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41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坑,基坑四周连同底部设置有防水挡板,基坑四周的防水挡板上还设置有防护架,所护防护架上设置有紧固锚杆,紧固锚杆穿过防水挡板,且其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锚固条,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排水沟,排水沟相交处设置有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内部设置有抽水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提高基坑排水效率,避免堵塞影响排水效果,同时在排水过程避免基坑发生渗水问题的基坑排水防渗结构。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措施称为基坑工程;基坑工程是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有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与回填、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
[0003]在挖设好基坑后,基坑内常出现渗水的问题,在进行建设的初期会对正常的建造过程产生影响,且抽水过程基坑内携带的泥沙会导致排水管堵塞,从而影响排水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提高基坑排水效率,避免堵塞影响排水效果,同时在排水过程避免基坑发生渗水问题的基坑排水防渗结构。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四周连同底部设置有防水挡板,所述基坑四周的防水挡板上还设置有防护架,所护防护架上设置有紧固锚杆,所述紧固锚杆穿过防水挡板,且其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锚固条;
[0007]所述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相交处设置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内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内部设置有抽水部件避免基坑内壁发生坍塌,导致泥沙残留于排水沟和集水坑中,影响了基坑排水的及时性,导致工期时间延长,同时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8]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护架包括若干组相互交错的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所述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交错形成的矩形区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层,且涂覆于防水挡板上,一方面加强防渗透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基坑内壁发生坍塌的情况。
[0009]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紧固锚杆的尖刺端穿过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相交处,并设置于坑体内部,所述紧固锚杆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且随基坑内壁向下长度逐渐加长,增加了基坑内壁的支承力,降低坍塌的风险。
[0010]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集水坑中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顶侧密封设置有带有把手的密封盖,所述集水箱对应两侧排水沟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密封盖上通过固定架设置有除沙装置,所述抽水部件位于集水箱内,避免积水进入集水箱的过程中携带有泥沙,造成排水堵塞。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集水箱内壁对应过滤孔的下方设置有导水板,
所述导水板一侧连接有滤网,使水经过滤网进入集水箱底部,保证将积水中的泥沙过滤,避免影响排水效果和排水效率。
[0012]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除沙装置包括与固定架两端支架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电机,两组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导筒,两组所述转轴外壁之间设置有沿导筒外壁滑动连接的除沙板,所述导筒顶侧设置有进沙口,所述导筒外壁设置有若干组滤沙孔,实现除沙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排水的效率,避免泥沙造成堵塞。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除沙板的除沙区两侧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进沙口两端连接,完成对积水中泥沙的清除,提高除沙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抽水部件包括设置于集水箱内部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一端连接有抽水管,两组集水箱中的抽水管之间连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连接有排水管,实现对基坑积水的排出,避免积水影响后期施工。
[0015]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1: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对待开基坑位置进行标记后,进行开挖,开挖的基坑内壁向基坑底部方向倾斜;
[0017]步骤2:在基坑底部四周向下开挖四条相互连通的排水沟,并于排水沟相交处继续向下开挖形成集水坑;
[0018]步骤3:沿基坑内壁四周及底部安装上防水挡板,于防水挡板上通过紧固锚杆将由相互交错的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形成的防护架固定于防水挡板,并于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交错形成的矩形区间内涂覆上防水密封层,以此固定防水挡板,进一步加强防渗透作用;
[0019]步骤4:将除沙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密封盖上,将带有密封盖的集水箱放置于集水坑中,抽水泵放置于集水箱的底部,且抽水泵放置的位置低于排水沟的深度,将抽水管、集水管和排水管依次连接后,将抽水管的进水端与抽水泵连接,其中排水管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防护架上;
[0020]步骤5:排水沟的水进入集水坑后经过滤孔进入集水箱中,并在导水板的作用下经过滤网进入集水箱底部,启动抽水泵将水抽出并从排水管排出。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基坑发生积水时,能及时将基坑中的积水排出,在排水前利用防水挡板的作用能够避免基坑发生渗透的问题,配合防护架和紧固锚杆的使用,加强了基坑内壁的支承作用,降低发生坍塌的风险,保证完成对积水的排除,利用除沙装置对积水及集水箱外壁上的泥沙进行清除,避免积水携带泥沙从排水管排出过程中造成对排水管的堵塞,从而影响排水的效率和排水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抽水泵的抽水作用,将从排水沟经过集水坑进入集水箱中的水及时向外抽离排出,避免积水对后期工成建造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保证排水的效率和效果,排水期间,积水经过过滤孔进入集水箱进行泥沙的初步清除,在导水板的作用下经过滤网再次过滤后进入集水箱的底部,从而使抽水泵将积水抽离从排水管排出,避免泥沙堆积造成排水管堵塞,提高了排水的效率;设置于基坑内壁上的防水挡板能够避免基坑内产生渗水的情况,通过防护架与紧固锚杆的配合,增大基坑内壁的支承力,避免基坑内壁发生坍塌,导致泥沙残留于排水沟和集水坑中,影响了基坑排水的及时性,导致工期时间延长,同时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基坑排水效率,避免堵塞影响排水效果,同时在排水过程避免基坑发生渗水问题的基坑排水防渗结构。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基坑排水防渗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除沙装置结构侧视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除沙装置结构剖视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基坑;11、防水挡板;12、防护架;13、紧固锚杆;14、锚固条;15、防水密封层;2、排水沟;3、集水坑;4、排水装置;41、集水箱;42、密封盖;43、把手;44、过滤孔;5、抽水部件;51、抽水管;52、集水管;53、排水管;54、抽水泵;6、固定架;7、除沙装置;71、导筒;72、转轴;73、除沙板;731、导料板;74、电机;75、进沙口;76、滤沙孔;8、导水板;9、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1),所述基坑(1)四周连同底部设置有防水挡板(11),所述基坑(1)四周的防水挡板(11)上还设置有防护架(12),所述防护架(12)上设置有紧固锚杆(13),所述紧固锚杆(13)穿过防水挡板(11),且其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锚固条(14);所述基坑(1)底部四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相交处设置有集水坑(3),所述集水坑(3)内设置有排水装置(4),所述排水装置(4)内部设置有抽水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12)包括若干组相互交错的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所述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交错形成的矩形区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层(15),且涂覆于防水挡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锚杆(13)的尖刺端穿过横向固定杆和竖向固定杆相交处,并设置于坑体内部,所述紧固锚杆(13)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且随基坑(1)内壁向下长度逐渐加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4)包括设置于集水坑(3)中的集水箱(41),所述集水箱(41)顶侧密封设置有带有把手(43)的密封盖(42),所述集水箱(41)对应两侧排水沟(2)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孔(44),所述密封盖(42)上通过固定架(6)设置有除沙装置(7),所述抽水部件(5)位于集水箱(4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41)内壁对应过滤孔(44)的下方设置有导水板(8),所述导水板(8)一侧连接有滤网(9),使水经过滤网(9)进入集水箱(41)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沙装置(7)包括与固定架(6)两端支架腿转动连接的转轴(72),所述转轴(72)一端连接有电机(74),两组所述转轴(72)之间转动连接有导筒(71),两组所述转轴(72)外壁之间设置有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科科吴建荣熊光耀付星王燕李润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