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不同温度水平的供暖和空调设施及用于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供暖和空调设施。这种空调设施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一加热回路和冷却回路以及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至少包括压缩机、膨胀元件、能够作为蒸发器运行的外部热交换器、高压侧的第一热交换器和至少对于空调运行接入或可接入的低压侧的第二热交换器,其中第一热交换器也连接到第一加热回路上,并且第二热交换器也连接到冷却回路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控制这种供暖和空调设施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供暖和空调设施的车辆。尤其,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具有这种设施,尤其以用于冷却或加热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通常借助该设施还对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冷却。
[0002]制冷剂回路的组件与制冷剂管路连接,以使制冷剂在回路中流动。在压缩机中,制冷剂通过压缩来加热并且达到高压并且在膨胀元件中再次减压,其中所述制冷剂冷却。
技术介绍
[0003]已知的是用于车辆的冷却设施,所述冷却设施甚至能够提供三种不同的温度水平。因此,EP 3023609A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和空调设施(1),所述供暖和空调设施具有用于加热的包括至少一个泵(11)的第一加热回路(9)和包括至少一个泵(47)的冷却回路(45)以及制冷剂回路(3),所述制冷剂回路至少包括压缩机(5)、膨胀元件(29、41)、在热泵运行中能够作为蒸发器运行的外部热交换器(31)、高压侧的第一热交换器(7)和至少对于空调运行接入或可接入的低压侧的第二热交换器(43),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7)也连接到所述第一加热回路(9)上,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3)也连接到所述冷却回路(45)上,并且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7)中,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加热回路(9)的加热液体通过热交换连接直接和/或经由可选的第一潜热储存介质(14)热耦合或可热耦合,并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3)中,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回路(45)的冷却液体通过热交换连接直接和/或经由可选的第二潜热储存介质(14a)热耦合或可热耦合,其中所述供暖和空调设施(1)构成为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供暖和空调设施(1)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二加热回路(17),所述第二加热回路包括至少一个泵(19),
‑
所述制冷剂回路(3)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7)沿预设的制冷剂流动方向设置在下游的高压侧的第三热交换器(15),和
‑
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5)也连接到所述第二加热回路(17)上,其中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5)中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加热回路(17)的加热液体通过热交换连接直接和/或经由可能的第三潜热储存介质(14b)热耦合或可热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和空调设施(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中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7)构成为用于第一温度水平的减温器,并且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中的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5)构成为用于较低的第二温度水平的再冷却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暖和空调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7)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3)和/或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5)也构成为具有相应的潜热储存介质(14、14a、14b)的潜热储存器,并且所述潜热储存器的潜热储存介质(14、14a、14b)通过热交换连接一方面与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热耦合或可热耦合,并且另一方面与相应的冷却回路(45)或第一加热回路(9)或第二加热回路(17)的相应的冷却液体或加热液体热耦合或可热耦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暖和空调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7)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3)和/或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5)构成为管
‑
叶片式热交换器或构成为板式热交换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暖和空调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构成为,使得所述制冷剂回路能够用制冷剂跨临界地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暖和空调设施(1),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是CO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暖和空调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热交换器(31)沿预设的制冷剂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5)的下游并且构成为,使得所述外部交换器(31)作为空气
‑
制冷剂热交换器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