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84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块内井的总有机碳TOC曲线、含油饱和度So曲线、有效孔隙度Φ曲线、最小水平主应力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中的测井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拓广拓深,全球油气资源劣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非常规油气已成为增储上产最重要的主体资源之一。其中,陆相页岩油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根据目前的勘探认识,陆相页岩油是指在陆相湖盆沉积的烃源岩体系内原地滞留或源内捕获烃类而形成的富液态烃聚集。根据不同地区构造、沉积背景的差异,我国学者将陆相页岩油大致可分为夹层型、混积型和纯页岩型三类。
[0003]由于此类油气资源品质差,依赖大型压裂改造才可以获得工业产能,开采成本高,识别和评价有利“甜点”是勘探开发工作的核心任务。陆相页岩油“甜点”是指在陆相页岩烃源层系内,在整体含油背景下,相对更富含油、物性更好、更易改造,且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有利储集层分布区(横向上)或分布段(纵向上)。
[0004]针对陆相页岩油的“甜点”测井识别,很多学者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思路,其核心思想都是选取涵盖烃源岩、储集层和工程品质等多种类型的单参数进行直接分类,不同学者的区别在于选择的参数种类、个数及确定各参数权重的过程不同。
[0005]然而上述方法主要适用于夹层型页岩油,对于富含粘土的纯页岩型页岩油,烃源岩与储集层完全一体,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生自储型页岩油,绝大多数测井资料甚至在取心上肉眼都难以分辨不同岩性单元;另一方面,由于此类页岩粘土含量高,属于水动力极低的深湖相沉积,大量发育纳米级孔喉,地层水平方向的渗透率极低,页理缝极其发育使得钻取常用的1英寸柱塞岩样都很困难,常规的实验分析工作都难以进行,更谈不上采用大量样品的孔渗、压汞资料对各种品质参数进行标定和分类,因此很难从烃源岩、储集层和工程品质等方面选择单一参数的组合对此类页岩油进行分类,也就谈不上甜点的识别。
[0006]针对上述富含粘土的纯页岩型页岩油,亟需提出新的参数组合模型和标定刻度方式来对储层进行分类,进而实现其甜点的表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能够合理识别纯页岩型陆相页岩油储层的甜点层段。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包括:
[0009]获取目标区块内井的总有机碳TOC曲线、含油饱和度So曲线、有效孔隙度Φ曲线、最小水平主应力σ
h
曲线和脆性指数BI曲线,所述井包括试油井;
[0010]根据井的TOC曲线、So曲线、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
[0011]根据试油井的试油数据确定甜点层段,根据试油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确定所
述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
[0012]根据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确定预测甜点层段的甜点下限和BI下限;
[0013]根据所述甜点下限和BI下限,及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识别井的预测甜点层段。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装置,包括:
[0015]曲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块内井的总有机碳TOC曲线、含油饱和度So曲线、有效孔隙度Φ曲线、最小水平主应力σ
h
曲线和脆性指数BI曲线,所述井包括试油井;
[0016]甜点曲线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井的TOC曲线、So曲线、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
[0017]特征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试油井的试油数据确定甜点层段,根据试油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确定所述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
[0018]下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确定预测甜点层段的甜点下限和BI下限;
[0019]甜点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甜点下限和BI下限,及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识别井的预测甜点层段。
[002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甜点识别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获取目标区块内井的反映页岩油储层有效烃源岩品质参数的总有机碳TOC曲线、反映页岩油储层含油性的含油饱和度So曲线、反映页岩油储层储集性能的有效孔隙度Φ曲线、反映页岩油储层工程品质的最小水平主应力σ
h
曲线和脆性指数BI曲线;根据井的TOC曲线、So曲线、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根据试油井的试油数据确定甜点层段,根据试油井的甜点曲线和脆性指数BI曲线,确定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根据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确定预测甜点层段的甜点下限和BI下限;根据甜点下限和BI下限,及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识别该井的预测甜点层段。甜点曲线的构建,将表征烃源岩与储层含油量多少以及储集能力和工程品质好坏的基础参数进行组合,从而简化为一个能够综合反映页岩油资源基础、储集能力和工程品质的参数,且其数值大小与页岩油产液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再结合脆性指数,从而实现在简单的二维空间对纯页岩型陆相页岩油储层进行甜点识别;且最终的分类标准经过实际试油资料刻度,识别结果可靠性强。
[00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为纯页岩型页岩油储层测井曲线示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3为图2中步骤S2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含油层段及含油层级识别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ookie—BI交会图示例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2]夹层型页岩油储层主要特征为,烃源岩和储层共存,二者具有较明显的岩性差异,在常规测井资料上区别明显,岩心上的岩性界面清晰可辨,所包含的薄层粉细砂岩是主要的含油和产能贡献者。纯页岩型页岩油储层,烃源岩和储集层完全互为一体,以毫米级纹层为主要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区块内井的总有机碳TOC曲线、含油饱和度So曲线、有效孔隙度Φ曲线、最小水平主应力σ
h
曲线和脆性指数BI曲线,所述井包括试油井;根据井的TOC曲线、So曲线、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根据试油井的试油数据确定甜点层段,根据试油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确定所述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根据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确定预测甜点层段的甜点下限和BI下限;根据所述甜点下限和BI下限,及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识别井的预测甜点层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井的TOC曲线、So曲线、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具体包括:根据井的TOC曲线和So曲线构建P1曲线;根据井的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P2曲线;根据所述P1曲线和所述P2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井的TOC曲线和So曲线构建P1曲线,具体包括:分别从井的TOC曲线和So曲线中获取各个深度处的TOC值和So值,计算同一深度处的TOC值与So值的乘积,根据所述乘积确定该深度处的P1值;由各深度处的P1值构建成该井的P1曲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井的Φ曲线和σ
h
曲线构建P2曲线,具体包括:分别从井的Φ曲线和σ
h
曲线中获取各个深度处的Φ值和σ
h
值,计算同一深度处的Φ值与σ
h
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确定该深度处的P2值;由各深度处的P2值构建成该井的P2曲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1曲线和所述P2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具体包括:通过线性加权平均的方法,根据所述P1曲线和所述P2曲线构建该井的甜点曲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试油井的甜点曲线和BI曲线,确定所述甜点层段的甜点特征值和BI特征值,具体包括:从试油井的甜点曲线中提取位于所述甜点层段的深度值对应的甜点值,根据提取的甜点值绘制甜点值分布频率直方图,根据所述甜点值分布频率直方图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立荣李潮流武宏亮冯周田瀚刘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