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1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包括特定配比的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陶瓷颗粒再生粗骨料、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和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保证了沥青胶结料较传统嵌锁式沥青混凝土贯入更加完全,提高了沥青路面的密实度,具有较好的抵御重载交通和抗高温车辙性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交通行业而言,建筑固废物的有效资源化利用在其目标实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行业特别是公路交通、市政等行业对砂石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然而大量的开采带来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碎石、砂砾等地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0003]在建筑垃圾中,废弃混凝土的比例最高,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30%以上,而废弃混凝土中骨料的体积占到80%左右。有数据显示,1万吨的建筑垃圾大约需要1亩地来填埋,如果将所有的建筑垃圾都用于生产再生骨料,每年可以节约至少8亿吨的砂石骨料,减少三分之一的天然石材的开采,同时减少35万亩土地的占用,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生产活动。
[0004]陶瓷行业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高废品率的陶瓷行业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陶瓷行业的飞速发展,陶瓷行业所产生的废弃物日益增多。由于陶瓷废弃物不易降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
[0005]在传统沥青贯入式路面普遍采用“三洒三铺”的施工工艺对路面进行铺筑,主要用于城市道路支路、山区和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地方施工。该施工工艺主要采用铺筑主层集料

洒布第一层沥青

铺筑第一层嵌缝料

洒布第二层沥青

铺筑第二层嵌缝料的方式进行施工,虽然前期不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但施工质量难以把控,很少应用于大交通量及重载道路建设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建筑垃圾和废弃陶瓷材料为主要原料的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该沥青混凝土大量使用废弃物的同时,可提高沥青路面的密实度,使之具有较好的抗高温车辙性能,能够适用于大交通量及重载交通。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以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
[0008][0009]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2.36~30.5mm,
[0010]所述陶瓷颗粒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2.36~13.5mm,
[0011]所述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的粒径小于2.36mm。
[0012]作为优选,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0013][0014]作为优选,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性能,本专利技术沥青混凝土还可以添加2~6份矿粉、0.6~1.2份纤维,优选为3~5份矿粉。
[0015]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沥青混凝土还包括微硅粉,微硅粉的重量为建筑垃圾粗骨料和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总重量的3%~5%(特别优选为3%~4%)。所述微硅粉起到润滑、密实、增加骨料与沥青的黏结性作用,其粒径优选为800~1300目之间,特别优选为1000~1200目。
[0016]作为优选,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由2.36~4.75mm、4.75~13.5mm、 13.5~19.5mm、19.5mm~30.5mm四档骨料组成,四档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017][0018]各档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0019]特别优选为:
[0020][0021]各档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主要来源于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混凝土类墙体、砖块、砌块等。在其制作加工的过程中,须去除其所含的钢筋、木材、塑料和渣土等杂质,使其杂质质量百分数占比低于2%。
[0023]作为优选,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由2.36~4.75mm、4.75~13.5mm两档骨料组成,两档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024]2.36~4.75mm档
ꢀꢀꢀꢀꢀꢀꢀꢀꢀꢀꢀꢀ
34%~52%、
[0025]4.75~13.5mm档
ꢀꢀꢀꢀꢀꢀꢀꢀꢀꢀꢀꢀ
48%~66%,
[0026]各档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0027]特别优选为:
[0028]2.36~4.75mm档
ꢀꢀꢀꢀꢀꢀꢀꢀꢀꢀꢀꢀ
40%~48%、
[0029]4.75~13.5mm档
ꢀꢀꢀꢀꢀꢀꢀꢀꢀꢀꢀꢀ
52%~60%,
[0030]各档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0031]作为优选,陶瓷颗再生粒细骨料由小于0.075mm、0.075~2.36mm两档骨料组成,两档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032]小于0.075mm档
ꢀꢀꢀꢀꢀꢀꢀꢀꢀꢀꢀ
0~28%、
[0033]0.075~2.36mm档
ꢀꢀꢀꢀꢀꢀꢀꢀꢀ
72%~100%,
[0034]各档陶瓷颗再生粒细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0035]特别优选为:
[0036]小于0.075mm档
ꢀꢀꢀꢀꢀꢀꢀꢀꢀ
8%~22%、
[0037]0.075~2.36mm档
ꢀꢀꢀꢀꢀꢀꢀ
78%~92%,
[0038]各档陶瓷颗再生粒细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0039]陶瓷颗粒废弃物经过破碎及筛分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陶瓷颗再生粒细骨料。所述陶瓷颗粒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废坯、废釉、废匣钵窑具、废弃模型以及装修或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瓷、废瓷砖等。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在制作加工过程中,须去除附着在其表面的砌块、混凝土等杂质,使其杂质质量百分数占比低于1%。
[0040]作为优选,所述沥青为70#基质沥青、S

HV改性沥青或环氧沥青,特别优选为S

HV改性沥青或环氧沥青,沥青加热温度由沥青种类确定,沥青用量为5%~11%,特别优选为5%~8%。
[0041]作为优选,所述矿粉为石灰岩碱性集料磨细后所得,含水量小于1%,亲水系数小于0.8。
[0042]所述纤维优选为玻璃纤维、木质絮状纤维和/或腈纶纤维,特别优选为玻璃纤维。
[004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上述沥青混凝土在道路面层铺装中的应用。
[0044]以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铺装的道路面层的厚度优选为3~5cm,空隙率为3%~8%。
[0045]作为优选,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1)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陶瓷颗粒再生粗骨料和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分别进行除尘并加热,加热至温度不低于沥青的贯入温度;
[0047](2)加热沥青;
[0048](3)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和陶瓷颗粒再生粗骨料按比例进行配置后,加入矿粉、纤维和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2.36~30.5mm,所述陶瓷颗粒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2.36~13.5mm,所述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的粒径小于2.3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还包括2~6份矿粉、0.6~1.2份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还包括微硅粉,微硅粉的重量为建筑垃圾粗骨料和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总重量的3%~5%。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由2.36~4.75mm、4.75~13.5mm、13.5~19.5mm、19.5mm~30.5mm四档骨料组成,四档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各档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由2.36~4.75mm、4.75~13.5mm两档骨料组成,两档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36~4.75mm档
ꢀꢀꢀꢀꢀꢀꢀꢀꢀꢀꢀꢀ
34%~52%、4.75~13.5mm档
ꢀꢀꢀꢀꢀꢀꢀꢀꢀꢀꢀꢀ
48%~66%,各档陶瓷颗再生粒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青山李超王亮韦金城朱岩孙兆云刘强庞向前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