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31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及其施工方法,精选特定单粒径集料和高粘乳化改性沥青,采用层铺法工艺,通过同步碎石封层车撒(洒)布、碾压,形成毫米级厚度的极薄罩面,具有比热拌沥青薄层罩面更好的封水效果,可有效防治路表水的下渗,处治路面的磨损、老化、光滑等病害,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还能处治原路面轻微龟裂和快裂、抑制和延缓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该技术进一步融合了热拌超薄沥青罩面技术与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是一种新型路面预养护技术,适用于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沥青路面养护罩面及新建、改建高速、市政公路的表面磨耗层与桥面防水层。市政公路的表面磨耗层与桥面防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建筑材料和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的路面养护技术,在道路建设、路面养护以及维修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提升公路养护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0003]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是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碎石及粘结材料(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同步铺洒在旧路面或基层上,通过胶轮压路机和自然行车碾压形成单层沥青碎石磨耗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防渗水性能,能有效治愈路面贫油、掉粒、轻微网裂、车辙、沉陷等病害,有效提高道路服务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主要用于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以及提高高等级路面的防滑性能。
[0004]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快捷、可靠,费效比低,适用范围广,且对环境污染少,适用于各个不同等级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和维修,在高等级公路和普通公路中均颇受欢迎。然而,碎石封层面层普遍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层间粘结力不足,容易导致颗粒松散、与路面基层粘结性较差,出现脱粒、泛油等问题,尤其高速行驶中掉粒、飞粒严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二是路面噪音大,行车舒适性差;三是抗滑不足;四是抗反射裂缝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极薄碎石封层技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进一步融合了热拌超薄沥青罩面技术和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牢固层间粘结,解决脱粒与泛油问题的同时,显著提高行车舒适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噪音影响。另外,还能有效防治路表水的下渗,处治路面的磨损、老化、光滑等病害,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同时能处治原路面轻微龟裂和快裂、抑制和延缓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及其施工方法,精选特定单粒径集料和高粘乳化改性沥青,采用层铺法工艺,通过同步碎石封层车撒(洒)布、碾压,形成毫米级厚度的极薄罩面。
[0008]优选地,所述单粒径集料优选中性或中性偏碱碎石,如玄武岩、辉绿岩等;所述高粘乳化改性沥青采用快裂阳离子型乳化沥青,20℃拉拔强度≥2.0MPa,1.18mm筛上剩余量≤0.1%,25℃恩格拉粘度3~30,固含量≥60%,针入度6~10mm,60℃动力粘度≥20000Pa
·
s,软化点≥80℃,5℃延度≥50cm,溶解度(三氯乙烯)≥97.5%,25℃弹性恢复≥95%,1d和5d存储稳定性分别≤1%和≤5%。
[0009]优选地,所述封层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实施厚度<1mm(LKT

1型),单粒径集料采
用的是0.4mm左右的单档细砂,开放交通经车辆二次碾压后,其厚度<0.4mm;第二种实施厚度<4mm(LKT

3型),单粒径集料采用的是2~4mm左右的单档石料,开放交通经车辆二次碾压后,其厚度<3mm;第三种实施厚度<5mm(LKT

5型),单粒径集料采用的是3~5mm左右的单档石料,开放交通经车辆二次碾压后,其厚度<4mm。
[0010]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路面处理;碎石、高粘乳化改性沥青同步洒布;碾压;清扫回收浮料;洒布固封层;养生开放交通。
[0011]优选地,所述极薄封层施工天气优选在温暖、干燥的气候下进行,原路面温度不低于10℃,环境温度不低于15℃或高于48℃,且不得在雨天施工。
[0012]优选地,所述原路面平整度较好,PCI≥85,且无结构性病害。
[0013]优选地,所述碎石、高粘乳化沥青同步洒布过程中,碎石覆盖粘结剂的面积满铺110%左右。
[0014]优选地,所述碾压过程中,采用26吨以上的胶轮压路机,碾压2次以上;压路机采用6km/h左右的速度匀速碾压,最快不超过8km/h;碾压结束后,高粘乳化沥青爬升高度宜为碎石粒径的2/3,且不低于碎石粒径的1/2。
[0015]优选地,所述清扫回收浮料过程中,宜采用滚刷式清扫机清扫多余的10%的集料,禁止使用带有钢丝的滚刷。
[0016]优选地,碾压完成并清扫碎石后,LKT

1型和LKT

3型视需要加洒固封层,LKT

5型须在其表面再洒布一次高粘乳化改性沥青作为高粘固封材料,二次粘结碎石。
[0017]优选地,施工完成2~4小时后,即可开放交通。
[0018]优选地,经行车荷载充分压实后,路面松散集料空隙率约为20%,渗水系数≤30ml/min,摩擦系数≥55BPN,使用寿命能达到5~8年。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1.采用高粘乳化改性沥青粘结集料、牢固层间粘结,解决脱粒与泛油问题。一是层间粘接牢固(20℃拉拔强度≥2.0MPa);二是提高剩余沥青的粘度,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泛油;三是最大化骨料保留率;四是提高长时间柔韧性;五是延缓反射裂缝;
[0021]2.结构层极薄。厚度只是一层石料的厚度,LKT

1:0.4mm、LKT

3:2~4mm、LKT

5:3~5mm,不影响路面标高与恒载,可单车道养护,不影响其它车道排水。行车荷载二次压实后,单粒径石料嵌入原路面,形成有效嵌挤,表层构造更为紧密、平整,噪音、厚度会进一步降低。
[0022]3.采用单一粒径精选集料,解决封层技术的噪音问题。单粒径石料施工方便、快速,与原路面充分嵌挤,防止层间推移;开放交通后,经行车充分压实,松散集料的空隙率约为20%,表层构造更为紧密、平整,进一步降低噪音。
[0023]4.高粘固封层保障集料的留存性,同时进一步提升封层的封水性、抗滑性、美化性与耐久性。借鉴开普封层的思路,在薄层结构的基础上加铺一层高粘固封层,二次粘结碎石,防止掉粒以及开放交通后的“飞石”现象,起到保护和美化原路面的作用。其渗水系数≤30ml/min,摩擦系数≥55BPN,使用寿命长达5~8年。
[0024]5.不同粒径方案灵活应对不同场景需求,解决快速美化、路面抗滑、老化恢复问题,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性价比高。
[002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极薄碎石封层技术,适用于高速公路及各等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
(厚度1~4mm),修复路面早期的泛白、老化、中度开裂、剥落及抗滑不足,要求原路面平整度较好且无结构性病害(PCI≥85),尤其适用于需要封水、提升抗滑、延缓路面裂缝发展的路面,也适用于水泥与沥青路面、桥面。具体如下:
[0026]1.各等级公路旧沥青面层加铺磨耗层;
[0027]2.桥面防水施工;
[0028]3.水泥路面、桥面“白加黑”;
[0029]4.新建路面的下封层。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层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实施厚度<1mm,LKT

1型,单粒径集料采用的是0.4mm左右的单档细砂,开放交通经车辆二次碾压后,其厚度<0.4mm;第二种实施厚度<4mm,LKT

3型,单粒径集料采用的是2~4mm左右的单档石料,开放交通经车辆二次碾压后,其厚度<3mm;第三种实施厚度<5mm,LKT

5型,单粒径集料采用的是3~5mm左右的单档石料,开放交通经车辆二次碾压后,其厚度<4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粒径集料优选中性或中性偏碱碎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其特征在于,采用高粘乳化改性沥青牢固层间粘结,所述高粘乳化改性沥青采用快裂阳离子型乳化沥青,20℃拉拔强度≥2.0MPa,1.18mm筛上剩余量≤0.1%,25℃恩格拉粘度3~30,固含量≥60%,针入度6~10mm,60℃动力粘度≥20000pa
·
s,软化点≥80℃,5℃延度≥50cm,三氯乙烯溶解度≥97.5%,25℃弹性恢复≥95%,1d和5d存储稳定性分别≤1%和≤5%。4.一种沥可贴极薄降噪碎石封层罩面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泉傅星恺田雪飞黄卫东李平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缤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