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过量比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28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过量比的测试方法,包括:获取三电极电芯,三电极电芯为化成前的电芯或者完全放电后的电芯,三电极电芯包括正极、负极、参比电极、第一隔膜以及第二隔膜;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处于正极和负极之间,且参比电极处于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对三电极电芯进行充电;对充电中的三电极电芯进行充电容量检测,以得到三电极电芯在正极满脱锂状态时的第一充电容量C0以及三电极电芯在负极满嵌锂时的第二充电容量C1;所述第二充电容量C1与所述第一充电容量C0的比值为所述三电极电芯的过量比。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测量电芯实际过量比的方法容易检测不准确问题。易检测不准确问题。易检测不准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过量比的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过量比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性能优异而得到广泛应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能源装置。在锂离子电池研发过程中,工作者需要对电芯各方面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改进产品设计或寻找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根因等。
[0003]锂离子电池负极电位较低,若在低温环境、大倍率条件下充电或过充电,可能会导致负极电位降低至析锂电位,而析锂的发生会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加剧,甚至安全风险,为了尽量避免析锂的发生,通常在设计电芯时使负极过量,即过量比(相同面积极片的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值,通常简称为NP值或CB值)大于1。然而当电芯加工完成之后,电芯的实际过量比和设计过量比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在电芯出厂前对其实际过量比进行测试。
[0004]目前采用的测量电芯过量比的方法为:先获得一定极片面积上的涂布物质总质量,再通过活性物质含量参数以及活性物质克容量参数计算得到过量比。采用上述方式,一旦出现混料失误使活性物质含量异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过量比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三电极电芯,所述三电极电芯为化成前的电芯或者完全放电后的电芯,所述三电极电芯包括正极、负极、参比电极、第一隔膜以及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处于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且所述参比电极处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对所述三电极电芯进行充电;对充电中的所述三电极电芯进行充电容量检测,以得到所述三电极电芯在所述正极满脱锂状态时的第一充电容量C0以及所述三电极电芯在所述负极满嵌锂时的第二充电容量C1;所述第二充电容量C1与所述第一充电容量C0的比值为所述三电极电芯的过量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三电极电芯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述三电极电芯连接在数据采集设备上,并采集所述正极相对所述负极的电位信息、所述负极相对所述参比电极的电位信息以及所述三电极电芯的充电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充电中的所述三电极电芯进行充电容量检测,以得到所述三电极电芯在所述正极满脱锂状态时的第一充电容量C0以及所述三电极电芯在所述负极满嵌锂时的第二充电容量C1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正极相对所述负极的电位是否达到所述三电极电芯的上限截止电压V0,当所述正极相对所述负极的电位达到所述三电极电芯的上限截止电压V0时,则得到所述第一充电容量C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容量C0的计算方式为:C0=T1
×
C
×
W,其中,所述T1为当所述正极相对所述负极的电位为V0时所对应的充电时长,所述C为三电极电芯的设计容量,所述W为充电倍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颖戴惠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