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70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该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包括雾化部,雾化部具有油仓和设于油仓内的发热部,油仓的窄端形成吸嘴结构,其宽部内腔分为油腔和尾腔,其中油腔装有中空结构的储油棉,尾腔塞有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由多个中通管过盈连接,形成烟雾发生部至出烟口之间形成的气道直径变小,解决雾化部内部的废气过多,抽吸入口时口感不佳,烟雾量不够浓的问题。另外,由于气道直径变小,还解决了烟雾入口温度偏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抽吸后进入口腔的烟雾温度要比市面上的高,抽吸口感佳,烟雾聚合及饱合度好。烟雾聚合及饱合度好。烟雾聚合及饱合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作为一种香烟替代品,主要用于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模拟吸烟感觉。现有的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和电池杆两大部件,电池杆与雾化器固定连接并为雾化器供电,电池杆一端设置有机械或气动开关以接通雾化器与电池杆之间的电回路,启动吸烟动作后烟油被雾化并从雾化器一端排出,从而实现吞云吐雾的吸烟效果。雾化器作为电子烟产生雾化气体的核心装置,其雾化效果决定了烟雾的质量与口感。一般的雾化器的加热体为弹簧状的发热丝组件,其制作过程为将线状的发热丝组件缠绕在一固定轴上。当所述发热丝组件通电时,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烟液吸附在所述固定轴上,经所述发热丝组件的加热作用将烟液雾化。
[0003]目前,电子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市面上的一次性电子烟抽吸口感差。
[0005]2.市面上的一次性电子烟,直接使用玻纤管连接雾化支架,容易出现漏油问题及导油不顺。
[0006]3.市面上的一次性电子烟,抽烟不够浓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设计该雾化电子烟的目的是雾化部导油顺畅、防漏油。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该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包括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具有油仓和设于所述油仓内的发热部,所述油仓的窄端形成吸嘴结构,其宽部内腔分为油腔和尾腔,其中油腔装有中空结构的储油棉,尾腔塞有胶盖;
[0009]所述雾化部还包括:
[0010]连接管,为中通管,其一端插接至所述油仓的吸嘴内;
[0011]外玻纤管,为中通管,设于所述储油棉的中空腔内;
[0012]内玻纤管,为中通管,其下端冲切有两个缺口,所述内玻纤管置于所述外玻纤管内,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并插入所述内玻纤管内;
[0013]雾化支架,其窄柱部装于所述储油棉内的中空腔内且远离出气口的一端,其窄柱壁面设有进油口,所述内玻纤管,其具有缺口的一端抵接所述雾化支架;
[0014]发热体,置于所述雾化支架内;
[0015]外包棉,卷包于所述雾化支架的窄柱外。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油腔和尾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朝向所述油腔的一面中部设有圆柱,圆柱为中通结构。
[0018]进一步的,所述内玻纤管的两个缺口以所述内玻纤管的口端圆心对称。
[001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油仓的吸嘴之间为过盈配合。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内玻纤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外玻纤管和所述内玻纤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0022]进一步的,所述胶盖具有和所述雾化支架连通的通孔。
[0023]更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的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胶盖外的导电引针。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由多个中通管过盈连接,形成烟雾发生部至出烟口之间形成的气道直径变小,解决雾化部内部的废气过多,抽吸入口时口感不佳,烟雾量不够浓的问题。另外,由于气道直径变小,还解决了烟雾入口温度偏低的问题。
[0025]本技术抽吸后进入口腔的烟雾温度要比市面上的高,抽吸口感佳,烟雾聚合及饱合度好。
[0026]减少雾化气道内的空气空间。
[0027]内玻纤管开缺口增加排压,减少产品的漏油风险。
[0028]连接管采用不锈钢管可以把雾化处的温度传导在钢管上,减少气道内的温度流失,使抽吸口感更佳。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侧视图。
[0030]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3]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
[0034]请参照附图1

3,本技术的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该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包括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具有油仓9和设于所述油仓9内的发热部,所述油仓9的窄端形成吸嘴结构,其宽部内腔分为油腔和尾腔,其中油腔装有中空结构的储油棉8,尾腔塞有胶盖1;
[0035]所述雾化部还包括:
[0036]连接管7,为中通管,其一端插接至所述油仓9的吸嘴内;
[0037]外玻纤管6,为中通管,设于所述储油棉8的中空腔内;
[0038]内玻纤管5,为中通管,其下端冲切有两个缺口,所述内玻纤管5置于所述外玻纤管6内,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延伸并插入所述内玻纤管5内;
[0039]雾化支架3,其窄柱部装于所述储油棉8内的中空腔内且远离出气口的一端,其窄柱壁面设有进油口,所述内玻纤管5,其具有缺口的一端抵接所述雾化支架3;
[0040]发热体2,置于所述雾化支架3内;
[0041]外包棉4,卷包于所述雾化支架3的窄柱外。
[0042]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7为不锈钢管。
[0043]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腔和尾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朝向所述油腔的一面中部设有圆柱,圆柱为中通结构。
[0044]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玻纤管5的两个缺口以所述内玻纤管5的口端圆心对称。
[0045]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7和所述油仓9的吸嘴之间为过盈配合。
[0046]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7和所述内玻纤管5之间为过盈配合。
[0047]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玻纤管6和所述内玻纤管5之间为过盈配合。
[0048]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胶盖1具有和所述雾化支架3连通的通孔。
[0049]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体2的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胶盖1外的导电引针。
[0050]实施例2:
[0051]如图1

3所示,以下是本技术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工作原理:
[0052]本技术的气道管连接结构是:吸嘴、连接管7、内玻纤管5、雾化支架3以及胶盖1,胶盖1为进气端。
[0053]本技术的储油棉浸有烟油,烟油进入外包棉4。
[00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该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包括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具有油仓(9)和设于所述油仓(9)内的发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仓(9)的窄端形成吸嘴结构,其宽部内腔分为油腔和尾腔,其中油腔装有中空结构的储油棉(8),尾腔塞有胶盖(1);所述雾化部还包括:连接管(7),为中通管,其一端插接至所述油仓(9)的吸嘴内;外玻纤管(6),为中通管,设于所述储油棉(8)的中空腔内;内玻纤管(5),为中通管,其下端冲切有两个缺口,所述内玻纤管(5)置于所述外玻纤管(6)内,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延伸并插入所述内玻纤管(5)内;雾化支架(3),其窄柱部装于所述储油棉(8)内的中空腔内且远离出气口的一端,其窄柱壁面设有进油口,所述内玻纤管(5),其具有缺口的一端抵接所述雾化支架(3);发热体(2),置于所述雾化支架(3)内;外包棉(4),卷包于所述雾化支架(3)的窄柱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芯一次性雾化电子烟的气道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为不锈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芯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彧李恭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劳斯韦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