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域通信系统中采用二维m序列控制的基函数随机相位映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6480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变换域通信系统中采用二维m序列控制的基函数随机相位映射方法是一种变换域通信系统基函数随机相位映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认知无线技术中的信号设计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通常的一维m序列控制随机相位映射方法提高为二维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生成的基函数的随机性。采用该发明专利技术产生的基函数,具有良好的随机性与相关性,在不增加基函数产生的复杂度的条件下,基函数的随机性由m序列的长度N决定,较普通一维m序列产生的基函数的随机性提高N倍,使变换域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及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维m序列控制随机相位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函数生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干扰估计与子基函数生成 环境干扰估计原理参见说明书附图1、2、3、4、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环境干扰采样。收发两端分别对环境干扰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环境采样sa(t)。 第二步:干扰信号变换角度的计算。采用RAT估计不同干扰信号的最佳变换角度α↓[i],i=1,…,N↓[Jm](i是干扰信号序号,N↓[Jm]是干扰信号数),使干扰信号在变换域内不同变换角度下的能量集中程度最高,占用范围最窄。 第三步:环境采样的FRFT变换。通过对环境采样进行变换角度α↓[i]的FRFT变换,得到分数域u内的变换SA(u),使干扰分量在其变换域呈现能量集中状态。 第四步:干扰分量带宽优化及判决门限的产生。根据带宽优化要求,确定干扰分量在变换域内的范围及相应判决门限A↓[T]。 第五步:干扰分量频谱标记。将第三步产生的FRFT变换SA(u)与第四步产生的门限值A↓[T]比较,超过门限值A↓[T]的分量被设定为0,其它的分量设定为1,生成相应的子基函数频谱幅度序列A↓[i](u)。 第六步:子基函数随机相位生成。采用随机相位映射法生成随机相位序列e↑[jφ↓[i](u)]; 第七步:子基函数生成。将生成的随机相位序列与频谱幅度序列A↓[i](u)对应元素相乘得到子基函数的变换域表示: B↓[i](u)=A↓[i](u)e↑[jφ↓[i](u)] 对B↓[i](u)进行FRFT逆运算,得到子基函数的时域表示: b↓[i](n)=IFRFT(A↓[i](u)e↑[jφ↓[i](u)]) 第八步:干扰分量剔除。将第二步产生的FRFT变换与第三步产生的门限值比较,超过门限值的分量被设定为0,其它的分量不变,得到干扰分量剔除后的环境干扰估计SA′(u): *** 对SA′(u)进行FRFT逆运算,得到剔除干扰分量后的时域表示: sa′(t)=IFRFT(SA′(u)) 第九步:对下一干扰分量的处理。i=i+1,重复第二步到第八步,直到i=N↓[Jm]时为止。 第十步:剩余干扰剔除。对环境干扰中干扰分量不能通过RAT+FRFT在变换域集中能量,进行处理的干扰,采用剩余干扰剔除法,剔除干扰,进一步优化基函数带宽,得到剔除剩余干扰后的子基函数b↓[R](n)。 第十一步:系统基函数生成。将生成的子基函数级连,产生系统基函数: b(n)=b↓[1](n)*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丹张忠培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