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914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均为竖流式沉淀池;还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的污水进水管;第二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相接,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中;所述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的进口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沉淀池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采用本方案提出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实现拌合站污水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固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混凝土一般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成的拌合物。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混凝土拌合站用水通常来源于地下水资源或工业用水,生产用水成本较高。
[0003]混凝土生产拌合站现场拌合楼主机清洗、场地冲洗、环境和车间降尘和水泥罐车清洗等需要大量用水并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含有水泥浆,骨料和骨料携带的杂质、混合物等,虽然通过砂石分离设备能将污水中固含物分离出来,但分离后的污水是强碱性的,PH值高,可达13以上,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这些污水也不能直接用于混凝土生产。
[0004]如上所述,混凝土拌合站生产需要大量用水,另外混凝土拌合站产生的大量污水又不能直接外排,为降低生产用水成本、保护环境,对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合理循环利用非常必要。
[0005]当前混凝土生产企业对混凝土拌合站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污水经过沉淀或压滤后的污水掺和一定比例新鲜水回用于生产,但这种方式只能用于低标号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低于C40)生产;2、污水经过压滤后内循环利用,这种方式只能回用于罐车清洗、场地冲洗、拌合楼主机清洗,当内循环污水不能完全利用时,会导致污水外溢;3、经过PH值调节和氧化处理后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
[0006]根据所采取的混凝土拌合站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处理系统设置方式,在采用沉淀池实现污水固液分离时,沉淀池结构为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混凝土拌合站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沉淀池结构,对拌合站节能减排、周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提出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混凝土拌合站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沉淀池结构,对拌合站节能减排、周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采用本方案提出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实现拌合站污水固液分离。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均为竖流式沉淀池;
[0009]还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的污水进水管;
[0010]第二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相接,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中;
[0011]所述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的进口端的下方;
[0012]所述第二沉淀池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
[0013]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拌合站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于混凝土运输车、搅拌主机、生产场地清洗的污水为拌合站的主要污水来源,其中,在所产生的污水中,需要被关注的成分包括钙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砂石颗粒、外加剂、无机盐、水泥、防冻剂、硫酸盐、膨胀剂、粉煤灰等,由于混凝土成分设定以及运输车活动区域特点等,拌合站污水中固体物成分和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差距较大,为便于后期处理,较好的方式可采用收集一定时间段内污水后,再将污水充分搅匀后用于后级处理。所述后期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固体物沉淀处理、酸碱中和处理。
[0014]本方案针对拌合站污水中固相物分离一般具有密度相对较大、不需要采用絮凝剂,利用物理结构即可达到沉淀目的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以适合于拌合站场地设计及设备布置、不易出现填料垮塌的技术方案。
[0015]具体的,本沉淀池结构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管道作为污水进水管,污水经过第一沉淀池沉淀后再通过第二管道被引入至第二沉淀池中进行进一步沉淀分离。设置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即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适应于混凝土拌合站运用、所得污泥/泥饼易于排出的技术方案;设置为采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作为沉淀池结构中不同级的沉淀池,这样,第一沉淀池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初级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次级沉淀池,同时通过将填料组件设置在次级沉淀池中且相对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污水中沉降物在填料组件部分发生沉淀为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发挥沉淀之后,故填料组件不仅可加速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同时前级经过了至少两次沉淀,这样可有效避免在填料组件部分形成过多的沉淀物而导致填料组件堵塞甚至垮塌,故在具体实施时,考虑到具体运用,并不需要在第一沉淀池中设置填料;设置为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这样,在第一管道进口侧设置泵体的情况下,经过该泵体即可对第一沉淀池内部进行加压,使得第二管道发挥连通功能可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完成,这样,可有效减小工艺点设置数量、工艺点操作数量以及工艺点维护数量;本方案针对混凝土拌合站污水来源不同、污水中如砂砾粒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填料组件获得不同的沉淀点,这样,如粒径更大、密度更大的物质(如砂砾)更容易在第一沉淀池中发生沉淀,不易沉淀的物质(如地面冲洗水中的泥土物质)具体沉淀位置更可能发生在填料组件位置,故采用本方案,可在不同位置获得不同成分的沉淀物,具有对沉淀物进行分类收集以方便后续利用的特点。
[0016]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方案中限定的如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的进口端的下方,旨在设置具体的第一沉淀池的进、出口位置,以使得第一沉淀池具有理想的沉淀效果;针对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相对位置,宜在满足各自沉淀效果的前提下,将第二管道的出口端设置在其入口端的下方,这样,当第一沉淀池发生如密封不严的情况时,第二管道可产生非能动流体连通。
[0017]同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第一沉淀池为封闭容器的设计,针对以下第一排泥管的运用,第一沉淀池非排泥工况下,可采用阀门阶段的方式,使得第一排泥管并不会成
为第一沉淀池的泄压管。
[001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19]为提升第一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中还设置有第一布水器;
[0020]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端朝下、第一管道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一沉淀池的轴线共线;
[0021]所述第一布水器为轴线与第一沉淀池轴线共线、位于第一管道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0022]第一布水器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本方案中,设置的第一布水器以及其与第一管道、第一沉淀池的相对位置关系均用于分布第一沉淀池中不同位置流体的流速;设置的第一布水器具有通孔的形式旨在使得部分流体能够通过所述通孔穿过第一布水器,这样,不仅可降低第一沉淀池内部不同位置的流速差,同时可提升对第一沉淀池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0023]与以上构思相同的,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中还设置有第二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2)及第二沉淀池(9),所述第一沉淀池(2)及第二沉淀池(9)均为竖流式沉淀池;还包括第一管道(1)及第二管道(10),所述第一管道(1)作为第一沉淀池(2)的污水进水管;第二管道(10)作为第一沉淀池(2)与第二沉淀池(9)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2)相接,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9)中;所述第一沉淀池(2)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沉淀池(9)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9)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中还设置有第一布水器(3);所述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朝下、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一沉淀池(2)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布水器(3)为轴线与第一沉淀池(2)轴线共线、位于第一管道(1)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第一布水器(3)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9)中还设置有第二布水器(6);所述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朝下、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二沉淀池(9)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布水器(6)为轴线与第二沉淀池(9)轴线共线、位于第二管道(10)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第二布水器(6)上还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刘沁李锴男刘琦刘俐严贵友万涛黎格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