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41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储能装置、冷却液循环供给装置、管道系统、电力变换装置、输出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箱体内设有第一仓、第二仓、第三仓和第四仓,第二仓和第三仓均与第一仓邻接,第三仓和第四仓邻接,第一仓和第四仓内均形成封闭腔室,第二仓和第三仓均与外界连通;储能装置置于第一仓内;冷却液循环供给装置置于第二仓内,其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机;管道系统连通供液口和回液口;电力变换装置置于第三仓内,其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机;输出控制装置置于第四仓内;制冷设备置于第四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电力设备的连接便捷,且降低了成本,满足了散热要求且实现了防水防尘。满足了散热要求且实现了防水防尘。满足了散热要求且实现了防水防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集装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储能系统中储能电池装置不仅能存储发电系统过多的发电量,还能在发电系统发电量少时向电网输送电能。在实际应用中,储能电池装置需配合电力变换装置(如DC

DC变换器)、配电装置、汇流装置使用,储能电池装置和与之配合的电力装置布置在封闭的集装箱中,并利用空调进行散热。但是,空调是对集装箱的内部整体环境进行散热,然后利用低温环境对集装箱内的储能电池装置等电力设备进行散热,由于一体式精密空调内循环风机无法将(冷、热)气流精准的送到每个电池模块上,造成集装箱内部的电池模块之间温度不均衡,耗费过多能量,成本高昂,且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以使各电力设备的连接便捷,且降低了成本,满足了散热要求且实现了防水防尘。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其内设有第一仓、第二仓、第三仓和第四仓,所述第二仓和第三仓均与第一仓邻接,所述第三仓和第四仓邻接,所述第一仓和第四仓内均形成封闭腔室,所述第二仓和第三仓均与外界连通;储能装置,其置于第一仓内并包括若干电池模块;冷却液循环供给装置,其置于第二仓内并设有供液口和回液口,其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机;管道系统,其对应各电池模块铺设于第一仓内并设有伸入第二仓的供液端和回液端,所述供液端和回液端分别连通供液口和回液口;电力变换装置,其置于第三仓内,其用于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或放电,其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机;输出控制装置,其置于第四仓内,用于输出直流电并控制储能装置、电力变换装置和制冷设备的运行;和制冷设备,其置于第四仓内并用于对输出控制装置进行散热。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还包括对应地置于各电池模块内并与所述输出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的电池模块的温度值并发送给输出控制装置;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包括若干双向DC

DC变换器;所述箱体还在第一仓和第三仓之间形成适于启闭的换热通道;各电池模块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适于在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高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关闭,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的温度低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开启以使第一仓和第三仓连通直至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高于第一值;各电池模块处于放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适于在各电池模块的温度高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关闭,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的温度低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开启以使第一仓和第三仓连通直至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高于第二值。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箱体设有分隔第一仓和
第三仓的第一电动百叶窗,所述换热通道形成于第一电动百叶窗上,所述输出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百叶窗开启或关闭以使所述换热通道开启或关闭;所述箱体对应第三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朝向外部的第二电动百叶窗,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开启时形成第三仓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散热风机适于驱动风流自第一进风口流向第一出风口;各电池模块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关闭直至各电池模块的温度高于第一值;各电池模块处于放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低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关闭直至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高于第二值。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还包括消防装置和置于第一仓内并与输出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所述箱体还设有与第一仓连通并邻接的第五仓,第五仓适于与外界连通;所述箱体对应第五仓设有朝向外部的第三电动百叶窗,所述消防装置置于第五仓内;所述输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消防装置的运行并适于在第一仓内发生火灾时控制第三电动百叶窗开启以排出气体。
[000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一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仓和所述第四仓分别位于第一仓的两端,所述第五仓与所述第四仓同侧设置并邻接,所述第三仓还与第五仓邻接。
[00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第五仓与第四仓沿第二方向邻接;所述第三仓与第四仓和第五仓同侧设置,所述第三仓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覆盖第四仓和第五仓沿第三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正交;所述第一电动百叶窗和第二电动百叶窗相对设置并均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二方向开设。
[0011]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三仓位于第四仓和第五仓上方,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箱体对应第三仓沿第二方向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均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上;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包括两排沿第二方向布设的电力变换组,每组电力变换组包括若干沿第三方向布设的双向DC

DC变换器,两排电力变换组之间配合形成第一风道;每个双向DC

DC变换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散热风机,所述第二散热风机适于驱动风流自第一进风口流向所述第一风道后通过第一电动百叶窗或第二电动百叶窗流出。
[0012]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第一仓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第四仓和第五仓沿第一方向的投影;所述箱体对应第三仓设有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三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三壁和第四壁均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第三壁和第四壁上;所述第三仓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与第二仓沿第一方向邻接,另一端与第四仓和第五仓沿第三方向连接,所述第三仓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仓、第三仓和第五仓沿第三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正交;所述第一电动百叶窗垂直于第三方向,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位于第三仓远离第二仓的一端。
[0013]基于技术方案八,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三仓位于第一仓、第四仓和第五仓的上方,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箱体对应第二仓设有朝外的镂空结构;所述箱体还设有第四电动百叶窗,第四电动百叶
窗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位于第三仓靠近第二仓的一端;各电池模块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百叶窗关闭直至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高于第一值;各电池模块处于放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低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百叶窗关闭直至各电池模块内的温度高于第二值;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包括两排沿第二方向布设的电力变换组,每组电力变换组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布设的双向DC

DC变换器,两排电力变换组配合形成第二风道;每个双向DC

DC变换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是,包括箱体(10),其内设有第一仓(11)、第二仓(12)、第三仓(13)和第四仓(14),所述第二仓(12)和第三仓(13)均与第一仓(11)邻接,所述第三仓(13)和第四仓(14)邻接,所述第一仓(11)和第四仓(14)内均形成封闭腔室,所述第二仓(12)和第三仓(13)均与外界连通;储能装置(20),其置于第一仓(11)内并包括若干电池模块(21);冷却液循环供给装置(30),其置于第二仓(12)内并设有供液口(32)和回液口(33),其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机(31);管道系统(40),其对应各电池模块(21)铺设于第一仓(11)内并设有伸入第二仓(12)的供液端和回液端,所述供液端和回液端分别连通供液口(32)和回液口(33);电力变换装置(50),其置于第三仓(13)内,其用于对储能装置(20)进行充电或放电,其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机(52);输出控制装置(60),其置于第四仓(14)内,用于输出直流电并控制储能装置(20)、电力变换装置(50)和制冷设备(70)的运行;和制冷设备(70),其置于第四仓(14)内并用于对输出控制装置(60)进行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是,还包括对应地置于各电池模块(21)内并与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的电池模块(21)内的温度值并发送给输出控制装置(60);所述电力变换装置(50)包括若干双向DC

DC变换器(51);所述箱体(10)还在第一仓(11)和第三仓(13)之间形成适于启闭的换热通道(1311,1311");各电池模块(21)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适于在各电池模块(21)的温度高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1311,1311"))关闭,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21)的温度低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1311,1311"))开启以使第一仓(11)和第三仓(13)连通直至各电池模块(21)内的温度高于第一值;各电池模块(21)处于放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适于在各电池模块(21)的温度高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1311,1311"))关闭,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21)的温度低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换热通道(1311,1311")开启以使第一仓(11)和第三仓(13)连通直至各电池模块(21)内的温度高于第二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0)设有分隔第一仓(11)和第三仓(13)的第一电动百叶窗(131,131"),所述换热通道(1311,1311")形成于第一电动百叶窗(131,131")上,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适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百叶窗(131,131")开启或关闭以使所述换热通道(1311,1311")开启或关闭;所述箱体(10)对应第三仓(13)设有第一进风口(133)和朝向外部的第二电动百叶窗(132),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132)开启时形成第三仓(13)的第一出风口(1321),所述第二散热风机(52)适于驱动风流自第一进风口(133)流向第一出风口(1321);各电池模块(21)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21)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132)关闭直至各电池模块(21)的温度高于第一值;各电池模块(21)处于放电模式时,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还适于在各电池模块(21)内的温度低于第二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132)关闭直至各电池模块(21)内的温度高于第二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消防装置(80)和置于第一仓(11)内并与输出控制装置(60)信号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所述箱体(10)还设有适于与第一仓
(11)连通并邻接的第五仓(15),所述箱体(10)对应第五仓(15)设有朝向外部的第三电动百叶窗(151),所述消防装置(80)置于第五仓(15)内;所述输出控制装置(60)用于控制消防装置(80)的运行并适于在第一仓(11)内发生火灾时控制第三电动百叶窗(151)开启以排出气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仓(1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仓(12)和所述第四仓(14)分别位于第一仓(11)的两端,所述第五仓(15)与所述第四仓(14)同侧设置并邻接,所述第三仓(13)还与第五仓(15)邻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五仓(15)与第四仓(14)沿第二方向邻接;所述第三仓(13)与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礼贵郑杰俊林培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