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用于制造制动元件的方法、制动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347586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制动元件,特别是制动盘或制动鼓的方法,该制动元件具有摩擦部分(2)和固定部分(4),其中,坯件对于至少该摩擦部分(2)而言在浇铸方法中由具有层状石墨的灰铸铁制成,其中,该坯件在预定的奥氏体化温度下进行奥氏体化,并且其中,该奥氏体化的坯件在预定的等温淬火温度下进行等温淬火。其中设置了,该坯件对于摩擦部分(2)和固定部分(4)而言是一体式制成的,并且该固定部分(4)被制造为具有至少1.5 mm且最大4.5 mm的壁厚。mm的壁厚。mm的壁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制动元件的方法、制动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制动元件,特别是制动盘或制动鼓的方法,该制动元件具有摩擦部分和固定部分,其中,坯件对于至少该摩擦部分而言在浇铸方法中由具有片状石墨的灰铸铁制成,其中,该坯件在预定的奥氏体化温度下进行奥氏体化,并且其中,该奥氏体化的坯件在预定的等温淬火温度(Bainitisierungstemperatur)下进行等温淬火。
[0002]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一开始所述类型的方法制造的制动元件。

技术介绍

[0003]一开始所述类型的方法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DE 197 53 116 C1公开了具有由贝氏体制成的摩擦部分的制动盘。为了制造该制动盘,在浇铸方法中由具有片状石墨的灰铸铁制造用于该制动盘的摩擦部分的坯件。该坯件经受多阶段的热处理,其中,该坯件首先在预定的奥氏体化温度下进行奥氏体化,并且其中,随后该奥氏体化的坯件在预定的等温淬火温度下进行等温淬火,以由此获得等温淬火的摩擦部分,即由贝氏体制成的摩擦部分。
[0004]在对摩擦部分进行等温淬火之前或之后,将已知制动盘的固定部分浇铸到该坯件或该等温淬火的摩擦部分上。对于固定部分,使用与摩擦部分不同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制造对于摩擦部分和固定部分而言一体式的坯件作为坯件,从而通过等温淬火获得由贝氏体制成的一体式制动元件。因此,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制动元件的摩擦部分和固定部分都具有贝氏体。坯件的奥氏体化应理解为坯件的材料转变成奥氏体。等温淬火应理解为奥氏体化的坯件的奥氏体转变成贝氏体。制动元件的摩擦部分应理解为制动元件的一部分,在制动元件按预期用于摩擦制动装置中时,制动体朝着该部分挤压以产生摩擦制动力矩。如果制动元件是制动盘,则摩擦部分被构造为摩擦环。然而,如果制动元件是制动鼓,则摩擦部分是摩擦鼓。固定部分应理解为制动元件的一部分,制动元件通过该部分可按预期固定在车辆上,例如车辆的轮毂上。特别地,固定部分是制动元件的制动罩(Bremstopf)。由于此时固定部分也由贝氏体制成,因此固定部分具有高抗拉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此制造坯件,以使得固定部分具有1.5 mm至4.5 mm的壁厚。通过有利的等温淬火,尽管壁厚小,仍确保所需的稳定性。如果制动元件安装在车辆的摩擦制动装置中,则与传统的制动元件相比,车辆的非簧载质量通过该制动元件,尤其通过在摩擦部分中所示的壁厚而减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制动元件具有高的自阻尼(Eigend
ä
mpfung)。因此,在具有该制动元件的摩擦制动装置中出现制动尖叫的可能性小。
[0006]特别优选地,固定部分具有2 mm至4 mm的壁厚。特别地,摩擦部分具有2.5 mm的壁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部分连续地具有恒定或至少基本上恒定的壁厚。通过该有利的实施方案实现了,节省重量并且尽管如此仍确保了制动元件的足够强度。
[00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使坯件进行奥氏体化30分钟至120分钟的持续时间。因此,持续时间为至少30分钟且最多120分钟。通过奥氏体化持续时间的这种选择,引起坯件的至少基本上完全的奥氏体化,从而随后可进行奥氏体化坯件的基本上完全的等温淬火。优选地,使坯件进行奥氏体化45分钟至90分钟的持续时间。特别优选约60分钟的持续时间。
[000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预定790℃至915℃的温度作为奥氏体化温度。通过奥氏体化温度的这种选择,可靠地并且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实现坯件的奥氏体化。特别优选地,预定约850℃的温度作为奥氏体化温度。优选地,在奥氏体化期间至少基本上保持温度恒定。
[0009]奥氏体化的坯件优选地进行等温淬火2小时至5小时,优选3小时至4小时的持续时间。在这种等温淬火持续时间下,奥氏体化的坯件的等温淬火可靠地并且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实现。制动元件此时在抗拉强度和自阻尼方面具有前述优点。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预定260℃至350℃的温度作为等温淬火温度。通过等温淬火温度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保证了等温淬火发生。另一方面避免了奥氏体转变成除贝氏体之外的材料。因此,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选择性地发生。特别优选地,预定约260℃的温度作为等温淬火温度。优选地,在等温淬火期间的温度至少基本上保持恒定。
[0011]优选地,奥氏体化的坯件在奥氏体化之后进行骤冷淬火。在此,骤冷淬火应理解为具有高冷却速率的冷却过程。通过奥氏体化的坯件的骤冷淬火,避免了在冷却过程期间珠光体的形成。优选地,在骤冷淬火时使用液体盐、水或油作为冷却剂。
[00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在骤冷淬火时,奥氏体化的坯件的冷却速率为30℃/分钟至50℃/分钟。由此,一方面可靠地避免了珠光体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以这种冷却速率进行骤冷淬火,避免了在骤冷淬火期间奥氏体化的坯件中裂缝的形成。
[0013]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耐磨保护层至少施加到摩擦部分的摩擦面上。由此减小了制动元件的磨损并且提高了制动元件的最大可使用性。优选地,制动元件的整个表面设有耐磨保护层。优选地,耐磨保护层是陶瓷层或硼化物层。
[0014]根据一个替代的实施方案优选地设置,摩擦面,特别是摩擦部分的所有摩擦面被构造为无耐磨保护层。通过坯件的有利的等温淬火,摩擦部分已经被有利地硬化,以使得可以省去并且优选省去必须在另一方法步骤中施加的附加耐磨保护层。由此简化了方法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元件,特别是制动盘或制动鼓通过权利要求11的特征而具有的特征在于,该制动元件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由此也得出已提到的优点。其它优选的特征和特征组合由之前的说明书以及由权利要求得出。
[0016]优选地,所述制动元件至少基本上是无珠光体的。由此,该制动元件具有特别有利的抗拉强度和自阻尼。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借助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解释。为此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制动元件,和图2示出了用于制造制动元件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被构造为制动盘1的制动元件1。制动元件1具有摩擦部分2,该摩擦部分被构造为环形,从而该摩擦部分2是摩擦环2。摩擦环2具有一个摩擦面3和与摩擦面3相反的另一个摩擦面,因此所述另一个摩擦面在图1中不可见。如果按预期在制动设备中使用所述制动盘1,则为了产生摩擦制动力矩而将所述制动设备的制动体朝着所述制动盘1的摩擦面挤压。
[0019]此外,制动盘1具有固定部分4。固定部分4是制动盘1的一部分,通过该部分可将制动盘1固定在车辆的轮毂上。在此,固定部分4被构造为制动罩4。为了借助于制动罩4将制动盘1固定在轮毂上,制动罩4具有多个轴向通孔5以使固定工具穿过。
[0020]摩擦部分2和固定部分4被构造为相互呈一体式。摩擦部分2和固定部分4都由贝氏体制成。由于由贝氏体的制造,制动盘1具有高的抗拉强度以及高的自阻尼。由于高的抗拉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造制动元件,特别是制动盘或制动鼓的方法,该制动元件具有摩擦部分(2)和固定部分(4),其中,坯件对于至少该摩擦部分(2)而言在浇铸方法中由具有层状石墨的灰铸铁制成,其中,该坯件在预定的奥氏体化温度下进行奥氏体化,并且所述奥氏体化的坯件在奥氏体化之后进行骤冷淬火以避免珠光体的形成,并且其中,该奥氏体化的坯件在预定的等温淬火温度下进行等温淬火,其特征在于,该坯件对于摩擦部分(2)和固定部分(4)而言是一体式制成的,并且该固定部分(4)被制造为具有至少1.5 mm且最大4.5 mm的壁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具有至少2 mm且最大4 mm,尤其2.5 mm的壁厚。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件进行奥氏体化30分钟至120分钟的持续时间。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