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874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该立体车库包括立柱、横梁、载车板、升降平移装置、载车叉、摄像头和PLC控制器,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的顶端连接,载车板一侧与两根立柱连接;升降平移装置可以沿着立柱上下移动及自身的里外伸缩,载车叉与升降平移装置连接;摄像头安装在横梁顶部,整个运行过程由PLC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路边双层立体车库通过升降平移装置和载车叉,在实现上层车辆存取的同时,不影响下层车辆的存取。上层车辆存放时,司机只需要将车辆停到合适位置,就可以完成车辆的存放。上层车辆取出时,只需按下取车键,待车辆下放到地面后,即可直接开走,存取车方便。存取车方便。存取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这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然而随之而来的“停车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考虑到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本等诸多因素,大型的停车场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另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步伐更是加快,立体车库成为解决国内城市停车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3603518B公开了一种家用双层立体车库,通过液压油缸驱动钢丝绳带动载车板升降。尽管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双层停车的方法,但是如果下层车位有车的话,上层车位无法实现存取车。中国专利文献CN111827747B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立体车库。车辆入库时,首先水平驱动机构驱使水平移动杆伸出,使得车载板完全移出后端立柱、前端立柱区域内;接着转动基座驱使车载板转动90度后处于横放状态;然后水平驱动机构驱使水平移动杆回缩至车载板侧面与前端立柱接触,抓取机构启动后与前端立柱套接;再接着升降支撑机构启动后伸出支撑于地面,并控制水平移动杆与升降支撑机构脱离连接状态;最后升降支撑机构启动后回缩,在车载板下降时转动打开斜街斜板,使得车载板携带车辆停放在地面。中国专利文献CN110847655B公开了一种基于连杆机构的私家车位倍增装置,装置的复合停车托板的中部与底座上铰接的连杆机构的摇杆铰接,尾部通过轴承支座与立柱上滑动连接的齿轮轴固定连接,两个动力装置的联合动作能够实现复合停车托板的上升、下降和倾斜,复合停车托板升起后不影响下方正常停放汽车,倾斜时能够将其表面停放的车辆取出;复合停车托板上滑动板的两侧与固定板两侧滑轨上的滑块连接形成滑动副,滑动板的中间与丝杠上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能够实现滑动板在固定板上滑出和收回。上述方案解决了目前升降式立体车库中上下车位互相干涉的问题,但是上层车位在存取时,需要司机多次下车操作,非常繁琐。
[0004]以上所述的多层立体车库大多适用于专门的停车场,包括地下停车场或大型停车场等,但却不适用于城市道路两侧的车位停车。目前,城市道路两侧大多划有公共停车位,汽车依次停靠在路边狭小的停车区域内。由于城市内的道路空间有限,尤其是老城区内的道路较为狭窄,能够划出的路边停车位难以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实际需要。因此,设计一种路边的双层立体车库,将大大增加路边车位的数量,满足市区内狭窄道路的停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同时方便上下层车位的快速存取。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包括立柱、横梁、载车板、升降平移装置、载车叉、摄像头
和PLC,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的顶端连接,载车板一侧与两根立柱连接;
[0008]升降平移装置包括支撑横架和两侧起落臂,两侧起落臂的末端分别与两根立柱滑动连接,其中一侧起落臂的末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横梁后连接另一侧起落臂的末端;两侧起落臂的外侧均设置有齿条,支撑横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载车叉与支撑横架连接;
[0009]摄像头安装在横梁顶部,摄像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PLC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两侧起落臂顶部设置有滑轨,支撑横架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滑轨相配合。此设计的好处是,支撑横架沿着滑轨来回移动,滑轨起到支撑和导滑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载车叉包括外套体和伸缩体,外套体尾端设有一通孔,通过一固定轴穿过通孔安装在支撑横架底部,外套体尾端端部为半圆形齿轮体,支撑横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半圆形齿轮体啮合;伸缩体置于外套体前端的内腔,伸缩体上设有一开口槽,开口槽的侧壁设有齿牙,外套体前端设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位于开口槽内且与齿牙啮合;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均与PLC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伸缩体的前端开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连接一调平螺母。
[0013]优选的,所述起落臂内侧连接有支架,支架一端连接有滑轮,两根立柱上设置有导轨,两侧起落臂的末端及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此设计的好处是,通过导轨可以保证上下升降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定滑轮,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可以改变受力方向。
[0015]优选的,所述载车板与立柱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载车板的两端设置有挡车栏杆。此设计的好处是,挡车栏杆防止上层车辆溜车或跌落,保证上层车辆的安全性。
[0017]优选的,所述载车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至少2.5米。此设计的好处是,既不影响下层车辆的存取,也不会伤到行人。
[0018]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将两根立柱的底端插入路边地面,固定安装好立体车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当下层车位停有车辆,需要将车辆停放在载车板时,车辆行驶到与下层车辆齐头并进的位置;
[0020]2)启动PLC,摄像头采集到车辆停放到固定位置后的图像信息,PLC发送指令使第一电机启动,钢丝绳放下两侧起落臂到地面,此时起落臂位于车辆一侧;
[0021]3)PLC发送指令使第三电机启动,载车叉向外旋转出来并位于车辆底盘下方;
[0022]4)PLC发送指令使第四电机启动,伸缩体向外伸出,载车叉托住整个底盘;
[0023]5)PLC发送指令使第一电机再次启动,钢丝绳拉起两侧起落臂,起落臂升起到载车板上方;
[0024]6)PLC发送指令使第二电机启动,支撑横架向内移动靠近立柱;
[0025]7)PLC发送指令使第一电机再次启动,钢丝绳放下两侧起落臂,使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
[0026]8)当要取下上层停放的车辆时,按照相反的步骤进行操作。
[002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路边双层立体车库通过升降平移装置和载车叉,在实现上层车辆存取的同时,进而不影响下层车辆的存取。上层车辆存放时,司机只需要将车辆停到合适位置,就可以完成车辆的存放。上层车辆取出时,只需按下取车键,待车辆下放到地面后,即可直接开走,存取车方便。
[0029]2、本专利技术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可以增加一倍数量的路边停车位,尤其适用于停车位紧张的老城区路边停车位,且该立体车库造价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取放车快速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层车位未停车时,升降平移装置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层车位停车时,升降平移装置下降到位时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横梁、载车板、升降平移装置、载车叉、摄像头和PLC,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的顶端连接,载车板一侧与两根立柱连接;升降平移装置包括支撑横架和两侧起落臂,两侧起落臂的末端分别与两根立柱滑动连接,其中一侧起落臂的末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横梁后连接另一侧起落臂的末端;两侧起落臂的外侧均设置有齿条,支撑横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载车叉与支撑横架连接;摄像头安装在横梁顶部,摄像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PLC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起落臂顶部设置有滑轨,支撑横架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滑轨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叉包括外套体和伸缩体,外套体尾端设有一通孔,通过一固定轴穿过通孔安装在支撑横架底部,外套体尾端端部为半圆形齿轮体,支撑横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半圆形齿轮体啮合;伸缩体置于外套体前端的内腔,伸缩体上设有一开口槽,开口槽的侧壁设有齿牙,外套体前端设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位于开口槽内且与齿牙啮合;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均与PLC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体的前端开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连接一调平螺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边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健魏衍侠王永涛杨元庆程先举冯德瀛楚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