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回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65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控回流阀,其包括具有下端进口的阀体(1),在阀体(1)上设置有具有上端出口的阀盖(2)并形成主阀腔体,在主阀腔体上端设置有位于阀盖(2)中及主阀腔体下端设置有位于阀体(1)中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向环I(3),在上导向环I(3)中心处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座(4),在导向座(4)下端上下导向有阀板(7),在导向座(4)下端止口与阀板(7)的上端止口之间设置有弹簧件(6);在阀体(1)的上端内腔中设置有具有内锥面衬套件I(8),阀板(7)下台阶面抵接在阀体(1)的密封台阶面上;密封台阶面位于内锥面衬套件I(8)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控回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控回流阀及工作流程。

技术介绍

[0002]自控回流阀也称为泵保护阀,最小流量阀,自动再循环阀等,主要应用于热电车间。阀门安装在高压离心水泵的出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并实现系统的小流量回水以维持泵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小流量,提高了泵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泵的故障。
[0003]在现代工业设备工艺过程中,要求离心泵基本上都是在变流量的状态下工作,这就需要在工艺过程中有设置自动控制设备(保护离心泵的阀)。然而离心泵在低于负荷运行时会出现过热、严重噪声、不稳定和气蚀而引起泵的损坏,这是需要一种自动再循环设备,在泵低于负荷运行时,通过旁路实现泵最小流量回流循环。
[0004]用于防止各种离心泵在低于负荷运行时由于过热、严重噪声、不稳定和气蚀而引起的损坏。只要泵的流量低于一定数值,旁路回流阀的阀口就会自动的打开,以此来保证液泵所必须的最小流量。
[0005]自动再循环阀,最终目的是保护水泵防止在低于最小流量下运行过载过热汽化对水泵造成损坏。传统控制方式是以牺性能源,或由复杂的控制系统组成泵的保护及控制系统,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自控回流阀及工作流程。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自控回流阀,包括具有下端进口的阀体,在阀体上设置有具有上端出口的阀盖并形成主阀腔体,在主阀腔体上端设置有位于阀盖中及主阀腔体下端设置有位于阀体中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向环I,在上导向环I中心处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座,在导向座下端上下导向有阀板,在导向座下端止口与阀板的上端止口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在阀体的上端内腔中设置有具有内锥面衬套件I,阀板下台阶面抵接在阀体的密封台阶面上;密封台阶面位于内锥面衬套件I下方。
[0009]一种自控回流阀工作流程,首先,液体通过阀体的下端进口进入,克服弹簧件的弹簧力,使得阀板上升与内锥面衬套件I内侧壁产生间隙,使得液体上升通过导向座中心孔输出;同时,阀板牵动顶杆件,向右侧顶安全活塞左端头,使得涡流阀芯打开导通而旁路板输出,通过中心盲孔实现压力平衡。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申请准确的再循环控制;设计牢固;一体式止回阀;低维护需求;自运行;易于安装;适用于所有流体;脉冲削弱;多级式压力调低;防气蚀;无需外部电源或信号;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阀体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旁通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阀体;2、阀盖;3、导向环I;4、导向座;6、弹簧件;7、阀板;8、衬套件I;9、旁通壳体;10、涡流阀笼;11、控制衬套;12、涡流阀芯;13、顶杆件;14、枢轴销;15、卸压衬套;16、安全活塞;21、阀芯螺母;23、旁路板;25、定位销;26、螺柱A;28、螺母件A;30、D型圈;36、O型圈A;41、导向环A;42、导向环B;27、螺柱B;29、螺母B;31、密封圈A;32、密封圈B;33、密封圈C;34、密封圈D;35、密封圈E;A1、联动齿轮轴;A2、滑移离合器;A3、齿轴端部;A4、进口端部;A5、固定座部;A6、主动齿轮轴;A7、联动齿轮;A8、固定外壳体;A9、中间网套体;A10、内网套体;A11、上旋转盖;A12、外套体;A13、中心定位端;A14、磁力驱动花盘;A15、驱动齿轴;A16、滤水输出部;A17、滤水输出管;A18、固定托座部;A19、排废管路;A20、外滤正斜向水孔;A21、凸起部;A22、弹性挡水板;A23、外滤水反斜向水孔;A24、上存积环形托盘;A25、环形沟槽;A26、上端隔离挡环;A27、导向弹片;A28、上端输出部;A29、下引导管;A30、侧拨弹片;A31、上进液管路;A32、固定组架;A33、旋转底部端面;A34、啮合底部花盘;A35、内啮合齿;A36、下水毛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5,阀组包括具有下端进口的阀体1,在阀体1上设置有具有上端出口的阀盖2并形成主阀腔体,在主阀腔体上端设置有位于阀盖2中及主阀腔体下端设置有位于阀体1中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向环I3,在上导向环I3中心处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座4,在导向座4下端上下导向有阀板7,在导向座4下端止口与阀板7的上端止口之间设置有弹簧件6;在阀体1的上端内腔中设置有具有内锥面衬套件I8,阀板7下台阶面抵接在阀体1的密封台阶面上;密封台阶面位于内锥面衬套件I8下方;
[0017]在密封台阶面下方设置有位于导向环I3上的中空内腔,中空内腔旁通孔连接有具有右端输出口的旁通阀体的,旁通阀体包括旁通壳体9,以与阀体1侧止口定位连接并通过螺柱B27、螺母B29连接且通过定位销25定位;
[0018]在旁通壳体9内腔中设置有涡流阀笼10,在涡流阀笼10左端连接有控制衬套11,在涡流阀笼10中设置有具有右端通透且通过弹簧复位的中心盲孔的涡流阀芯12,涡流阀芯12右端具有与涡流阀笼10密封接触开合,在旁通壳体9左端通过枢轴销14铰接有顶杆件13,顶杆件13右端抵接在涡流阀芯12左端;
[0019]在控制衬套11右端内止口中滑移有卸压衬套15,在控制衬套11后端设置有旁通孔,在卸压衬套15上设置有安全活塞16,安全活塞16通过阀芯螺母21与涡流阀芯12连接;在旁通壳体9右端设置有旁路板23且通过O型圈A36密封;安全活塞16所在内腔与中心盲孔连通;
[0020]在阀体1与阀盖2之间设置有螺柱A26及螺母件A28固定并通过D型圈30密封;
[0021]在导向座4与阀板7之间设置有导向环A41,
[0022]在阀板7下端设置有阀芯轴,在阀芯轴上设置有><型槽孔,用于插入并导向顶杆件13的端部;在下端的导向环I3设置有导向环B42,以导向阀芯轴;
[0023]控制衬套11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A31,涡流阀笼10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B32,在卸压衬套15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C33,在控制衬套11内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安全活塞16外侧壁密封接触的密封圈D34,在卸压衬套15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圈E35,用于与涡流阀芯12密封接触。
[0024]首先,液体通过阀体1的下端进口进入,克服弹簧件6的弹簧力,使得阀板7上升与内锥面衬套件I8内侧壁产生间隙,使得液体上升通过导向座4中心孔输出;同时,阀板7牵动顶杆件13,向右侧顶安全活塞16左端头,使得涡流阀芯12打开导通而旁路板23输出,通过中心盲孔实现压力平衡;
[0025]本申请的自动循环是专为液体输送系统中泵旁路循环回路而设计的自力式自动循环阀,以巧妙的设计,简单的系统结构组成了泵的最小流量控制及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控回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下端进口的阀体(1),在阀体(1)上设置有具有上端出口的阀盖(2)并形成主阀腔体,在主阀腔体上端设置有位于阀盖(2)中及主阀腔体下端设置有位于阀体(1)中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向环I(3),在上导向环I(3)中心处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座(4),在导向座(4)下端上下导向有阀板(7),在导向座(4)下端止口与阀板(7)的上端止口之间设置有弹簧件(6);在阀体(1)的上端内腔中设置有具有内锥面衬套件I(8),阀板(7)下台阶面抵接在阀体(1)的密封台阶面上;密封台阶面位于内锥面衬套件I(8)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回流阀,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台阶面下方设置有位于导向环I(3)上的中空内腔,中空内腔旁通孔连接有具有右端输出口的旁通阀体的,旁通阀体包括旁通壳体(9),以与阀体(1)侧止口定位连接并通过螺柱B(27)、螺母B(29)连接且通过定位销(25)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回流阀,其特征在于:在旁通壳体(9)内腔中设置有涡流阀笼(10),在涡流阀笼(10)左端连接有控制衬套(11),在涡流阀笼(10)中设置有具有右端通透且通过弹簧复位的中心盲孔的涡流阀芯(12),涡流阀芯(12)右端具有与涡流阀笼(10)密封接触开合,在旁通壳体(9)左端通过枢轴销(14)铰接有顶杆件(13),顶杆件(13)右端抵接在涡流阀芯(12)左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回流阀,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衬套(11)右端内止口中滑移有卸压衬套(15),在控制衬套(11)后端设置有旁通孔,在卸压衬套(15)上设置有安全活塞(16),安全活塞(16)通过阀芯螺母(21)与涡流阀芯(12)连接;在旁通壳体(9)右端设置有旁路板(23)且通过O型圈A(36)密封;安全活塞(16)所在内腔与中心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光郑忠兴祁欢陈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欧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