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03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均滑动连接于支撑台的顶部,所述支撑台顶部位于夹板之间设置有电机座;通过设置第二液压杆,固定在滑台底部的第二液压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内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盘,推盘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端盖的连接盘,为使连接盘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机外壳,通过第二液压杆可对电机端盖的轴线高度进行调节,使电机外壳和电机端盖同轴设置,保证了装配的精度。证了装配的精度。证了装配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组件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0003]电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组件进行装配,其中在对电机的左右端盖进行组装时一般需要人工组装,效率较低,而部分用于电机组件装配的工装夹具虽然代替了人工组装,但是不便于根据电机的规格类型进行更换使用,导致工装夹具的实用性较低;如专利号为CN202011145081.6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装配定位工装夹具,包括定位座、导向单元和装配单元,所述定位座上端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固定槽,导向单元设置在定位座上端外壁上,装配单元设置在导向单元内侧;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的电机在进行装配时通常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装配,然而人工装配只能进行逐一装配,从而无法实现前端盖和后端盖同时装配,且无法批量加工,因此工作效率低,增加工作量;人工操作一般采用工装锤敲击的方式将电机端盖装配至电机外壳上,因此无法保证对电机端盖的敲击力度的均匀化,容易造成电机端盖的损坏,增加不良品,浪费成本”等问题;但是仍然不便于根据电机的规格类型进行调节使用,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根据电机的规格类型进行调节使用,导致工装夹具的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均滑动连接于支撑台的顶部,所述支撑台顶部位于夹板之间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支撑台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台,所述滑台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均与滑台滑动连接,所述L形连接板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电机外壳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盘,所述推盘靠近电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靠近电机外壳的一侧卡合连接有电机端盖,所述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与L形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盘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电机端盖一侧开设有电机螺栓孔,所述定位杆与电机螺栓孔相互配合,且所述定位杆和电机螺栓孔一一对应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推盘一侧开设有弧形腰孔,所述弧形腰孔内侧滑动连接有柱形连接套,所述柱形连接套固定连接于连接盘的外侧,所述柱形连接套通过第一螺栓与推盘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L形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形连接套,所述方形连接套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方形连接套内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靠近电机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同轴设置,所述电机轴位于电机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外壳与电机轴同轴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两端均开设有电机螺栓孔,且所述电机螺栓孔与定位杆相互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柱形连接套的长度小于所述所述弧形腰孔的深度。
[0011]优选的,所述推盘和连接盘均滑动连接于定位柱的外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液压杆,固定在滑台底部的第二液压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内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盘,推盘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端盖的连接盘,为使连接盘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机外壳,通过第二液压杆可对电机端盖的轴线高度进行调节,使电机外壳和电机端盖同轴设置,保证了装配的精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推盘和连接盘,为了使定位杆更好可以插入电机外壳两端的电机螺栓孔,可通过转动连接盘,使连接盘带动一侧的柱形连接套在推盘上的弧形腰孔内侧滑动,进而可对定位杆的角度进行调节,当定位杆与电机外壳两端的电机螺栓孔相互对应时,再通过第一螺栓将柱形连接套与推盘固定,进而对推盘和连接盘进行固定,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机外壳对连接盘进行更换,使连接盘外侧的定位杆根据对应的规格进行更换使用,提高了实用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和第三液压杆,使第一液压杆同时推动夹板向电机外壳底部的电机座靠近,进而通过夹板对电机座进行夹紧固定,通过第二液压杆对电机端盖与电机外壳进行高度校准,最后通过第三液压杆推动推杆,使推杆将电机端盖装配在电机外壳的两端,进而保证了电机外壳和电机端盖的装配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中电机外壳和电机端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台,2.第一液压杆,3.夹板,4.电机座,5.电机外壳,6.滑台,7.第二液压杆,8.L形连接板,9.滑杆,10.推杆,11.推盘,12.连接盘,13.电机端盖,14.定位杆,15.电机螺栓孔,16.弧形腰孔,17.柱形连接套,18.第一螺栓,19.方形连接套,20.第二螺栓,21.方块,22.定位柱,23.电机轴,24.第三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杆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3,夹板3均滑动连接于支撑台1的顶部,支撑台1顶部位于夹板3之间设置有电机座4,电机座4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5,支撑台1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台6,滑台6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7,第二液压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8,L形连接板8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9,滑杆9均与滑台6滑动连接,L形连接板8内侧均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所述第一液压杆(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3),所述夹板(3)均滑动连接于支撑台(1)的顶部,所述支撑台(1)顶部位于夹板(3)之间设置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5),所述支撑台(1)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台(6),所述滑台(6)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7),所述第二液压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8),所述L形连接板(8)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均与滑台(6)滑动连接,所述L形连接板(8)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靠近电机外壳(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盘(11),所述推盘(11)靠近电机外壳(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盘(12),所述连接盘(12)靠近电机外壳(5)的一侧卡合连接有电机端盖(13),所述推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24),所述第三液压杆(24)与L形连接板(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组件装配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2)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4),所述电机端盖(13)一侧开设有电机螺栓孔(15),所述定位杆(14)与电机螺栓孔(15)相互配合,且所述定位杆(14)和电机螺栓孔(15)一一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夕志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煜昊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