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66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碎石装置和X射线装置的连接装置,可使二者在预定位置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碎石装置和X光装置各配备一个连接部件。为了能更好改进该装置,达到很容易地顺利连接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件,该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楔形凹槽,其在纵轴上至少部分设计为楔形;以及第二连接部件,包括一个可至少部分插入所述楔形凹槽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在其导入方向上至少部分是楔形,这样,通过支承座的楔形面与凹槽的楔形部接触,使碎石装置和X射线装置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其结构特征如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广泛使用的装置,可以使结石碎石装置和X射线装置相互连接。此时,X射线装置的C状弯臂上的水平支架的异型侧与碎石装置的治疗头的水平支架配合件相结合。这种结合必须以手动连接,以使水平支架后面的端面能与弯臂状的锁定器相连接。这种连接装置成本很高,连接程序繁琐,而且要求的时间很长。在使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碎石装置与X射线装置只是借助于纯粹的视觉系统使二者对准,但这无法保证其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装置的结构,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使设备很好地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碎石装置和X射线装置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可使二者可拆卸地在预定位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碎石装置和所述X射线装置各配备一个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凹槽,其在纵轴上至少部分设计为楔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一个可至少部分插入所述楔形凹槽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在其导入方向上至少部分是楔形的,这样,通过所述支承座的楔形面与凹槽的楔形部定中心接触,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在一起。支承座插入凹槽的同时,支承座与凹槽会自动咬合。与此同时就可使碎石装置与X射线装置迅速而准确地连接到预定的位置。连接装置的楔形面与楔形凹口相接触,使得连接装置在导入方向上以及垂直导入方向上同时固定。这个连接结构也合乎装置的实际要求。优选地,至少一个楔形面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接触面,与此相对,在垂直于纵向上的支承座横截面至少部分是逐渐变细的。因此可看出,通过凹槽与支承座之间的接触面,支承座与凹槽之间可非常准确的相互结合。优选地,把接触面设计为带圆形倒角的面。这样在支承座与凹槽间就形成了线接触或面接触,这很有利于支承座与凹槽精确地接触。此外,同时调整支承座与凹槽的倾斜度,使支承座与凹槽紧密结合。优选地,将支承座在纵向上的底面制成屋顶状倾斜。这样可使支承座快速且容易地插入凹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一部分优选主要由聚四氟乙烯等塑料制成,连接装置另一部分主要由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利用这样的材料组合,可使支承座与凹槽的相对运动更平滑。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柔软度可保证支承座与凹槽的紧密结合。使用聚四氟乙烯还能够调整接触面间的较小空隙。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承座的截面的楔角α至少为17°,这里优选使用20°左右的楔角。从而使得支承座能够顺畅地插入凹槽。该连接部件的另一突出优点在于,连接部件均位于X射线装置和碎石装置的底部。这样,利用X射线装置和碎石装置底部的空间来连接,而留出它们上部的空间以便进行操作。另外,当X射线装置和碎石装置在连接状态下分别处于工作位置时,优选使凹槽的纵向和支撑座的纵向平行于X射线装置的C状弯臂所在平面以及碎石装置的支撑臂所在平面,这样就可以使X射线装置和结石碎石装置稳定地结合,尤其是垂直于C状弯臂和支撑臂平面。尤其优选的是,在其中一个连接装置上,设置一个与其纵轴相垂直的定位销,使其利用一个连接部件上的张紧装置,在与另一部分的装置相配合时能锁定位置。由此可使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优选是张紧装置具有偏心结构,上面设置了一个导向凹槽,定位销能在里面滑动。定位销在导向凹槽里滑动,使得连接部件之间可实现预计的张紧。优选地,销还包括辊子,使其更容易在导向凹槽里移动。优选地,导向凹槽还包括垂直于其延伸方向设置的一个定位弯曲卡槽,在关闭位置时,定位销在可以部分地容纳锁定在该槽中。在关闭位置上时,其阻止了沿导向槽延展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优选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在张紧装置上设置了复位弹簧,其沿张紧装置的开启方向回复,其中定位销导入了导向槽中。因此,当它未与另外一个连接部件相连时,张紧装置被推到待连接位置。还优选将复位弹簧安装在张紧装置内的复位弹簧安装孔内。因此使复位弹簧与张紧装置成为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优选允许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可在连接位置与停止位置之间翻转。这时,当所涉及的仪器不需要连接和/或移动时,连接装置不占据空间位置。有利的是,翻转方向垂直于纵轴。这样的翻转方向仍然可以保证设备足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优选地,碎石装置的支撑臂,设置在X射线装置的C状弯臂的平面上,其上设有两个激光发射器,它的设置为使得在该平面上可呈现两条激光束。这样当支撑臂设置在C状弯臂内时,激光束就可在C状弯臂内侧相交,支撑臂相对C状弯臂的位置就可确定,就能实现更精确的对齐。特别优选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支撑臂的水平铰链部上,即设置在与支撑臂从水平转动铰链部交叉位置基本相对侧的水平铰链上。当支撑臂移动时,激光发射器也相应一起移动。例如可从治疗设备的桌面上位置转到桌面下位置,之中连续转到各个不同位置,并与C状弯臂相应对齐。特别优选另一个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支撑臂上治疗头的一部分上,位于与治疗头相对的面上。当支撑臂移动时,激光发射器也相对一起移动。例如可从治疗设备的桌面上位置转到桌面下位置,之中连续转到各个不同位置,并与C状弯臂相应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沿着治疗室内倾斜延伸的一条斜轴发射,围绕该斜轴,治疗头可以相对于支撑它的支撑臂旋转。利用这条光束就可以确定在空间内倾斜延伸的轴的位置。最后优选在已连接的X射线装置和结石碎石装置内,使支撑臂的平面与C状弯臂的平面尽量重叠,两个激光束应照射到C状弯臂另一半部分的内表面。这有助于确定和调整支撑臂相对于C状弯臂的位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将通过以下附图加以阐述。图1示出了连接碎石装置与X射线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前侧、右侧、和上侧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的右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连接装置的前视图;图4示出了连接装置的连接部件在连接状态下的放大立体图;图5示出了连接部件在未连接状态下的放大立体图;图6示出了连接部件在未连接状态下的另一局部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第二连接部件的前侧、右侧、和上侧的立体图;图8示出了图7中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张紧装置的下侧放大图;以及图9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张紧装置沿剖面线IX-IX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是连接碎石装置2与X射线装置3的连接装置1的前侧、右侧、和上侧的立体图。用于连接碎石装置2、X射线装置3、以及病人的床4。以下将涉及到一些术语,如“垂直的”和“水平的”或地面30上的“地面区域”,来说明连接装置1。X射线装置3包括可围绕水平轴5旋转的C状弯臂6,该C状弯臂6的上半部7连接着一个射线源8,其下半部9连接着图像放大器10。在驱动X射线装置3时,主X射线11从X射线源8到影像加强器10,其反映了X射线装置的工作区域的中心部分。主X射线11与C状弯臂6的水平轴5相交。碎石装置2包括垂直铰链12,利用该垂直铰链12可以使支撑治疗头13的支撑结构14围绕垂直轴15相对于碎石装置2的基底16旋转。支撑结构14包括水平臂17和C状弯的支撑臂18。和与垂直铰链12相连的水平臂17不同,支撑臂18通过水平铰链19相对于碎石装置2的基底16围绕水平轴20旋转。水平轴20与水平臂17的纵轴垂直。治疗头13在支撑臂18处通过铰链21可围绕在空间内倾斜的倾斜轴22旋转,尤其如图2中所示。在空间内倾斜的轴22与水平轴20相交在交点24处。治疗头13用于产生冲击波,然后利用声学透镜汇聚到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碎石装置(2)和X射线装置(3)的连接装置(1),所述连接装置(1)可使二者在预定位置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碎石装置(2)和所述X射线装置(3)各配备第一连接部件(31)和第二连接部件(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 部件(31)具有凹槽(37),其在纵轴(55)上至少部分设计为楔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2)包括一个可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凹槽(37)的支承座(45),所述支承座(45)在其导入方向(54)上至少部分是楔形(51)的,这样,通过所述支承座(45)的楔形面(46,47)与凹槽(37)的楔形部定中心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布赫鲍尔赖纳格罗青格安东哈斯豪约赫梅金西格弗里德霍夫萨斯
申请(专利权)人:多尼尔医疗技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