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风电,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海上风电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第一大国。虽然我国海域辽阔,但新风电场选址要考虑海床地质、风暴、航行及鸟类迁徙等因素的影响。若要实现风电可持续发展,势必要在原有风电场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即选择更大容量的风机设备。单桩基础设计简单、安装技术成熟、适合规模化生产,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占比达80%左右。风电场风电机组进行“以大代小”,导致原有单桩基础不能满足新风机承载力要求,面临移除,而单桩基础是很难移除的。
2、目前,常采在海床面处将单桩基础截断,剩余部分单桩基础将永久留存在海床,导致对渔业生产、其他海洋工程造成潜在的作业风险。因此,研发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及其安装方法,对单桩基础加固,升级改造旧风电场,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针对海上风机升级改造的相关技术尚未发现,相关类似技术的研究报道主要有:
3、公开号为cn10721768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海上风电单桩桶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桩基础、环形吸力桶、外套筒、过渡段、外平台、爬梯和线缆管,所述单桩基础竖向布置,其下部贯入海床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桩基础为钢制等截面圆筒状结构,环形吸力桶包括圆形筒壁和顶板,圆形筒壁竖向布置,顶板的外边缘与圆形筒壁的上端固定相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中心孔,外套筒穿设在第一中心孔内,其外壁与顶板固定密封相连成一体,外套筒的下端与圆形筒壁的底部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桩基础、环形吸力桶、外套筒、过渡段、外平台、爬梯和线缆管,所述单桩基础竖向布置,其下部贯入海床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桩基础为钢制等截面圆筒状结构,环形吸力桶包括圆形筒壁和顶板,圆形筒壁竖向布置,顶板的外边缘与圆形筒壁的上端固定相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中心孔,外套筒穿设在第一中心孔内,其外壁与顶板固定密封相连成一体,外套筒的下端与圆形筒壁的底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有两个,两个排水阀安装在环形吸力桶的顶板上,且关于环形吸力桶的轴线对称布置,排水阀能够与环形吸力桶的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吸力桶过渡段基础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旗,李大勇,孟昭博,田忠喜,刘名名,张雨坤,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