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15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体、接线座、自锁接头组件和浮动接座,接线座固定安装于配电箱体的内部且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端排,接线端排的表面设有若干插接端头,自锁接头组件与接线座可拆卸连接,浮动接座包括固定座、安装挂板和阻尼导杆,阻尼导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安装挂板的表面活动连接,安装挂板的一侧与配电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新型接线连接结构,利用接头主体表面锁止件与插接端头的锁止接合,在接头连线插接后通过转动接头主体使运动锁杆顶出与插接端头内侧锁止提高接合强度,避免外部牵拉以及结构振动导致的接线松脱的问题,从而提高接线强度降低维护工作量。工作量。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光伏微电网用的配电箱多种多样,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按结构特征和用途分类:(1)固定面板式开关柜,常称开关板或配电屏。(2)抽屉式开关柜,这类开关柜采用钢板制成封闭外壳,进出线回路的电器元件都安装在可抽出的抽屉中,构成能完成某一类供电任务的功能单元。
[0003]由于目前的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众多,结构复杂,以至于配电箱内的接线复杂,相互缠绕,容易导致线路短路,造成配电箱内部的电器元件烧毁,并且线路接头结构因接合牢固性低密封效果差等影响,导致在弱电布置工作中易因外部设备震动或接线的重力牵拉导致接头间出现分离间隙,影响弱电的传输,导致信号传输延迟或无法传输的问题,增大维护工作量。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配电箱因外部振动影响导致的线头接触效果差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体、接线座、自锁接头组件和浮动接座,所述接线座固定安装于配电箱体的内部且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端排,所述接线端排的表面设有若干插接端头,所述自锁接头组件与接线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动接座包括固定座、安装挂板和阻尼导杆,所述阻尼导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安装挂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挂板的一侧与配电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接头组件包括接头主体、电缆夹、插头和锁止件,所述接头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插头和锁止件外周的防护套座,所述插接端头的内侧设有与插头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设有与锁止件相适配的锁止槽,所述锁止件固定安装于接头主体的一端,所述锁止件包括分别与接头主体和插头端部固定连接的驱动盘和定导座以及滑动安装于定导座表面的运动锁杆,所述运动锁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销杆,驱动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偏转导槽,驱动盘的表面开设有过线孔。
[000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电箱体的表面设有密封门板,所述插接端头的一端贯穿配电箱体的表面并裸露于配电箱体的外侧,所述防护套座的一侧与配电箱体的表面相互抵接。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孔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与接
线端排接电端电连接的公电极针脚,所述插头的表面开设有针角插孔并设有母电极脚,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设有若干电极接耳,所述电极接耳的端部设有贯穿过线孔并与母电极脚焊接连接的导线。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导座的表面设有套接于驱动盘表面过线孔内侧的转套,所述定导座和驱动盘与接头主体和插头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运动锁杆的数量为若干并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动锁杆呈T形杆结构,且运动锁杆的外侧呈圆弧状,所述插孔的宽度与运动锁杆的厚度相同。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偏转导槽呈弧形状,所述销杆滑动套接于偏转导槽的内侧。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尼导杆为阻尼伸缩杆结构,所述阻尼导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与固定座和阻尼导杆表面相互抵接的弹簧。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挂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与阻尼导杆成平行方向布置。
[0013]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新型接线连接结构,利用接头主体表面锁止件与插接端头的锁止接合,在接头连线插接后通过转动接头主体使运动锁杆顶出与插接端头内侧锁止提高接合强度,避免外部牵拉以及结构振动导致的接线松脱的问题,从而提高接线强度降低维护工作量。
[00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浮动接座结构进行配电箱体的浮动安装,在配电箱体的顶面由阻尼导杆的活动牵拉使得配电箱体悬挂于安装面,并在外部振动中通过阻尼导杆的阻尼传导进行振荡得吸收,从而降低配电箱体整体得震动,提高对配电箱体内部器件以及接线的防护效果。
[001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定导座于驱动盘的偏转式驱动结构,在接线完成后手动转动接头主体带动驱动盘相对定导座转动从而驱动运动锁杆进行顶出与插接端头的内侧进行接合锁止,操作简单便捷,实现接线端的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锁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座和自锁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锁止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锁止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浮动接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00、配电箱体;110、密封门板;200、接线座;210、接线端排;220、插接端头;221、锁止槽;222、插孔;300、自锁接头组件;310、接头主体;320、电缆夹;330、插头;340、锁止件;331、防护
套座;341、定导座;342、驱动盘;343、运动锁杆;344、偏转导槽;345、销杆;346、过线孔;400、浮动接座;410、固定座;420、安装挂板;430、阻尼导杆;41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
[0020]结合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体100、接线座200、自锁接头组件300和浮动接座400,接线座200固定安装于配电箱体100的内部且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端排210,接线端排210的表面设有若干插接端头220,自锁接头组件300与接线座200可拆卸连接,浮动接座400包括固定座410、安装挂板420和阻尼导杆430,阻尼导杆4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410和安装挂板420的表面活动连接,安装挂板420的一侧与配电箱体100的表面固定连接;自锁接头组件300包括接头主体310、电缆夹320、插头330和锁止件340,接头主体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插头330和锁止件340外周的防护套座331,插接端头220的内侧设有与插头330相适配的插孔222,插孔222的内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100)、接线座(200)、自锁接头组件(300)和浮动接座(400),所述接线座(200)固定安装于配电箱体(100)的内部且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端排(210),所述接线端排(210)的表面设有若干插接端头(220),所述自锁接头组件(300)与接线座(200)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动接座(400)包括固定座(410)、安装挂板(420)和阻尼导杆(430),所述阻尼导杆(4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410)和安装挂板(420)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挂板(420)的一侧与配电箱体(10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接头组件(300)包括接头主体(310)、电缆夹(320)、插头(330)和锁止件(340),所述接头主体(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插头(330)和锁止件(340)外周的防护套座(331),所述插接端头(220)的内侧设有与插头(330)相适配的插孔(222),所述插孔(222)的内侧设有与锁止件(340)相适配的锁止槽(221),所述锁止件(340)固定安装于接头主体(310)的一端,所述锁止件(340)包括分别与接头主体(310)和插头(330)端部固定连接的驱动盘(342)和定导座(341)以及滑动安装于定导座(341)表面的运动锁杆(343),所述运动锁杆(3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销杆(345),所述驱动盘(34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偏转导槽(344),所述驱动盘(342)的表面开设有过线孔(3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电网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体(100)的表面设有密封门板(110),所述插接端头(220)的一端贯穿配电箱体(100)的表面并裸露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