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中男专利>正文

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22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7
一种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根据骨折的错位,旋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使得第二调节架相对于主体调节杆进行平动和转动,设于第二调节架上的针固定块夹着骨固定针带动错位骨干平动和上下摆动,达到螺纹调整精细复位的目的,通过调节主体调节杆,使骨折端产生纵向压力,再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产生骨折端的相对微动和不同方向的侧方相对微动,促进骨折端愈合;复位成功后,安装连接柱和杆固定块,将固定杆安装于固定块上,增加针固定块上的骨折固定针的稳定性,保证复位后的骨折端位置有效的固定,作为功能活动的基础,保证了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和术后功能锻炼的可行性,达到动静结合的治疗目的。的治疗目的。的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和整形外科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骨折的治疗原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机械力学固定(AO)体系逐渐转向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体系。生物学固定(BO)原则之一是追求弹性固定,使用低弹性模量的内固定物,避免坚强固定下的应力遮挡及使用过多固定物造成的并发症。允许骨折弹性固定下的微动,在功能活动过程中诱导骨痂形成。
[0003]目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骨折外固定器如Orthofix的单臂骨科外固定器,能够通过螺纹进行拉长及缩短,以矫正骨折轴线分离或重叠,但Orthofix的外固定支架属于非弹性固定,不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没有三维空间螺纹调整复位的功能,用其骨折外固定器固定后,常出现骨折对位不佳,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可能性增大,因此现有的单臂骨科外固定器多用于骨折临时性外固定,需二期拆除骨科外固定器,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骨折,并且,在骨折出现轴向成角和骨折前后或左右移位时,因其缺乏三维空间螺纹调整复位的功能,其调整复位难度较大;专利号:CN201820534150.4中公开的骨折外固定器,能够进行三维空间螺纹调节,帮助患者进行早期锻炼,患者术后的早期关节功能锻炼,肌肉收缩能够产生间断性生理应力,加快骨折愈合,但术后的早期锻炼存在骨折固定的不稳定性,同时,如果采用不锈钢材料作为主体调节杆以保证固定稳固,就缺乏弹性固定的性能,不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即该骨折外固定器无法同时满足骨折弹性固定条件与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使弹性固定可量化调整,能够对骨折端三维空间螺纹调节复位、组合拆装方便的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包括能调节长度的主体调节杆,所述主体调节杆的二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铰接柱铰接在一第一调节架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柱的端部旋转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顶端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架的一端,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能使所述第一调节架平动,所述第一调节架上设置有与其平动方向垂直的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柱铰接在一第二调节架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架上旋转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顶端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架的一端,旋转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使所述第二调节架上下摆动,所述第二调节架上可拆卸连接有针固定块;所述针固定块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杆固定块,所述杆固定块上连接有固定杆。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体调节杆包括移动杆和滑动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一端的套管,所述套管内穿设有一第三调节螺杆,所述第三调节螺杆的顶端螺纹部螺纹连接并轴向穿入所述移动杆。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体调节杆包括主杆体和滑动套设于所述主杆体一端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开设有第一条形槽;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架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条形槽,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所述主杆体穿设于所述移动杆内的一端连接;还包括双向调节螺杆,所述双向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杆体和所述移动杆可拆卸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连接座,所述针固定块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架上,所述连接座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设于所述固定通孔内,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调节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对应所述凹槽设有相适配的凸块。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针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针固定块的表面呈预设角度。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动通孔内可旋转设置有一针套,所述针套内固定有一根骨折固定针。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座呈T字形或一字型。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体调节杆包括延长连接部,所述延长连接部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主体调节杆。
[0015]本技术的外固定器适用于人体各关节、骨干及锁骨的骨折复位,在使用时,先将骨折位置简单复位,然后在X光透视下,在骨折线的两端插入至少三根骨折固定针,然后利用针固定块固定骨折固定针,根据骨折的错位,旋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使得第二调节架相对于主体调节杆进行平动和转动,设于第二调节架上的针固定块夹着骨固定针带动错位的骨干平动和上下摆动,实现骨折准确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错位的复位,同时也可通过调节主体调节杆的长度,使骨折端产生纵向压力,再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产生骨折端的相对微动和不同方向的侧方相对微动,促进骨折端愈合;对外固定器进行三维调整后,安装连接柱和杆固定块,将固定杆安装于固定块上,固定杆能够增加针固定块上的骨折固定针的稳定性,保证复位后的骨折端位置有效的固定,以作为功能活动的基础,本骨折外固定器使用低弹性模量的碳素纤维材料作为架体,并对骨折端进行三维空间螺纹调整,能够在骨折端产生恒定的侧压应力,使得骨折端产生微量的侧方相对运动,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时,只需拆除固定杆,其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护理,对于骨及周围组织损伤小;本骨折固定器通过安装固定杆保证了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和术后功能锻炼的可行性,达到动静结合的治疗目的,同时也避免了机械力学固定治疗骨折后,需进行二期手术切开取出钢板或髓内针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针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针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序号及名称:1、主体调节杆 101、移动杆 102、套管 103、主杆体 104、第三调节螺杆 105、第二条形槽 106、双向调节螺杆 107、调节孔 108、螺钉 109、第一条形槽 2、第一铰接柱 3、第一调节架 4、第一调节螺杆 5、第二铰接柱 6、第二调节架 7、第二调节螺杆 8、针固定块 81、连接座 82、固定通孔 83、螺纹孔 84、转动通孔 85、针套 86、上固定块 87、下固定块 88、螺柱 89、半圆柱槽 9、骨折固定针 10、连接柱 11、杆固定块 111、夹紧连接块 12、固定杆 13、条形孔 1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调节长度的主体调节杆,所述主体调节杆的二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铰接柱铰接在一第一调节架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柱的端部旋转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顶端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架的一端,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能使所述第一调节架平动,所述第一调节架上设置有与其平动方向垂直的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柱铰接在一第二调节架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架上旋转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顶端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架的一端,旋转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使所述第二调节架上下摆动,所述第二调节架上可拆卸连接有针固定块;所述针固定块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杆固定块,所述杆固定块上连接有固定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调节杆包括移动杆和滑动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一端的套管,所述套管内穿设有一第三调节螺杆,所述第三调节螺杆的顶端螺纹部螺纹连接并轴向穿入所述移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调节杆包括主杆体和滑动套设于所述主杆体一端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开设有第一条形槽;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中男
申请(专利权)人:左中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