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36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数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壁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内齿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底部贯穿连接有螺纹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大齿轮为内外齿齿轮,所以大齿轮带动内部小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将螺纹芯转出,缩小产品排位间距同等腔数下模具体具大幅度减小,模具的制作成本减小,缩短模具注射生周期,使其模具运行更加平稳。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0003]目前螺纹绞牙的塑料模具一般都是采用螺纹芯与外齿轮或者齿条结合的旋转绞牙的方式来实现,一些体具小的螺纹绞牙产品因为现有绞牙结构的原因导致产品排位间距大从而模具体具变大导致材料,加工成本增加,客户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其生产周期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以解决产品排位间距大从而模具体具变大导致材料,加工成本增加,客户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其生产周期加长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数组第一传动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侧两端皆设置有复核轴承,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壁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大齿轮,且大齿轮为内外双齿,所述大齿轮的内齿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底部贯穿连接有螺纹芯,且其内侧设置有供螺纹芯转动的螺纹。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大齿轮为内外齿齿轮,所以大齿轮带动内部小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将螺纹芯转出,缩小产品排位间距同等腔数下模具体具大幅度减小,模具的制作成本减小,缩短模具注射生周期,生产效率提高,且模具体具相对变小,使其模具运行更加平稳。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齿轮的外齿贯穿设置有第一轴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轴承可防止大齿轮的外齿与模板内壁相接触,造成模板损坏。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芯的外侧设置有定位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键对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转出过程中,螺纹芯发生位置偏移。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齿轮的顶部皆通过顶板与螺纹芯活动相连。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齿轮转动带动螺纹芯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顶部顶板进行向上移动,实现对产品进行向外推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皆通过安装销进行
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安装销,保证其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对模板进行保护。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且传动轴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由于大齿轮为内外齿齿轮,所以大齿轮带动内部小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将螺纹芯转出,缩小产品排位间距同等腔数下模具体具大幅度减小,模具的制作成本减小,缩短模具注射生周期,生产效率提高,且模具体具相对变小,使其模具运行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剖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模板;2、伺服电机;3、转动轴;4、第一传动齿轮;5、传动轴;6、第二传动齿轮;7、第二轴承;8、大齿轮;9、小齿轮;10、螺纹芯;11、第一轴承;12、定位键;13、复核轴承;14、安装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如图1

3所示,包括模板1,模板1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3转动连接有数组第一传动齿轮4,且第一传动齿轮4之间相互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远离伺服电机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传动轴5,且传动轴5的外侧两端皆设置有复核轴承13,复核轴承13保证了传动轴5的传动效率,传动轴5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6,且第二传动齿轮6上设置有第二轴承7,第二传动齿轮6的外壁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大齿轮8,且大齿轮8为内外双齿,由于大齿轮8为内外齿齿轮,所以大齿轮带动内部小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将螺纹芯10转出,缩小产品排位间距同等腔数下模具体具大幅度减小,缩短模具注射生周期,生产效率提高,大齿轮8的内齿连接有小齿轮9,小齿轮9的底部贯穿连接有螺纹芯10,且其内侧设置有供螺纹芯10转动的螺纹。
[0024]请参阅图1,大齿轮8的外齿贯穿设置有第一轴承11,通过第一轴承11可防止大齿轮8的外齿与模板1内壁相接触,造成模板损坏。
[0025]请参阅图1,螺纹芯10的外侧设置有定位键12,通过定位键12对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转出过程中,螺纹芯10发生位置偏移。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小齿轮9的顶部皆通过顶板与螺纹芯10相连,小齿轮9转动带动螺纹芯10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顶部顶板进行向上移动,实现对产品进行向外推动。
[0027]请参阅图3,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6皆通过安装销14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安装销14,保证其不会发生脱落。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当处于开模状态模板1上的伺服电机2启动,同时伺服电机2的顶端通过转动轴3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多组第一传动齿轮4进行配合带动传动轴5进行转动,传动轴5的外壁两端皆设置有复核轴承13,保证其转动的稳定性,防止传动轴5发生抖动,使得传动效果不理想,传动轴5底端的第一传动齿轮4与一侧第二传动齿轮6进行啮合转动,从而带动大齿轮8进行转动,由于大齿轮8为内外齿齿轮,所以大齿轮8的内齿带动内部小齿轮9进行转动,从而将螺纹芯10转出,缩小产品排位间距同等腔数下模具体具大幅度减小,模具的制作成本减小,缩短模具注射生周期,生产效率提高,且模具体具相对变小,使其模具运行更加平稳,在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6上分别设置有安装销14,保证其不会发生脱落,同时螺纹芯10内部设置有定位键12,对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转出过程中,螺纹芯10发生位置偏移。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技术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间距内外齿脱螺牙的模具,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3)转动连接有数组第一传动齿轮(4),且第一传动齿轮(4)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远离伺服电机(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传动轴(5),且传动轴(5)的外侧两端皆设置有复核轴承(13),所述传动轴(5)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6),且第二传动齿轮(6)上设置有第二轴承(7),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的外壁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大齿轮(8),且大齿轮(8)为内外双齿,所述大齿轮(8)的内齿连接有小齿轮(9),所述小齿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铁建翁兰球
申请(专利权)人:江天精密制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