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875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贴合机构,该贴合机构包括贴合块、位于贴合块上方的第一轴体以及安装于第一轴体上的第一滚轮,其中,第一滚轮相对于贴合块能够绕着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轴线旋转,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体的轴向;第一滚轮的外周面和贴合块之间形成有与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适配的通道。上述贴合机构通过合理调整通道的三维空间内的尺寸,实现贴合机构分别对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的导向,以及实现导向完成后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的贴合。上述贴合机构能够快速、精准地贴合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操作难度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便于安装。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贴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在我国已实现非常高的覆盖率。然而随着接入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近年来用户对家庭网络组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全光家庭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光纤到房间(Fiber to the Room,FTTR)成为了新的市场机会。
[0003]与家庭内无线网格网络(Mesh)和无线通信技术(Wi

Fi)等传统组网模式相比,全光Wi

Fi由于具有带宽有无限可能、速率高以及时延短等优势而脱颖而出。其中,采用全光Wi

Fi的FTTR解决方案中,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小型化后下沉到距离用户更近的信息箱,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进入每个房间,以保证每个房间都具有稳定的网络点,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光Wi

Fi家庭网组网场景。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用于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目前常用的室内ODN布线方式主要为:利用现有的强/弱电管或者从弱电箱新建的弱电管铺设暗线,或者通过卡接件、线槽等铺设明线。
[0004]其中,明线布线由于方式简单、操作方便而备受青睐。如图1所示,目前的明线布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通过钢钉线卡41铺设圆形截面微型光缆(也可以称之为微光缆)30',通过光纤线槽42铺设矩形截面微型光缆30”,或者利用波纹管43铺设微型光缆(未图示)。由于需要能够卡住微型光缆的结构(例如,钢钉线卡41、光纤线槽42以及波纹管43),因此目前的明线布线方式中微型光缆的隐形效果较差,美观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贴合机构,该贴合机构中形成有与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适配的通道。通过合理调整通道的三维空间内的尺寸,实现贴合机构分别对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的导向,以及实现导向完成后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的贴合。上述贴合机构能够快速、精准地贴合微型光缆和双面胶带,操作难度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06]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机构,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将双面胶带贴合于线缆,该贴合机构包括:贴合块;位于贴合块上方的第一轴体;安装于第一轴体上的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相对于贴合块能够绕着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轴线旋转,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体的轴向;第一滚轮的外周面和贴合块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通道的尺寸大于线缆的尺寸,并小于双面胶带的尺寸和线缆的尺寸之和,在第二方向上,第一通道的尺寸使得从第一通道中穿出的双面胶带和线缆均沿着第三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交。其中,第一滚轮的外周面和贴合块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是指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上的结构特征与贴合块上结构特征共同形成第一通道。其中,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上的结构特征可以是外周面本身,还可以是外周面上附属的其他结构(例如凹槽、凸起等)。贴合块
上结构特征可以是贴合块上的用于实现贴合功能的面,还可以是开设于贴合块上的凸起或者凹槽等等。
[0007]可以理解,线缆为在三维空间内一个维度上的尺寸远大于另外两个维度上的尺寸的原材料。线缆可以是微型光缆、普通光缆、电缆、光电复合缆等线缆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微型光缆可以是透明微型光缆,微型光缆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等形状,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0008]第一方向可以表征为双面胶带与线缆的贴合方向,也即双面胶带与线缆的叠合方向。第二方向可以表征为线缆的宽度方向。第三方向可以表征为从第一通道穿出的双面胶带的延伸方向,或者从第一通道穿出的线缆方向,或者贴合后的双面胶带和线缆的延伸方向。其中,某一部件的延伸方向可以认为是该部件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当某一部件绕着自身轴线扭转时,该部件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也发生扭转。
[0009]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为例进行描述。
[0010]其中,第一通道是指第一滚轮和贴合块之间形成的用于穿过及贴合双面胶带和线缆的,且第一通道截面与贴合后的双面胶带和线缆通道相适配。
[0011]上述贴合机构中,第一通道的截面尺寸,与双面胶带的截面尺寸及线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以在三维空间内限制双面胶带的延伸方向和线缆的延伸方向,进而提高双面胶带和线缆的对齐程度,其中,截面尺寸是指部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共同所处平面内的截面轮廓的尺寸。此外,基于双面胶带的截面尺寸和线缆的尺寸,调整第一通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将双面胶带贴合于线缆的表面。
[0012]上述贴合机构,一方面能够实现线缆和双面胶带的快速精准贴合,并提高贴合强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线缆扭转,进而避免贴合后的线缆应力回复导致贴合后的线缆和双面胶带张开,进一步提高贴合强度。上述贴合机构的整体尺寸较小且装配难度较低,便于携带,适用范围较广。最后,在获取到贴合后的双面胶带和线缆后,撕除双面胶带中的防粘层,并通过双面胶带中的粘接层将线缆铺设于目标位置处,上述方法能够避免两次施工,提高线缆的布线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轴体和第一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数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一轴体和第一滚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每个第一轴体分别与一个第一滚轮相配合,以与贴合块共同形成第一通道。上述贴合机构能够通过每个第一通道400分别对双面胶带和线缆进行贴合,提高双面胶带和线缆的贴合强度,进而提高线缆的铺设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多个第一通道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沿着从来料到出料的工位顺序依次减小的渐变顺序。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道的截面尺寸唯一且确定,以实现对双面胶带和线缆的连续贴合。例如,第一滚轮为绕着自身旋转轴线的回转体。贴合块用于与第一滚轮配合的面为平面,或者贴合块用于与第一滚轮配合的槽为直线槽。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道的截面尺寸不唯一,以实现对双面胶带和线缆的间断贴合。例如,第一滚轮为绕着自身旋转轴线的偏心轮。贴合块用于与第一滚轮配合的面为平面,或者贴合块用于与第一滚轮配合的槽为直线槽。再例如,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为绕第一滚轮的自身轴线的依次凹凸分布的波纹形态。
[0016]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贴合块上开设有第一槽体和开设于第一槽体槽底的第二槽体,且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均沿着第三方向延伸;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滚轮周向延伸的环形槽体;第一滚轮插入第一槽体内,且第一滚轮上的环形槽体与贴合块上的第二槽体共同形成第一通道。其中,第二槽体和环形凹槽的槽深不作具体限定,能满足一下条件即可:第二槽体的槽壁与微型线缆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机构,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将双面胶带贴合于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贴合块;位于所述贴合块上方的第一轴体;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相对于所述贴合块能够绕着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轴体的轴向;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面和所述贴合块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道的尺寸大于所述线缆的尺寸,并小于所述双面胶带的尺寸和所述线缆的尺寸之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道的尺寸使得从所述第一通道中穿出的所述双面胶带和所述线缆均沿着第三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块上开设有第一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一槽体槽底的第二槽体,且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着所述第一滚轮周向延伸的环形槽体;所述第一滚轮插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且所述第一滚轮上的所述环形槽体与所述贴合块上的所述第二槽体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块上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滚轮插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且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槽体的两个侧壁面以及底面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块上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着所述第一滚轮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体;所述第一滚轮插入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滚轮上的所述环形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底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10)还包括:第一供料装置,所述第一供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连续提供所述线缆;第二供料装置,所述第二供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提供所述双面胶带;其中,所述双面胶带包括粘接层和粘贴于所述粘接层上的防粘层,所述第二供料装置提供的所述双面胶带中所述粘接层朝向所述第一供料装置提供的所述线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中轴线、所述双面胶带的中轴线和贴合后的所述线缆和所述双面胶带的中轴线处于第一平面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块;
位于所述导向块上方的第二轴体;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体上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相对于所述导向块能够绕着与所述第二方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远才赖健飞熊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