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眼底图像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5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眼底图像处理方法。判别在从眼底照相机输出的眼底图像中是否带光圈遮光,合成与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在光圈遮光生成单元生成的光圈遮光图像。在光圈遮光判定单元(34)中如果判定为在眼底图像中没有光圈遮光图像而需要添加,则在光圈遮光生成单元(35)中生成所需要的遮光图像,在光圈遮光合成单元(36)中在眼底图像中合成光圈遮光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显示从在眼科、内科中使用的眼底照相机输出的眼底图像的眼底图像处理的适宜技术。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正常地显示从在眼科、内科中使用的眼底照相机输出的眼底图像的眼底图像处理装置。图7示出具有映现光圈遮光(aperture mask)的单元的眼底照相机的拍摄用照相机的周边部分,在静止图像拍摄用照相机1的拍摄面的正前方,如图8所示配置在中央设置圆形的开口部分2、将其周围作为遮光部分的光圈遮光板3。虽然在来自眼底照相机的拍摄光学系统的拍摄光束的中心部分中映现眼底图像,但是由于在其周围,在眼底图像中混入光斑,进而在其外侧加入眼底图像的不需要的映现,因此最好通过光圈遮光板3明确在诊断中作为有效区域的开口部分2。但是,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拍摄用照相机1的拍摄面中遮光边缘没有模糊不清程度的附近配置光圈遮光板3,而如果在拍摄面的正前方配置各种滤光片或者切换反射镜4等,则设置光圈遮光板3将更为困难。另外,在使用3P棱镜那样的色分棱镜的背后具有3个拍摄元件的3板式照相机的情况下,为了映现光圈遮光板3,需要把光圈遮光板3与眼底图像再次光学地成像,从而存在光路加长,光学系统复杂,机构增加以及成本上升等问题。近年来,为了进行成本降低,装置的小型和轻量化,提出了简化光学系统以及机构,去除上述的光圈遮光板3,使拍摄光学系统的拍摄有效面积全部在拍摄面上成像的眼底照相机。通过这样做,不需要再成像的光学系统,能够谋求眼底照相机自身的小型化和降低成本。从而,在以往的眼底照相机中拍摄的眼底图像中有图9A到9D所示的各种类型。图9A、9B示出使用了光圈遮光板3的眼底图像,9C、9D示出没有使用光圈遮光板3的眼底图像。9A示出眼底图像Er’是圆形,在水平垂直方向都用同一个视场角拍摄眼底的眼底图像,在周围映现了光圈遮光图像M。图9B示出有效地配置拍摄光学系统的有效光路和拍摄面的两方,是沿着水平方向横长的椭圆形的眼底图像Er’,在周围映现了光圈遮光图像M。图9C在拍摄光束内的内侧全部配置拍摄面,画面整体是眼底图像Er’。图9D模式地示出了光斑的眼底图像Er’,在有效的眼底图像Er’的外侧顺序地映现光斑F1、F2、F3。光斑F1是虽然也映现了眼底,但光斑也混入的区域,光斑F2是映现了眼底图像与眼底照相机内的图像和光斑,光斑F3中较暗地映现了眼底照相机内的模糊图像。在特开平9-206278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来自这种眼底照相机的眼底图像中电气、电子地添加光圈遮光图像的情况。如上所述,如果在眼底照相机中进行遮光处理的单元构成为一体,则虽然不成为问题,但是在健康诊断时的眼底拍摄,糖尿病性视网膜症的眼底拍摄,用于绿内障诊断的眼底拍摄等中使用的眼底照相机一般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眼底拍摄和眼底图像的诊断。特别是,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而且便宜的产品,从而具有在眼底照相机内不能够把进行遮光处理的单元构成为一体的问题。另外,在进行用于这种检查的眼底拍摄的医院或者诊疗机构中,由于设置上述那样各种新旧眼底照相机,因此如果混入图9D所示的眼底图像,则由于是没有限定眼底有效范围的图像,因此还有可能导致误诊。进而,由于在读取图像时难以看到没有边界的图像,因此存在对于图像诊断者易于疲劳等增加负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进行从在眼科、内科中使用的眼底照相机输出的眼底图像显示的眼底图像处理的适宜技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为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的眼底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输入眼底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入单元;对上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其中,根据用于判定是否有上述眼底图像数据的光圈遮光图像的光圈遮光判定单元的结果进行上述预定的图像处理。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作为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的眼底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输入眼底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入过程;对上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过程,其中,根据用于判定是否有上述眼底图像数据的光圈遮光图像的光圈遮光判定过程的结果,进行上述预定的图像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记述中明确,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附图说明附图具体表现和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式,并且和记述一起,适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实施例1的眼底照相机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1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2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3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光圈遮光的处理判断方法的流程图。图6A到6D是直方图处理的曲线图。图7是设置了光圈遮光板的眼底照相机的结构图。图8是光圈遮光的正面图。图9A到图9D是光圈遮光的眼底图像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记述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根据图示的实施形态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没有具备映现光圈遮光的单元的眼底照相机的结构图。在从灯泡等观察用调整光源11至物镜12的光路上,顺序排列聚光透镜13,闪光灯等静止图像拍摄用光源14,聚光透镜15,反射镜16,透镜17,具有环形开口的光圈18,中继透镜19,在中央部分具有开口的带孔的反射镜20。在带孔的反射镜20的背后,顺序排列可动的聚焦透镜21,具有变倍功能的拍摄透镜22,切换反射镜23,高精细的静止图像拍摄用照相机24,在切换反射镜23的反射方向配置活动图像观察用的高灵敏度的活动图像观察用照相机25。另外,为了驱动聚焦透镜21和拍摄镜头22,设置聚焦旋钮26。在观察、调整时,从观察调整用光源11发出的光束通过聚光透镜13、静止图像拍摄用光源14、聚光透镜15,由反射镜16向上方反射,通过物镜17、光圈18的环形开口部分、中继透镜19,由带孔的反射镜20向左方反射,通过物镜12经过被检查者的眼睛E的瞳孔Ep照亮眼底Er。来自这样被照亮的眼底Er的反射光通过瞳孔Ep、物镜12、聚焦透镜21、拍摄镜头22,由切换反射镜23向下方反射,在活动图像观察用照相机25的拍摄图像面上成像为眼底图像Er’。拍摄者通过未图示的监视器边观察被眼底图像Er’,边确认拍摄部位、调整以及焦点的状态,在焦点偏移的情况下,通过操作聚焦旋钮26,使聚焦透镜21向光轴方向移动进行对焦。在结束了拍摄准备以后,如果检察者按压未图示的拍摄按钮,则切换反射镜23退到光路以外的同时,静止图像拍摄用光源14发光。该光束经过透镜15,与观察调整用光源11发出的光束通过同样的光路照亮眼底Er。来自眼底Er的反射光经过瞳孔Ep,通过物镜12、带孔的反射镜20的孔、聚焦透镜21、拍摄镜头22,在静止图像拍摄用照相机24的拍摄图像面上成像为眼底图像Er’。在拍摄面上,只成像所拍摄的眼底图像Er’的没有光斑的中心的有效部分。所拍摄的图像在静止图像用照相机24中变换为电信号以后在监视器上显示。另外,眼底图像Er’保存在未图示的存储装置中,或者经过通信线路或网络传送。图2示出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图,拍摄没有光圈遮光的图像的眼底照相机31的输出连接到眼底图像处理装置32。从眼底照相机31输出的眼底图像Er’的信号连接到眼底图像处理装置32内的图像输入单元33,图像输入单元33的输出经过光圈遮光判定单元34连接到光圈遮光生成单元35,另外,经过光圈遮光合成单元36连接到图像输出单元37。进而,光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底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眼底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入单元;对上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其中,根据用于判定是否有上述眼底图像数据的光圈遮光图像的光圈遮光判定单元的结果,进行上述预定的图 像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恭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