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带压双向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75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带压双向锁,包括阀体以及设在阀体内的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和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第二单向阀芯组件包括螺套、可移动设置的第二阀芯、可移动的设置于螺套上且用于推动第二阀芯的第二顶杆、第二进液阀套、设置于第二进液阀套内部且与第二阀芯相配合实现密封的第二阀座、套设于第二顶杆上的弹簧套以及设置于弹簧套与第二阀座之间的复位弹簧,第二顶杆穿过第二阀座,第二进液阀套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孔,第二阀座上设置出液孔和与出液孔连通的第二进液孔,第二进液孔与第一进液孔连通且第一进液孔与阀体上设置的主进液孔连通。连通。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带压双向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综采液压支架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带压双向锁。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一般是采用浮动带压双向锁来执行千斤顶的伸缩动作,需要根据立柱的不同高度来调整支架的平衡。随着煤矿使用要求越来越朝集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而目前使用的浮动带压双向锁结构复杂,阀体内部的零件种类多,拆装困难,维修起来也极为不便,特别是煤矿井下受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带压双向锁,目的是安装简单且维修方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浮动带压双向锁,包括阀体以及设在阀体内的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和第二单向阀芯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包括第一进液阀套、第一出液阀套、设置于第一进液阀套上的第一阀座、可移动设置的第一阀芯、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进液阀套内部且用于推动第一阀芯的第一顶杆以及可移动设置且用于推动第一顶杆的活塞,所述第二单向阀芯组件包括螺套、可移动设置的第二阀芯、可移动的设置于螺套上且用于推动第二阀芯的第二顶杆、第二进液阀套、设置于第二进液阀套内部且与第二阀芯相配合实现密封的第二阀座、套设于第二顶杆上的弹簧套以及设置于弹簧套与第二阀座之间的复位弹簧,第二顶杆穿过第二阀座,第二进液阀套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孔,第二阀座上设置出液孔和与出液孔连通的第二进液孔,第二进液孔与第一进液孔连通且第一进液孔与阀体上设置的主进液孔连通。
[0005]所述第一出液阀套内设置对所述第一阀芯施加弹性作用力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顶杆上套有第一弹簧。
[0006]所述第一顶杆的头部设有外螺纹,在所述第一阀座的内部靠近空腔体的位置设有限位块,在该限位块上设有通孔,在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顶杆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在限位块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在第一顶杆的尾部。
[0007]所述第二单向阀芯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顶杆施加弹性作用力的第三弹簧和用于对所述第二阀芯施加弹性作用力的第四弹簧。
[0008]所述第三弹簧夹在所述弹簧套和所述第二顶杆上设置的限位面之间。
[0009]所述弹簧套包括固定块和设置于固定块上的导向套管,固定块和导向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顶杆上,固定块夹在所述螺套和所述第二进液阀套之间,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向套管上且夹在固定块和所述第二阀座之间。
[0010]所述第二顶杆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大径段、中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导向套管和所述第二阀座套设于中径段上,小径段位于第二阀座的中心孔中且小径段的外圆
面与第二阀座的内圆面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孔和出液孔的过液通道。
[0011]所述小径段与所述中径段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浮动带压双向锁,采用插装式的阀芯组件,使得整个双向锁的系统集成度较高,便于安装和维修,可直接通过更换插装式的阀芯组件就可修复。
附图说明
[0013]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带压双向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带压双向锁的机能图;
[0016]图3是第一单向阀芯组件的剖视图;
[0017]图4是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的剖视图;
[0018]图5是第二阀座的剖视图;
[0019]图6是弹簧套的剖视图;
[0020]图7是第二顶杆的剖视图;
[0021]图中标记为:1、阀体;2、第一出液阀套;3、第一进液阀套;4、第一阀座;5、第一阀芯;6、第一顶杆;7、活塞;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螺套;11、第二阀芯;12、第二顶杆;13、第二进液阀套;14、第二阀座;15、弹簧套;16、复位弹簧;17、第一进液孔;18、出液孔;19、第二进液孔;20、第三弹簧;21、第四弹簧;22、大径段;23、中径段;24、小径段;25、固定块;26、导向套管;27、第二过液孔;28、第一过液孔;29、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带压双向锁,包括阀体1以及设在阀体1内的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和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包括第一进液阀套3、第一出液阀套2、第一阀座4、可移动设置的第一阀芯5、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进液阀套3内部且用于推动第一阀芯5的第一顶杆6以及可移动设置且用于推动第一顶杆6的活塞7,第二单向阀芯组件包括螺套10、可移动设置的第二阀芯11、可移动的设置于螺套10上且用于推动第二阀芯11的第二顶杆12、第二进液阀套13、设置于第二进液阀套13内部且与第二阀芯11相配合实现密封的第二阀座14、套设于第二顶杆12上的弹簧套15以及设置于弹簧套15与第二阀座14之间的复位弹簧16,第二顶杆12穿过第二阀座14,第二进液阀套13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孔17,第二阀座14上设置出液孔18和与出液孔18连通的第二进液孔19,第二进液孔19与第一进液孔17连通且第一进液孔17与阀体1上设置的主进液孔连通。这种浮动带压双向锁的主要作用就是带压浮动,增设单向定压溢流阀阀芯组件,有效解决升降立柱时平衡千斤顶两腔憋高压和两腔无液压浮动的问题。
[0025]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和第二单向阀芯组件各设置两个,各个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和分别与一个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相配合,两个第一单向阀芯组件位于两个第二单向阀芯组件之间,第一单向阀芯组件的轴线与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的轴线相平行。阀体1上设有一个控制口、两个主进液孔和两个主排液孔,图2中PA、PB表示的为两个主进液孔,Z表示的为控制口,A、B表示的为主排液孔。阀体1为矩形结构,两个主进液孔PA、PB和控制口Z位于阀体1的第一外表面上,两个主排液孔A、B位于阀体1的第二外表面上,阀体1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相垂直。控制口Z用于将乳化液引导至两个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在双向锁开启后,其中一个主进液孔PA用于将乳化液引导至一个第二单向阀芯组件,该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用于将乳化液引导至主排液孔A;另一个主进液孔PB用于将乳化液引导至另一个第二单向阀芯组件,该第二单向阀芯组件用于将乳化液引导至主排液孔B。
[0026]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单向阀芯组件位于阀体1的第一阀腔中,第一阀腔为在阀体1的内部设置的圆形腔体,第一阀腔设置两个。第一出液阀套2的一端套在第一进液阀套3上且与第一进液阀套3为螺纹连接,第一出液阀套2的另一端与阀体1为螺纹连接且第一出液阀套2的该端为封闭端,阀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带压双向锁,包括阀体以及设在阀体内的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和第二单向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芯组件包括第一进液阀套、第一出液阀套、第一阀座、可移动设置的第一阀芯、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进液阀套内部且用于推动第一阀芯的第一顶杆以及可移动设置且用于推动第一顶杆的活塞,所述第二单向阀芯组件包括螺套、可移动设置的第二阀芯、可移动的设置于螺套上且用于推动第二阀芯的第二顶杆、第二进液阀套、设置于第二进液阀套内部且与第二阀芯相配合实现密封的第二阀座、套设于第二顶杆上的弹簧套以及设置于弹簧套与第二阀座之间的复位弹簧,第二顶杆穿过第二阀座,第二进液阀套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孔,第二阀座上设置出液孔和与出液孔连通的第二进液孔,第二进液孔与第一进液孔连通且第一进液孔与阀体上设置的主进液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带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阀套内设置对所述第一阀芯施加弹性作用力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顶杆上套有第一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带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的头部设有外螺纹,在所述第一阀座的内部靠近空腔体的位置设有限位块,在该限位块上设有通孔,在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顶杆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在限位块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在第一顶杆的尾部。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洪朱述群谢瑞张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巨隆集团芜湖兴隆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