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检测探针及基于其的检测试纸和新冠抗体检测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24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检测探针及基于其的检测试纸和新冠抗体检测应用,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应用于侧流免疫层析试纸中,通过新冠RBD抗原与新型冠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lgG、lgM)特异性结合的性质,以实现检测样本是否感染新型冠病毒的目的。由于免疫层析试纸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检测迅速、适用于多种检测环境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可作为重要检测手段。因此可作为重要检测手段。因此可作为重要检测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检测探针及基于其的检测试纸和新冠抗体检测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试纸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检测探针及基于其的检测试纸和新冠抗体检测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多巴胺是一种生物神经递质,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聚多巴胺(Polydopamine, PDA)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生物毒性。PDA制备过程简单,具有对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PDA是在光谱中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的黑色纳米颗粒,其表面存在大量的活性基团,可以与多种物质进行功能化。
[0003]侧流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LFIA)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通过免疫反应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结合垫、吸水垫、硝化纤维素膜和玻璃纤维膜组成。在吸水垫的作用下,待检测液流经检测线和质控线,与标记抗体结合的待测物被检测线的捕获抗体捕获,通过标记物的聚集来读取信号强度,以实现定性或定量检测。由于免疫层析试纸具有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PDA在光谱中具有很宽的波长吸收范围,因此可以通过肉眼读取信号的颜色变化,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
[0004]目前,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商业纳米金试纸仍存在一些问题:检测灵敏度低、假阴性率高等。其他应用于新冠检测的高灵敏度标记物有荧光型标记物、纳米酶和磁性纳米颗粒等,但这些标记物均须依赖特定的检测设备才能读取荧光信号、酶信号和磁信号等。
专利技术内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检测探针及基于其的检测试纸和新冠抗体检测应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巴胺纳米探针,该多巴胺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核心为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核壳表面修饰有聚合物层、SiO2层、PEG层和检测新冠抗体层。
[0008]优选地,所述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00~400nm。
[0009]优选地,聚多巴胺单体的化学式为C8H
11
NO2。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表面依次修饰聚合物层、二氧化硅层及PEG层,制得多巴胺纳米探针。
[00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在制备用于抗原抗体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包括检测试纸、检测试剂或检测试剂盒。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在制备用于检测新冠肺炎抗体的探针中
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新冠抗体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在上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上结合新冠抗体后制得。
[0014]进一步地,所述新冠抗体选择lgG和lgM。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检测新冠抗体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在制备用于检测新冠抗体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包括检测试纸、检测试剂或检测试剂盒。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检测试纸,将上述的检测新冠抗体的多巴胺纳米探针结合于侧流免疫层析试纸的结合垫上制得。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检测新冠抗体的多巴胺纳米探针,使用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代替纳米金作为显色标签,多巴胺是一种生物神经递质,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olydopamine,PDA),因此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生物毒性,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成本低,是一种在光谱中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的黑色纳米颗粒,在聚巴胺的表面存在大量的活性基团,可以与多种物质进行功能化,与不同检测探针连接后可将其应用于多种用途的检测。
[0019]进一步将多巴胺纳米探针应用于侧流免疫层析试纸中,相比于应用最广泛的商用纳米金试纸,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试纸具有生物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试纸测试线上聚集可形成更加明显的显色反应,相比于纳米金试纸呈现的红色检测线,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试纸更加利于肉眼观察,显著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灵敏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应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多种疾病检测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检测手段。
[0020]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用于检测新型冠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lgG、lgM) 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试纸,该方法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应用于侧流免疫层析试纸中,通过新冠RBD抗原与新型冠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lgG、lgM)特异性结合的性质,以实现检测样本是否感染新型冠病毒的目的。由于免疫层析试纸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检测迅速、适用于多种检测环境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最广泛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商业纳米金试纸仍存在一些问题:检测灵敏度低,假阴性率高等。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的侧流测试条的结果照片;
[0022]图2为实施例2的侧流测试条的结果照片;
[0023]图3为实施例3的侧流测试条的结果照片;
[0024]图4a为PDA@PEG探针测试结果照片;
[0025]图4b为PDA@SiO2@PEG探针测试结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多巴胺纳米探针组成:该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核心是直径约200

400纳米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其单体化学式为C8H
11
NO2。表面修饰有聚合物层、SiO2层、PEG层和检测抗体层。
[0030]检测试纸组成:该结构包含样品垫、结合垫、NC膜、吸水垫以及底板。
[0031]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32]一、PDA@PSS@PAH@PVP@SiO2@PEG制备
[0033](1)聚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巴胺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多巴胺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核心为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核壳表面修饰有聚合物层、SiO2层、PEG层和检测新冠抗体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00~4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聚多巴胺单体的化学式为C8H
11
NO2。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表面依次修饰聚合物层、二氧化硅层及PEG层,制得多巴胺纳米探针。5.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巴胺纳米探针在制备用于抗原抗体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民黎佟昊阳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