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电机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76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盘式电机定子,包括多个绕组模块和机壳,所述的绕组模块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绕组,多个绕组模块沿着周向依次间隔拼接成圆环结构的裸定子,裸定子的中部留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裸定子外部包裹有树脂层,机壳套设固定在裸定子的外环面上,裸定子一次灌封成型,工艺简单,树脂胶的用量少,成本低。而且裸定子的整体尺寸和轮廓精度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可以大幅度降低后续装配机壳的难度。还有各绕组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发生错位,彻底避免定子工作面凹凸不平等问题,从而减小齿槽转矩,降低电机噪音,提升电机的性能。提升电机的性能。提升电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式电机定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盘式电机定子。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定子是发电机和起动机等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其中,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一起组成电机的完整的磁路,定子的结构关系到电机的整体性能。
[0003]其中双边转子中间定子的盘式电机的结构比较特殊,定子位于两个转子之间,定子空间位置受到很大的限制,再加上需要满足磁回路的要求,如果把中间定子做成传统的整体式结构就会导致整个电机结构非常繁琐,所以通常会把中间定子做成分体式的结构。分体式结构的定子由多个绕组模块沿着周向拼接构成圆环结构。
[0004]由于电机运行时,定子需要承受电机扭矩和施加在定子上的轴向力、径向力。定子在装配、运输过程中定子也需要经过很多次的热压和震动,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绕组模块的位置移动,致使定子的工作面的凹凸不平,最终导致齿槽转矩增大,噪音大,发热明显,严重时还会与转子发生干涉。所以,分体式定子如何实现可靠的整体固定是非常难的技术问题。目前绕组模块之间的固定方式,多为在绕组模块之间通过涂抹粘胶来固定,也可以借助其它外零件来实现整环拼装。但上述两种固定方式可靠性都比较低,仍然存在绕组模块连接不够牢固等问题,严重影响电机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精度高,可靠性高的盘式电机定子。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盘式电机定子,包括多个绕组模块和机壳,所述的绕组模块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绕组,多个绕组模块沿着周向依次间隔拼接成圆环结构的裸定子,裸定子的中部留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裸定子外部包裹有树脂层,机壳套设固定在裸定子的外环面上。
[0007]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裸定子一次灌封成型,工艺简单,树脂胶的用量少,成本低。而且裸定子的整体尺寸和轮廓精度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可以大幅度降低后续装配机壳的难度。还有各绕组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发生错位,彻底避免定子工作面凹凸不平等问题,从而减小齿槽转矩,降低电机噪音,提升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去除机壳后的定子结构图;
[0010]图3是裸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绕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一种盘式电机定子,定子包括多个绕组模块10和机壳20,所述的绕组模块10包括铁芯11和缠绕在铁芯11上的绕组12,多个绕组模块10沿着周向依次间隔拼接成圆环结构的裸定子60,裸定子60的中部留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裸定子60外部包裹有树脂层30,机壳20套设固定在裸定子60的外环面上。该树脂层30并不仅限于包裹在裸定子60的外部,也可以渗入到绕组缝隙处,但至少要保证在裸定子60的外部包裹一圈,从而确保将裸定子60固定成一个整体结构。本专利技术使用树脂胶对裸定子60进行整体的包裹,待树脂胶固化成型后就形成了包裹在裸定子60外部的树脂层30,树脂层30的厚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约为0.1

0.6mm比较好,最优的厚度为0.2mm

0.4mm。被树脂层30包裹后的裸定子60的整体尺寸和轮廓精度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可以大幅度降低后续装配机壳20的难度。而且整体包裹的裸定子60的绝缘性更好,抗电晕效果也更好,绕组无需使用变频漆包线,用普通漆包线代替即可,从而节约定子的生产成本。还有固化后的树脂胶强度大,稳定性高,不易变形,包裹后各绕组模块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发生错位,彻底避免定子工作面凹凸不平等问题,从而减小齿槽转矩,降低电机噪音,提升电机的性能。
[0013]树脂层30如何形成的优选方案是:对裸定子60进行整体的环氧树脂灌封或者注塑,灌封或注塑的树脂固化后构成了树脂层30。本专利技术中将裸定子60放入树脂中充分浸润,该树脂层30不仅包裹在裸定子60的外表面,还会渗透到绕组之间,也会流动到绕组的漆包线缝隙中。灌封树脂后裸定子60的漆包线之间不再存在气隙,在树脂胶的帮助下裸定子60的强度更高,导热性能更好,也就是热量传递更快更顺畅,定子的散热性能更好。还可以防止裸定子松散,增加强度,也可以提高导热性。还有树脂胶填充到绕组之间,绕组位置和形状相对固定,不会再出现相互摩擦损坏,继而就不会出现击穿,绕组的绝缘性比较高。树脂层30的厚度优选为0.2mm,这样既可以保证具备足够的强度,也减少树脂的使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环氧树脂灌封的工艺可以更好的保证铁芯的整体尺寸精度。树脂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酚醛树脂等。优选环氧树脂M03。
[0014]所述的裸定子60和机壳20之间填充有树脂胶。裸定子60和机壳20之间有装配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导热、绝缘的树脂胶,树脂胶固化后提供足够的粘接力,完成裸定子和机壳的装配。该结构的工序简单,同时树脂胶和机壳或裸定子之间都是完全接触,接触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
[0015]所述的裸定子60放入机壳20内后,对机壳20安装裸定子60的区域进行整体灌封树脂胶。进一步解释是,机壳20不仅容纳定子也要容纳转子,以及电机出线的空间,本专利技术仅在定子所在的区域(即定子所在的轴向位置)灌封树脂胶,机壳20用于容纳转子的区域不灌胶。本专利技术可以仅仅在机壳20和裸定子60之间填充树脂胶,也可以将裸定子60置于机壳20之内后对机壳20的内腔进行整体灌胶,这样不仅裸定子和机壳之间的间隙中存在树脂胶,在裸定子60的绕组缝隙中也都存在树脂胶,树脂胶完全包裹裸定子60。可有效防止绕组的漆包线受到损伤,提升裸定子60的防水和绝缘性。本专利技术用机壳20代替灌封模具,配合其它的底板封堵机壳20一端就能构成灌封模具,免去另外的灌封模具,节约成本。而且该结构对裸定子60的形状和装配精度要求低。裸定子60和机壳20之间的固定主要依靠树脂胶的粘接力,而不是依靠机壳20和裸定子60之间的紧配合,那么就几乎没应力作用在绕组12上,也就是说绕组漆包线受到的外力微乎其微,依靠漆包线自身的强度足可以应对,也就没有必要
另外设置保护漆包线的零件,进一步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0016]所述的裸定子60和机壳20之间的树脂胶沿着轴向朝向两侧延伸至裸定子60之外的区域。进一步解释是填充在裸定子60和机壳20之间的树脂胶的轴向长度要大于裸定子60的轴向长度,且不影响其它零件的安装,该结构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树脂胶与机壳2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粘接力,从而提高电机的稳定性。
[0017]绕组12的绕组出线连接引接线,绕组中的中性线、U、V、W的引接线根据要求的接法接好后,伸出至电机外部,绕组出线和引接线的接头埋入树脂胶内,换一种说法就是将绕组出线和引接线的接头灌封到树脂胶内。该结构可以很好的保护线接头,可以避免机械碰撞引发接头松脱的问题。而且绝缘性高,防水。还有引接线上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树脂胶上,进而快速的传送至电机外部,提升电机的散热性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定子包括多个绕组模块(10)和机壳(20),所述的绕组模块(10)包括铁芯(11)和缠绕在铁芯(11)上的绕组(12),多个绕组模块(10)沿着周向依次间隔拼接成圆环结构的裸定子(60),裸定子(60)的中部留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裸定子(60)外部包裹有树脂层(30),机壳(20)套设固定在裸定子(60)的外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对裸定子(60)进行整体的环氧树脂灌封或者注塑,灌封或注塑的树脂固化后构成树脂层(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裸定子(60)和机壳(20)之间填充有树脂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裸定子(60)放入机壳(20)内后,对机壳(20)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拯民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硬核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