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10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其包括支撑座、定位块、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限位块,第一定位柱和定位块可分别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第二定位柱可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相抵,限位块侧壁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相抵,通过固定定位块、第一定位汉族、第二定位柱和限位块的位置,可固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本申请具有稳定大圆机大顶的位置,使大圆机大顶表面均匀抛光,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表面。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表面。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


[0001]本申请涉及大圆机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运动服和T恤衫等半成品针织布时,通常采用针织大圆机制作,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故相关技术设备发展快速。
[0003]针织大圆机结构会与织物或纱线等接触,因此大圆机结构表面一般需要用抛光机对其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其表面光洁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传统抛光过程中,由于大圆机大顶外形较大,因此往往对大顶进行直接抛光,但抛光机作业时会对大圆机大顶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度,因此抛光作业时大顶易移动,导致大顶表面抛光不均匀,且会影响大圆机大顶的整体圆度,较难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抛光作业时大顶易移动导致大顶表面抛光不均匀,且会影响大圆机大顶的整体圆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包括支撑座和若干定位块,所述支撑座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道第一滑槽,各所述定位块分别滑移连接于各第一滑槽上,所述定位块可滑移至与大圆机大顶的侧壁相抵,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将定位块固定于支撑座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可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大圆机大顶在进行抛光作业时不易移动,使大圆机大顶均匀抛光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表面。
[0009]可选的,还包括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支撑座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道第二滑槽,各所述第一定位柱分别滑移连接于各第二滑槽上,且所述第一定位柱和定位块可分别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各所述第一定位柱分别用第一紧固件锁紧于支撑座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柱和定位块可进一步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进行抛光作业时,大圆机大顶不易移动,大顶表面可被均匀抛光。
[0011]可选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限位块并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上,所述限位块侧壁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相抵,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于支撑座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第一定位柱与大圆机大顶内部相抵,限位块侧壁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相抵可增加抵接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强度,限位块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于支撑座上,提高限位块与支撑座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好地夹定大圆机大顶的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二滑槽连通,所述凹槽的深
度小于第二滑槽的深度且大于限位块的厚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放置在凹槽内,在大圆机大顶放置到支撑座上时,防止限位块对放置大顶的过程造成阻碍;限位块放置在凹槽内也能够防止大顶对限位块的挤压,起到保护限位块的作用。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道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间隔分布,所述第三滑槽上滑移连接有第二定位柱,各所述第二定位柱可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相抵。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柱可在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与大圆机大顶相抵,更进一步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防止进行抛光作业时大顶移动,能够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大顶表面。
[0017]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大圆机大顶底面环形凸起落在限位槽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可引导起重机械放置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初步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
[0019]可选的,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道。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可初步限定不同直径的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
[0021]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座底面与支撑脚底面之间形成让位空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空间便于操作人员在支撑座底面上操作定位块的移动和固定。
[0023]可选的,所述支撑脚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一端与支撑座底面相连,另一端与水平段相连,所述水平段的水平面面积大于竖直段的水平面面积。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支撑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脚的承压能力,起到保护支撑脚的作用。
[0025]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各所述吊耳环绕支撑座的中轴线均匀设置在支撑座上,各所述相邻吊耳之间等间距设置。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可通过吊耳被起重机或其它起重机械运输至抛光机械上。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定位块可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大圆机大顶在进行抛光作业时不易移动,使大圆机大顶均匀抛光,获得光亮平整且具有精确圆度的表面。
[0029]2.第一定位柱和定位块可进一步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进行抛光作业时,大圆机大顶不易移动,大顶表面可被均匀抛光。
[0030]3.相对于第一定位柱与大圆机大顶内部相抵,限位块侧壁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相抵可增加抵接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强度,限位块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于支撑座上,提高限位块与支撑座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好地夹定大圆机大顶的效果。
[0031]4.第二定位柱可在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与大圆机大顶相抵,更进一步限定大圆机大顶在支撑座上的位置,防止进行抛光作业时大顶移动,能够获得光亮平整且
具有精确圆度的大顶表面。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的底面视图。
[0034]图3是实施例2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支撑座;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第三滑槽;14、限位槽;15、吊耳;16、支撑脚;17、凹槽;
[0037]20、定位块;21、限位件;22、滑移杆;
[0038]30、第一定位柱;31、第一紧固件;
[0039]40、第二定位柱;41、第二紧固件;
[0040]5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
[0043]实施例1:
[0044]参照图1,包括支撑座10,支撑座10可采用铜合金或其它金属材料制作,支撑座10呈圆环状,支撑座10形状与大圆机大顶形状相似,可节省材料成本;支撑座10具有一定厚度,可承载重量大的大圆机大顶。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0)和若干定位块(20),所述支撑座(10)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道第一滑槽(11),各所述定位块(20)分别滑移连接于各第一滑槽(11)上,所述定位块(20)可滑移至与大圆机大顶的侧壁相抵,所述定位块(20)上设置有限位件(21),所述限位件(21)将定位块(20)固定于支撑座(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一定位柱(30),所述支撑座(10)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道第二滑槽(12),各所述第一定位柱(30)分别滑移连接于各第二滑槽(12)上,且所述第一定位柱(30)和定位块(20)可分别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各所述第一定位柱(30)分别用第一紧固件(31)锁紧于支撑座(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50),所述第一定位柱(30)穿过限位块(50)并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12)上,所述限位块(50)侧壁与大圆机大顶的内侧壁相抵,所述限位块(50)通过第一紧固件(31)锁紧于支撑座(1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圆机大顶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与第二滑槽(12)连通,所述凹槽(17)的深度小于第二滑槽(12)的深度且大于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为民曾华超黄怀树
申请(专利权)人:圆达厦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