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动力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68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动力站。液压动力站通过在底座和罩体二者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局部挡设在发动机散热风扇与第一进风孔之间的第一进风导向板,首先,液压动力站的壳体内部的发动机、发动机散热风扇等部件在运行的时候发出的噪音在撞击到第一进风导向板时会被削弱;其次,受到第一进风导向板的阻挡,噪音需要绕过第一进风导向板才能传播至第一进风孔处,即噪音需要经过一个折弯的进风道才能传播至第一进风孔处,噪音在折弯的位置会因改变原传播方向而被削弱;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噪音要经过更长的进风道,进一步地削弱了到达第一进风孔的噪音,因此本实施例的液压动力站的噪音非常小。噪音非常小。噪音非常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动力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压动力站。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动力站是一种为液压工具提供动力的液压设备,由于液压动力站中会有发动机、发动机散热风扇等零部件,所以液压动力站运行时的噪音非常大,以至于与液压动力站处于同一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难以忍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动力站运行时的噪音非常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压动力站包括:壳体,其包括底座和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底座上,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罩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一进风孔;供油机构,其包括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发动机、液压泵、液压油箱和液压阀块;所述液压油箱包括油箱出油口;所述液压泵包括液压泵进油口与液压泵出油口,所述液压泵进油口与所述油箱出油口连接;所述液压阀块包括油路块,所述油路块上设有至少两条第一出油路,两条所述第一出油路均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泵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外界第一液压工具,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以驱动所述液压泵运行;散热机构,其包括发动机散热风扇,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朝向所述发动机,所述安装空间内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孔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的进风道;其中,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进风导向板,所述第一进风导向板局部挡设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一进风孔之间,以使所述进风道具有至少一处折弯。
[0005]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还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的一侧,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发动机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排烟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邻接的第一排烟管穿行口,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罩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且位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所述连接罩上开设有第三出风口;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罩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排烟管穿行口,所述出风罩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其中,所述排烟管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罩、所述出风罩与所述第一排烟管穿行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罩上设有第二排烟管穿行口,所述出风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排烟管穿行口相对的第三排烟管穿行口,所述排烟管经由所述第二排烟管穿行口与所述第三排烟管穿行口,从所述连接罩穿至所述出风罩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包括内置风扇以及与所述内置风扇连通的第四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导风筒,所述导风筒装设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连接罩的一侧,所述导风筒一端罩设于所述第四出风口,另一端罩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导风板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之间的发动机安装空间;所述出风罩与所述连接罩分层设置,且所述第二排烟管穿行口设置于所述连接罩与所述出风罩相对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三排烟管穿行口设置于所述出风罩与所述连接罩相对的第二面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出风间隙,所述出风间隙与所述发动机安装空间连通,所述二排烟管穿行口和/或所述第三排烟管穿行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排烟管的管径,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间隙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阀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油路块上还设有至少两条第一液压检测油路,每条所述第一出油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均连接有一条所述第一液压检测油路;每条第一液压检测油路上均装设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每条所述第一出油路上均装设有所述第一流量计,且所述第一液压检测油路与所述第一出油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液压动力站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两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两个所第一述流量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检测到的流量信息传递至外界电子设备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阀块还包括两个第一开关,所述油路块还包括:两条进油路,两条所述第一出油路的第一输入端分别通过两条所述进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出油口连接;合油路,其具有两个合油输入端,两个所述合油输入端分别连接于两条所述进油路;第二出油路,其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合油路,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外界第二液压工具;其中,每条所述进油路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合油路的其中一个所述合油输入端,以及一条所述第一出油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开关均具有两个状态,在其中一个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仅导通所述进油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在另一个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仅导通所述进油路与所述合油输入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阀块还包括第二流量计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油路块还包括第二液压检测油路,所述第二液压检测油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油路,所述第二液压检测油路上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出油路上装设有所述第二流量计,且所述第二液压检测油路与所述第二出油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流量计与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流量计检测到的流量信息传递至外界所述电子设备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箱还包括油箱回油口,所述液压阀块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油路块还包括第一回油路,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油箱回油口连接;所述合油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回油路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接;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具有两个状态,在其中一个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仅导通所述合油路与所述第二出油路;在另一个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仅导通所述合油路与所述第一回油路,使所述合油路与所述油箱回油口间接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
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通过在底座和罩体二者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局部挡设在发动机散热风扇与罩体上的第一进风孔之间的第一进风导向板,首先,液压动力站的壳体内部的发动机、发动机散热风扇等部件在运行的时候发出的噪音在撞击到第一进风导向板时会被削弱;其次,受到第一进风导向板的阻挡,噪音需要绕过第一进风导向板才能传播至第一进风孔处,即噪音需要经过一个折弯的进风道才能传播至第一进风孔处,噪音在折弯的位置会因改变原传播方向而被削弱;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噪音要经过更长的进风道,进一步地削弱了到达第一进风孔处的噪音,因此本实施例的液压动力站的噪音非常小。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底座和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底座上,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罩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一进风孔;供油机构,其包括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发动机、液压泵、液压油箱和液压阀块;所述液压油箱包括油箱出油口;所述液压泵包括液压泵进油口与液压泵出油口,所述液压泵进油口与所述油箱出油口连接;所述液压阀块包括油路块,所述油路块上设有至少两条第一出油路,两条所述第一出油路均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泵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外界第一液压工具,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以驱动所述液压泵运行;散热机构,其包括发动机散热风扇,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朝向所述发动机,所述安装空间内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孔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的进风道;其中,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进风导向板,所述第一进风导向板局部挡设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一进风孔之间,以使所述进风道具有至少一处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还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的一侧,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发动机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排烟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邻接的第一排烟管穿行口,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罩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且位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所述连接罩上开设有第三出风口;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罩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排烟管穿行口,所述出风罩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其中,所述排烟管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罩、所述出风罩与所述第一排烟管穿行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罩上设有第二排烟管穿行口,所述出风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排烟管穿行口相对的第三排烟管穿行口,所述排烟管经由所述第二排烟管穿行口与所述第三排烟管穿行口,从所述连接罩穿至所述出风罩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内置风扇以及与所述内置风扇连通的第四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导风筒,所述导风筒装设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连接罩的一侧,所述导风筒一端罩设于所述第四出风口,另一端罩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导风板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之间的发动机安装空间;所述出风罩与所述连接罩分层设置,且所述第二排烟管穿行口设置于所述连接罩与所述出风罩相对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三排烟管穿行口设置于所述出风罩与所述连接罩相对的第二面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出风间隙,所述出风间隙与所述发动机安装空间连通,所述二排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荣廉宇深沈乔昕柯榕彬吴家盛王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