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15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包括膜壳,膜壳两端开口处固定有端盖,所述膜壳内置滤芯,滤芯包括中心管和超滤膜丝,超滤膜丝端部固定有超滤膜盖;所述超滤膜盖分为超滤入口膜盖和超滤出口膜盖,超滤入口膜盖中间设有供中心管穿行的通孔,超滤出口膜盖中间设有出水柱,出水柱与超滤膜丝的开口端相连通;膜壳的圆周面上设有浓水出口,且浓水出口与超滤膜盖齐平;所述膜壳、端盖、中心管和超滤膜盖均采用聚砜PS透明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膜壳、端盖、中心管和超滤膜盖均设置成透明结构,方便用户观察膜壳内部情况,并及时更换超滤膜,膜壳内部无死角,膜壳内不易积水生菌,方便清洗。便清洗。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膜
,特别涉及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等。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0003]超滤膜技术目前主要运用于工业及民用水处理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滤膜也可使用于医用。而医用超滤膜对洁净、卫生的要求很高,常规过滤膜组件并不满足医用级别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结构简单、透明可视,可达到医用级别的卫生标准。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包括膜壳,膜壳两端开口处固定有端盖,所述膜壳内置滤芯,滤芯包括一中心管,中心管外侧绕设若干超滤膜丝,超滤膜丝端部固定有超滤膜盖,超滤膜盖与膜壳内壁通过密封圈紧密贴合;所述超滤膜盖分为超滤入口膜盖和超滤出口膜盖,超滤入口膜盖中间设有供中心管穿行的通孔,所述超滤出口膜盖中间设有出水柱,出水柱与超滤膜丝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膜壳的圆周面上设有浓水出口,且浓水出口与超滤膜盖齐平;所述膜壳、端盖、中心管和超滤膜盖均采用聚砜PS透明材质制成。
[0006]原水从中心管进入,通过中心管的通水孔进入膜壳内,然后水通过外压进入超滤膜丝内部,并从流至超滤出口膜盖处,最后过滤水从出水柱中流出;被超滤膜丝阻挡在外侧的浓水从膜壳圆周面的浓水出口流出。
[0007]本技术将膜壳、端盖、中心管和超滤膜盖均使用透明材料制成,用户可在外侧观察膜壳内部情况,方便用户及时更换超滤膜,保证过滤效果;浓水出口与超滤膜盖齐平,使得膜壳内部无死角,易清理;在超滤膜丝端部设置超滤膜盖,可以有效隔绝浓水与过滤水,使得过滤水在超滤出口膜盖处汇聚后,经出水柱流出,保证过滤水的水质。
[0008]优选地,所述端盖分为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进水端盖中间设有进水口,中心管从进水口处伸出,中心管端部设有设有第一螺纹接口和第一密封圈;所述出水端盖中间设有出水口,出水柱从出水口处伸出,出水柱上设有第二螺纹接口和第二密封圈。中心管从进水端盖处伸出,通过第一螺纹接口直接连接进水管,出水柱从出水端盖处伸出,通过第二螺纹结构直接连接出水管,安装方便快捷。
[0009]优选地,所述中心管上设有若干通水孔,且中心管靠近超滤出口膜盖一端为封闭端。原水通过中心管上的通水孔进入膜壳内,使得原水与超滤膜丝的接触更加全面。
[0010]优选地,所述超滤入口膜盖内壁与超滤膜丝的入口侧开口端贴合,且入口侧开口端为封闭状态;所述超滤出口膜盖内壁为圆弧状结构,出水柱位于超滤出口膜盖中间位置,且出水柱与超滤出口膜盖通过圆弧过渡连接,超滤膜丝的出口侧开口端与出水柱相连通。超滤出口膜盖内部为圆弧面,与出水柱的连接也通过圆弧过渡,内部无死角,防止过滤水积在死角处,降低细菌的产生。
[0011]优选地,所述出水柱连接一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包括两端的螺纹接口和中空的滤腔,滤腔内固定有过滤膜片。滤芯停止工作后,超滤膜丝、出水柱内部的水长时间容易产生细菌,在出水柱处设置一除菌过滤器,可以有效隔绝细菌,满足医用要求。
[0012]优选地,所述端盖和膜壳端部向外延伸出固定边,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膜壳、端盖、中心管和超滤膜盖均设置成透明结构,方便用户观察膜壳内部情况,并及时更换超滤膜;浓水出口与超滤膜盖齐平,使得膜壳内部无死角,膜壳内不易积水生菌,方便清洗;在超滤膜丝端部设置超滤膜盖,可以有效隔绝浓水与过滤水,防止浓水污染过滤水;在出口处设置了除菌过滤器,可以有效除菌,提高过滤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除菌过滤器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标记为:膜壳1、浓水出口11、端盖2、进水口21、出水口22、中心管3、通水孔31、超滤膜丝4、超滤入口膜盖41、超滤出口膜盖42、圆弧状结构43、出水柱44、卡箍5、除菌过滤器6、滤腔61、过滤膜片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0]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过滤膜组件,包括膜壳1,膜壳两端开口处固定有端盖2,所述端盖2和膜壳1端部向外延伸出固定边,通过卡箍5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分为进水端
盖和出水端盖,进水端盖中间设有进水口21,出水端盖中间设有出水口22。
[0022]所述膜壳1内置一滤芯,滤芯包括一中心管3,中心管3上设有若干通水孔31,中心管3外侧绕设若干超滤膜丝4,所述中心管3端部从进水端盖的进水口21伸出,中心管3端部设有设有第一螺纹接口和第一密封圈,可以直接连接进水管。
[0023]所述超滤膜丝4端部固定有超滤膜盖,超滤膜盖与膜壳内壁通过密封圈紧密贴合;所述超滤膜盖分为超滤入口膜盖41和超滤出口膜盖42,超滤入口膜盖41中间设有供中心管3穿行的通孔,所述超滤出口膜盖42内壁为圆弧状结构43,出水柱44位于超滤出口膜盖42中间位置,且出水柱与超滤出口膜盖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出水柱与超滤膜丝的开口端相连通;出水柱44从出水端盖的出水口22中伸出,出水柱44上设有第二螺纹接口和第二密封圈,可以直接连接出水管,安装方便快捷。
[0024]所述出水柱44连接一除菌过滤器6,除菌过滤器6包括两端的螺纹接口和中空的滤腔61,滤腔内固定有过滤膜片62,过滤膜片由混合纤维素酯制成。滤芯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包括膜壳,膜壳两端开口处固定有端盖,所述膜壳内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滤芯包括一中心管,中心管外侧绕设若干超滤膜丝,超滤膜丝端部固定有超滤膜盖,超滤膜盖与膜壳内壁通过密封圈紧密贴合;所述超滤膜盖分为超滤入口膜盖和超滤出口膜盖,超滤入口膜盖中间设有供中心管穿行的通孔,所述超滤出口膜盖中间设有出水柱,出水柱与超滤膜丝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膜壳的圆周面上设有浓水出口,且浓水出口与超滤膜盖齐平;所述膜壳、端盖、中心管和超滤膜盖均采用聚砜PS透明材质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型医用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分为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进水端盖中间设有进水口,中心管从进水口处伸出,中心管端部设有第一螺纹接口和第一密封圈;所述出水端盖中间设有出水口,出水柱从出水口处伸出,出水柱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有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德菲特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