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91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7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和第三换热管组,一对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二换热管组和第三换热管组布置在第一换热管组的两侧,一对第一挡板中的每一个分别紧邻第一换热管组的两侧,第二挡板紧邻第二换热管组的靠近第一换热管组的一侧,第三挡板紧邻第三换热管组的靠近第一换热管组的一侧,其中,一对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被配置为:使得第一换热管组从制冷剂入口接收制冷剂,并使得第二换热管组和第三换热管组通过横向流体通道、以及第一竖向流体通道和第二竖向流体通道从第一换热管组接收制冷剂。本申请中的冷凝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制冷系统具有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和压缩机。壳管式冷凝器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特别是大型蒸汽压缩机组上。壳管式冷凝器工作时,由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气态经制冷剂入口进入冷凝器,与流经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在换热管表面进行冷凝,冷凝液由上部换热管逐层低落到底部,并进入过冷器进行过冷,然后由制冷剂出口排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该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较高。
[0004]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腔,所述容腔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壳体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和第三换热管组,在所述容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和第三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两侧,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下方设有横向流体通道;一对第一挡板,在所述容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中的每一个分别紧邻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两侧,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中的每一个第一挡板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组的上方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中的每一个第一挡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组的下端处;第二挡板,在所述容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挡板紧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靠近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一对所述第一挡板中邻近第二换热管组的一个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一竖向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挡板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挡板的下部在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上封闭所述横向流体通道;第三挡板,在所述容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挡板紧邻所述第三换热管组的靠近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一侧,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一对所述第一挡板中邻近第三换热管组的一个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二竖向流体通道,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挡板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三挡板的下部在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上封闭所述横向流体通道;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从所述制冷剂入口接收制冷剂,并使得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和第三换热管组通过所述横向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从第一换热管组接收制冷剂。
[0005]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凝器,在所述冷凝器工作时,所述第二挡板的下部和所述第三挡板的下部至少部分地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
[0006]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入口和第一容纳空间出口,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出口与所述
横向流体通道连通。
[0007]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具有第二容纳空间入口,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三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具有第三通道入口,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连通。
[0008]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中的每一个包括主体段和引导段,所述主体段沿着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段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顶部齐平或超过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顶部,所述引导段自所述主体段的顶部向上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方向倾斜延伸至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引导段位于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或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的上方。
[0009]根据所述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中部导流板,所述中部导流板上设有通气孔,以允许气体流过,所述中部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或第三换热管组中,所述中部导流板包括倾斜段,所述倾斜段自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挡板或所述壳体向上倾斜延伸,以引导液态制冷剂沿着所述一对第一挡板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挡板或所述壳体流动。
[0010]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通气孔为沿着所述倾斜段的倾斜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0011]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腔,所述容腔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壳体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下方设有横向流体通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紧邻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挡板紧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竖向流体通道,所述竖向流体通道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组的上方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组的下端处,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上端处,所述第二挡板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在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上封闭所述横向流体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被配置为:使得第一换热管组从所述的所述制冷剂入口接收制冷剂,并使得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通过所述横向流体通道和所述竖向流体通道从第一换热管组接收制冷剂。
[0012]如上所述的冷凝器,在所述冷凝器工作时,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至少部分地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
[0013]如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入口和第一容纳空间出口,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出口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连通。
[0014]如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布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具有第二容纳空间入口,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竖向流体通道连通。
[0015]如上所述的冷凝器,所述第一挡板中的每包括主体段和引导段,所述主体段沿着
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段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顶部齐平或超过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顶部,所述引导段自所述主体段的顶部向上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引导段位于所述竖向流体通道的上方。
[0016]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腔,所述容腔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壳体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上方,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在所述容腔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紧邻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在所述容腔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至少一个挡板,所述至少一个挡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换热管组与所述壳体具有一定距离的至少一侧处,在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挡板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1),所述壳体(201)具有容腔(205),所述容腔(205)具有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和高度方向(L),所述壳体(201)上设有制冷剂入口(211)和制冷剂出口(212);第一换热管组(301)、第二换热管组(302)和第三换热管组(303),在所述容腔(205)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302)和第三换热管组(303)布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两侧,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下方设有横向流体通道(312);一对第一挡板(331,332),在所述容腔(205)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中的每一个分别紧邻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两侧,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中的每一个第一挡板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上方并与所述壳体(201)连接,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中的每一个第一挡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下端处;第二挡板(333),在所述容腔(205)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挡板(333)紧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302)的靠近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333)和所述一对所述第一挡板中邻近第二换热管组(302)的一个第一挡板(331)之间形成第一竖向流体通道(348),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348)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312)连通,所述第二挡板(333)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挡板(333)的下部在所述容腔(205)的高度方向上封闭所述横向流体通道(312);第三挡板(334),在所述容腔(205)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挡板(334)紧邻所述第三换热管组(303)的靠近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一侧,所述第三挡板(334)和所述一对所述第一挡板中邻近第三换热管组(303)的一个第一挡板(332)之间形成第二竖向流体通道(349),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349)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312)连通,所述第三挡板(334)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三挡板(334)的下部在所述容腔(205)的高度方向上封闭所述横向流体通道(312);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所述第二挡板(333)和第三挡板(334)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从所述制冷剂入口(211)接收制冷剂,并使得所述第二换热管组(302)和第三换热管组(303)通过所述横向流体通道(312)、以及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348)和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349)从第一换热管组(301)接收制冷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器工作时,所述第二挡板(333)的下部和所述第三挡板(334)的下部至少部分地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321),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布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21)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21)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入口(341)和第一容纳空间出口(342),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入口(341)与所述制冷剂入口(211)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出口(342)与所述横向流体通道(312)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333)与所述壳体(201)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322),所述第二换热管组(302)布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2)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2)具有第二容纳空间入口,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348)连通;所述第三挡板(334)与所述壳体(201)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323),所述第三换热管
组(303)布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323)中,所述第三容纳空间(323)具有第三通道入口,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入口与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中的每一个包括主体段(351)和引导段(352),所述主体段(351)沿着所述容腔(205)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段(35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顶部齐平或超过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顶部,所述引导段(352)自所述主体段(351)的顶部向上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的方向倾斜延伸至与所述壳体(201)连接,所述引导段(352)位于所述第一竖向流体通道(348)或所述第二竖向流体通道(349)的上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中部导流板(551,552),所述中部导流板(551,552)上设有通气孔,以允许气体流过,所述中部导流板(551,552)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1)、第二换热管组(302)或第三换热管组(303)中,所述中部导流板(551,552)包括倾斜段(555),所述倾斜段(555)自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挡板(333)、所述第三挡板(334)或所述壳体(201)向上倾斜延伸,以引导液态制冷剂沿着所述一对第一挡板(331,332)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挡板(333)、所述第三挡板(334)或所述壳体(201)流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沿着所述倾斜段(555)的倾斜方向延伸的长条状。8.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1),所述壳体(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秀平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