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外科医疗机械,特别是一种使用在指骨正骨手术后或关节再造手术后的复位和固定的运动式可调指骨外固定支架的改进。
技术介绍
因外伤和肿瘤等原因造成手部近关节部位骨折、关节缺损或强直,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和外形。如何恢复、重建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一直是手外科的一个重点与难题。传统的手术修复普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如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等,和夹板外固定,以及指骨横贯4根螺纹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破坏局部血运,对骨膜剥离大,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愈合较慢;夹板外固定易出现固定不可靠,松动使骨折重新错位,包扎过紧又造成皮肤压创,甚至血运不佳导致手指坏死等现象;指骨横贯四针固定因指骨短小,固定时需跨关节,传统固定时间一般是术后需要固定4-6周才能拆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即先保证骨折的稳定和愈合,再是适当时间后的关节活动。由于关节不能早期活动而僵硬,使重建关节的关节囊和侧副韧带挛缩,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粘连明显,影响了关节的活动,因此对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关节活动度达不到正常。同时,目前的外固定支架对4针相对位置是不可调的,使骨折不能达到理想对位。理想的骨折治疗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式可调指骨外固定支架,包括有联接器、水平调整螺杆、水平调节臂、第一垂直调整螺杆、第一垂直调节臂、第二垂直调整螺杆、第二垂直调节臂,所述第一垂直调整螺杆连接第一垂直调节臂与第二垂直调节臂,所述水平调节臂、第一垂直调节臂及第二垂直调节臂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可供克氏针或螺纹针穿过并与所述克氏针或螺纹针直径相匹配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为U形,所述水平调整螺杆穿过水平调节臂分别与联接器的U形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垂直调整螺杆穿过第二垂直调节臂与联接器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中男,邓超浩,刘惠玲,朱英辉,
申请(专利权)人:左中男,邓超浩,刘惠玲,朱英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