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82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包括安装于防渗墙基坑内的软性密封板,所述软性密封板贴合所述防渗墙安装,所述软性密封板远离所述防渗墙的那一端设置有一压板,所述压板的外侧配合有外支撑装置;在防渗墙基坑与压板的间隙处填充有密封填料,防渗墙的两侧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局部浇筑至防渗墙基坑内,并作用于所述密封填料;本装置可以对防渗墙和基坑的衔接位置处进行结构加强,同时增加防渗效果,避免渗水,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布置简单,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A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the contact part of concrete cut-off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渗墙是一种修建在松散透水层或土石坝(堰)中起防渗作用的地连续墙,广泛应用于堤坝、建筑方面,其底部嵌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地层中一定深度,即可截断或减少地基中的渗透水流,对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和闸坝安全。防渗墙技术因其结构可靠、防渗效果好、适应各类地层条件、施工简便等优点,尤其是在处理坝基渗漏、坝后“流土”、“管涌”等渗透变形隐患问题上效果良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水利水电覆盖层及土石围堰等有防渗压力的防渗处理一般首选防渗墙,现在的防渗墙一般包括普通混凝土防渗墙、钢筋混凝土防渗墙、黏土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和灰浆防渗墙。其存在的问题是防渗墙与防渗墙基坑之间存在浇筑缝隙。浇筑缝隙的存在会导致防渗墙的底部缓慢渗水。
[000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针对防渗墙和防渗墙基坑的衔接位置处进行防水加强的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防渗墙和防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防渗墙基坑内的软性密封板,所述软性密封板贴合所述防渗墙安装,所述软性密封板远离所述防渗墙的那一端设置有一压板,所述压板的外侧配合有外支撑装置;在防渗墙基坑与压板的间隙处填充有密封填料,防渗墙的两侧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局部浇筑至防渗墙基坑内,并作用于所述密封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填料包括多根上下堆叠的盘根,上下层盘根接触位置处打胶固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防渗墙接触部位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渗墙基坑的两侧开挖形成坡面,所述外支撑装置包括横向插入至所述坡面内的套杆,所述套杆远离防渗墙的那一端封闭,所述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宁王志磊刘贵胜刘景瑞柳锡锋叶进廷季伟王向阳郭忠奇张景炜孔凡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