆种子使其内外翻动,同时第二搅拌叶片对浸种液进行搅拌使其上下流动,使浸种液浓度保持均匀,使浸种液与大豆种子进行充分接触,以提高大豆的抗盐碱胁迫能力,另外,省时省力时,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搅拌效率高,保证种子的出种率,幼苗的成活率高。
附图说明
[00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本技术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的仰视结构图。
[0031]图3是本技术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的剖视图。
[0032]图4是图3中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3]图5是本技术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34]图6是图1中某一部分的示意图,示出的是沥水桶及相关部分
[0035]图7是图1中另一部分的示意图,示出的是搅拌机构。
[0036]图中:1、浸种桶;2、支撑腿;3、安装环;4、把手;5、第一搅拌叶片;6、N形安装架;7、传动轴;8、沥水桶;81、滤孔;9、电控阀;10、排液管;11、安装板;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转轴;15、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浸种桶(1)、沥水桶(8)、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及控制器,浸种桶(1)和沥水桶(8)均为顶部开放的圆筒结构,沥水桶(8)与浸种桶(1)相对同轴设置在其内侧;浸种桶(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10),所述排液管(10)上安装有电控阀(9);沥水桶(8)的上端与浸种桶(1)可拆卸固定相连,沥水桶(8)上均开设有滤孔(81);搅拌机构设置在沥水桶(8)的内侧,通过支撑套筒(17)与设置沥水桶(8)转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浸种桶(1)的下方,其输出端通过位于支撑套筒(17)内侧的转轴(14)与搅拌机构相连,并驱动正转或反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浸种桶(1)包括第一筒壁和第一底板,第一筒壁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第一筒壁的下端并将其下端封闭;沥水桶(8)包括第二筒壁和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于第二筒壁的下端,所述第二筒壁和第二底板上均规则开设有多个所述滤孔(81);所述沥水桶(8)的外径小于浸种桶(1)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桶(8)的上端设置有安装环(3),安装环(3)的底部内侧与沥水桶(8)的上端固定相连成一体;浸种桶(1)的上端面上具有呈环形均匀布置的多个插槽(23),安装环(3)的底部设置有与插槽(23)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杆(22),各插杆(22)均竖向布置在沥水桶(8)的外侧,其上端与安装环(3)的底面固定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套筒(17)与沥水桶(8)相对同轴布置,其下端与沥水桶(8)的底部固定相连;搅拌机构包括安装板(11)及两个第一搅拌叶片(5),所述安装板(11)位于支撑套筒(17)的上方,其中部与支撑套筒(17)的上端水平转动相连,两个第一搅拌叶片(5)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支撑套筒(17)的两侧,各第一搅拌叶片(5)的上端与安装板(11)的底部固定相连成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套筒(17)的上端面具有与其同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司玉君曹其聪孙熙文李娜娜蒲艳艳于海涛张浩朱振艳魏秀华张志伟刘英于萌姜官恒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