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75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集料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0003]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迅猛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噪音小和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高等级公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沥青混凝土本身强度较低,在冻融循环和外力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能极易遭到破坏,严重影响道路安全运营。现有常掺加橡胶、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改性,但是,因为外掺剂与集料、沥青间的相容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是改性沥青混泥土的耐高低温稳定性差,在长时间使用后,依旧存在易开裂变形的问题,且还需要在170

200℃高温拌和、加热、施工,不仅严重影响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而且还会导致废气、烟、灰尘的排放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提高抗压强度、粘结性的同时降低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施工、碾压温度,且废气、烟、灰尘排放少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所述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集料80

130份,复合沥青10

30份,木质素纤维3

8份,聚酯纤维3

15份,废轮胎橡胶3

10份,古马隆树脂1

5份,三乙醇胺0.02

0.2份,丁苯橡胶乳液0.2

1份。
[0006]当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较差时,在行车荷载及雨水侵蚀下,集料表面沥青膜易脱落,沥青粘结力减低,路面容易出现水损,出现路面集料脱落的病害,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在集料、沥青的基础上加入高分子树脂类物质、橡胶类物质、纤维、三乙醇胺,在通过物理方法改变沥青分子间的引力,在提高改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粘结性的同时降低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施工、碾压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改性沥青混凝土抗低温冻裂性能,降低施工中改性沥青混凝土废气、烟、灰尘的排出,提高降噪能力。
[0007]再者,本专利技术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采用木质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复配作用,木质素纤维呈现棉絮状,在沥青混凝土固形后形成一种保护层,在保证热稳定性的同时与聚酯纤维共同作用,在沥青以及轮胎橡胶、古马隆树脂、三乙醇胺、丁苯橡胶乳液的作用下粘结压挤而成,即克服了纤维不易分散的缺点,有效增强沥青混凝土的粘结效果和降低延展度,又提供沥青混凝土不定向的支撑作用,极大地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粘结性。然
而过量的纤维会在沥青混凝土内部发生团聚作用,反而降低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0008]在上述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中,所述的集料包括细骨料25

40份;粗骨料50

70份;锰渣矿粉3

15份;粉煤灰2

5份。
[0009]虽然锰渣矿粉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早期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然而本专利技术沥青混凝土中将锰渣矿粉与粉煤灰复配作用,对集料有一定的减水作用,且不仅降低早期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沥青混凝土的龄期还可以增强强度。
[0010]作为优选,锰渣矿粉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

2.5):1。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锰渣的粒径为2

8mm。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3

20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为0.05

2.5mm;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
[0013]在上述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中,所述的复合沥青包括基质沥青5

15份,海藻油生物沥青5

15份。本专利技术采用海藻油生物沥青代替部分基质沥青(如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降低沥青生产成本,缓解石油、煤等矿物资源枯竭以及不可再升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0014]在上述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中,木质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质量比为1:(1

3)。
[0015]在上述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中,废轮胎橡胶、古马隆树脂的粒径均为1

5mm。废轮胎橡胶、古马隆树脂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加入部分废轮胎橡胶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在车轮碾压下容易将冻结在路表面上的薄冰破除。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称取上述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原料,在130

140℃预热集料;
[0018]将复合沥青、废轮胎橡胶、古马隆树脂、三乙醇胺混合,并在100

110℃预热成混合物一;
[0019]将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预热后的集料混合均匀,再加入预热后的混合物一以及丁苯橡胶乳液,得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
[0020]本专利技术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在120

130℃下摊铺,在100

110℃下碾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在集料、沥青的基础上加入高分子树脂类物质、橡胶类物质、纤维、三乙醇胺,在通过物理方法改变沥青分子间的引力,在提高改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粘结性的同时,降低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施工、碾压温度。本专利技术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在传统热拌沥青混凝土需要在170

200℃下加热的基础上降低了施工温度,只需要在120

130℃下摊铺,在100

110℃下碾压即可。因为无需高温拌和,不仅大大降低成本,节约燃料,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丢失慢,有效提高储存时间,混料不易产生温度离析,便于长时间保存、运输和施工,不易造成浪费。同时因为无需高温拌和,沥青不易老化,质量受损小,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另外本专利技术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因为其特有的配方及改性方法,在提高改性沥青混凝土抗低温冻裂性能和连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废气、烟、灰尘的排出,提高降噪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称取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原料:集料100份,基质沥青10份,海藻油生物沥青10份,木质素纤维5份,聚酯纤维10份,废轮胎橡胶6份,古马隆树脂4份,三乙醇胺0.1份,丁苯橡胶乳液0.6份,其中集料为细骨料30份,粗骨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集料80

130份,复合沥青10

30份,木质素纤维3

8份,聚酯纤维3

15份,废轮胎橡胶3

10份,古马隆树脂1

5份,三乙醇胺0.02

0.2份,丁苯橡胶乳液0.2

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料包括细骨料25

40份;粗骨料50

70份;锰渣矿粉3

15份;粉煤灰2

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锰渣矿粉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

2.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渣的粒径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韶田培军夏静杰王利君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兴沥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