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85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振捣棒伸缩机构、信息采集机构,其中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包括沿桥向设置的导轨、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第一行走单元;振捣棒伸缩机构包括依次连接横梁的旋转单元、伸缩单元和振捣棒,振捣棒能够通过伸缩单元抵达预设振捣深度,所述伸缩单元能够通过旋转单元实现倾角调整;信息采集机构能够获取顶、腹板钢筋布置情况的图片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外套可伸缩钢套筒振捣棒实现振捣的位置与深度的准确控制;自动控制机构的引入能够使振捣时间与质量得到保证并减少施工人数。时间与质量得到保证并减少施工人数。时间与质量得到保证并减少施工人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箱梁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箱梁腹板混凝土振动主要依靠工人手持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该种插入式振捣器由棒状刚性振捣头、连接软管和电机组成。在振捣箱梁腹板时,工人与箱梁顶板处将刚性振捣头抛入腹板底部,振捣头通过自重与振动插入混凝土。按规定时间振捣完成后,工人通过拉扯软管拔出振捣棒。
[0003]目前该种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箱梁腹板处钢筋密布且深度较大,靠工人准确控制插入式振捣器达到腹板底部振捣位置较为困难;2)振捣需要耗费大量人力;3)振捣时间受到工人工作态度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振捣质量;4)振捣深度难以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解决了手持式插入振捣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所包含的一套机构能使振捣棒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插拔,并可在箱梁顶面沿纵桥向移动以实现全桥腹板的振捣。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保护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振捣棒伸缩机构、信息采集机构,其中具体地:
[0007]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包括沿桥向设置的导轨、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第一行走单元,所述横梁通过第一行走单元能够沿导轨进行位移;
[0008]所述振捣棒伸缩机构包括依次连接横梁的旋转单元伸缩单元和振捣棒,所述旋转单元设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振捣棒能够通过伸缩单元抵达预设振捣深度,所述伸缩单元能够通过旋转单元实现倾角调整;
[0009]信息采集机构设于所述横梁上,获取顶、腹板钢筋布置情况的图片信息。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单元为多层钢套管依次活动嵌套连接的钢套筒。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振捣棒设于钢套筒最内层,并可在钢套筒内伸缩。
[0012]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平移槽,所述旋转单元设于所述平移槽中,并可沿所述平移槽进行滑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单元为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贯穿所述平移槽,且使得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钢套筒。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单元上匹配有第二行走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单元能否带动旋转杆沿所述平移槽进行滑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上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
与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传动连接,以此提供扭转旋转杆的驱动力。
[0016]进一步地,所述振捣棒与钢套筒之间设有隔振单元,以此抑制振捣棒的振动沿钢套筒方向传递。
[0017]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机构包括摄像机。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可设于箱梁模板上。
[0019]进一步地,横梁可通过滑车在导轨上的移动实现纵桥向的平移。
[0020]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振捣棒伸缩机构、信息采集机构电连接。
[0021]进一步地,控制箱对装置的各个可控制部件的运动进行控制。
[0022]进一步地,钢套筒可通过伸缩实现一定长度范围内的长度变化,并可在该长度范围内锁定长度的大小。
[0023]进一步地,摄像机可进行钢筋图像的记录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机构。
[0024]进一步地,控制机构进行钢套筒的倾角控制、腹板振捣棒钢套筒的横桥向位置控制、带振捣棒的钢套筒的下放与提升控制、整个装置沿纵桥向移动的控制以及处理采集到的信息并进行参数的调整。
[0025]进一步地,控制机构需提前由人输入相关参数,而后整个机构在预设程序下自动运行。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27]1)本技术中的振捣装置中,根据腹板钢筋的布置规律,可变角度的旋转装置可为带振捣棒的套筒预设一条直线路径,使得振捣棒能准确到达腹板底部;
[0028]2)本技术中的振捣装置中,自动控制装置可通过控制多层钢套筒的伸缩控制多层钢套筒的总长度及停止时间使得振捣棒在预设深度中振捣足够的时间,大大减少了所需的人工量。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中振捣装置的透视图;
[0030]图2是本技术中振捣装置的正视图;
[0031]图3是箱梁腹板振捣的透视图;
[0032]图4是箱梁腹板振捣的正视图;
[0033]图5是箱梁顶板振捣的透视图;
[0034]图6是箱梁顶板振捣的正视图;
[0035]图7是钢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振捣棒,2——钢套管,3——旋转机构,4——横梁,5——导轨,6——滑车,7——摄像机,8——控制机构,9——箱梁模板,10——钢筋笼,11——橡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算法、控制方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38]实施例1
[0039]本技术由振捣棒伸缩机构、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信息采集机构以及控制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振捣棒伸缩机构包括了振捣棒1、多层结构的套筒2和旋转单元3,具体可参见图1至图6。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包括了横梁4、导轨5和第一行走单元。信息采集机构包括了摄像机7。
[0040]具体地,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包括沿桥向设置的导轨5、横梁4、设于横梁4下方的第一行走单元,所述横梁4通过第一行走单元能够沿导轨5进行位移,第一行走单元具体选为滑车6,滑车6中设有第一伺服电机,实现对滑车6滚轮的驱动,以此实现滑车6在导轨5上的位移控制,导轨5可设于箱梁模板上。
[0041]具体地,振捣棒伸缩机构所述振捣棒伸缩机构包括依次连接横梁4的旋转单元3、伸缩单元和振捣棒1,所述旋转单元3设于所述横梁4上,所述振捣棒1能够通过伸缩单元抵达预设振捣深度,所述伸缩单元能够通过旋转单元3实现倾角调整。
[0042]具体地,信息采集机构设于所述横梁4上,获取顶、腹板钢筋布置情况的图片信息。
[0043]具体地,控制机构分别与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振捣棒伸缩机构、信息采集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包括存储器、处理器等,其中处理器可选用目前市场上主流架构的处理器,如ARM或x86处理器等。其中处理器与伺服电机、摄像机等可接受指令的设备电连接。
[0044]伸缩单元为多层钢套管依次活动嵌套连接的钢套筒2。钢套筒2的伸缩控制原理为和起重机吊臂类似的伸缩原理,即绳排伸缩原理,参见图7,利用其中的一个液压杆能够控制多节套筒的共同伸缩,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液压的输入控制即可实现伸长与收缩的控制。
[0045]振捣棒1设于钢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捣棒纵桥向移动机构,包括沿桥向设置的导轨(5)、横梁(4)、设于横梁(4)下方的第一行走单元,所述横梁(4)通过第一行走单元能够沿导轨(5)进行位移;振捣棒伸缩机构,所述振捣棒伸缩机构包括依次连接横梁(4)的旋转单元(3)、伸缩单元和振捣棒(1),所述振捣棒(1)能够通过伸缩单元抵达预设振捣深度,所述伸缩单元能够通过旋转单元(3)实现倾角调整;信息采集机构,设于所述横梁(4)上,信息采集机构能够获取顶、腹板钢筋布置情况的图片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为多层钢套管依次活动嵌套连接的钢套筒(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棒(1)设于钢套筒(2)最内层,并可在钢套筒(2)内伸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上开设有平移槽,所述旋转单元(3)设于所述平移槽中,并可沿所述平移槽进行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自插拔箱梁混凝土振捣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子睿郭跃左依洋吴思哲王达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