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及应用其的花脸香蘑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35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6
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为将营养料碳源、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七水、硫酸锰一水、氧化锌、碳酸钙和黄原胶添加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混合溶液,将黄原胶应用于花脸香蘑的菌种繁育栽培领域,应用该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的花脸香蘑栽培方法包括制备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制备花脸香蘑栽培种、制备花脸香蘑栽培料、铺料接种、催蕾出菇管理和花脸香蘑的采收等步骤,以黑木耳菌渣为培养基质,通过配方处理及参数优化,在农法发酵料菌床覆土栽培模式下实现了快速、高产、优质出菇的工艺效果,缩短栽培周期,提高生物学效率,改善子实体培育品质,而且利用黑木耳菌渣还可清减农林废弃物,降低栽培成本,在黑木耳栽培主产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推广价值。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及应用其的花脸香蘑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营养液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及应用其的花脸香蘑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花脸香蘑又称丁香蘑、花脸蘑、紫花脸等,是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蘑属的一种珍稀优质野生食用菌,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中、内蒙古等地区,其子实体中富含硒、锗、铁、锌、钙等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多糖类、甾醇类、三萜类等活性成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色泽怡人,近年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系列关于花脸香蘑的研究及成果得到披露公开,现有公开资料显示,花脸香蘑的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样本的采集和驯化阶段,大部分还都没有深入到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阶段,研究成果所体现出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指标普遍偏低,个别在小规模菌床或者箱筐内完成的研究试验,由于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对可控,可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然而相关技术路线在大面积农法栽培模式下难以实现,而且还存在栽培操作程序复杂以及成本过高等现实问题,因而都不具备产业化技术条件。此外,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棉籽壳、木屑、稻草、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传统栽培基质资源减量以及成本猛增,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食用菌产业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专利“一种利用菌渣制作花脸香蘑栽培种的方法(CN111066574B)”具体公开了一种以金针菇废菌渣作为花脸香蘑栽培种培养料组成成分的工艺方法,但是,培养料中金针菇废菌渣的使用量较低,对传统基质的替代量较小,且操作工序复杂,投入成本较高,成果应用中也并没有体现出基本的生物学效率优势,仍然不能克服花脸香蘑产业化的技术“瓶颈”。因此,有必要对花脸香蘑的培育和栽培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培养基质的改进和栽培工艺的创新,提高在产业化生产条件下花脸香蘑生产的生物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以及应用该营养液的一种花脸香蘑栽培方法,利用黄原胶调节营养成分的供给机制,缩短花脸香蘑的产业化栽培周期,提高花脸香蘑的培育品质。
[0004]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为将营养料添加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混合溶液,所述营养料的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七水、硫酸锰一水、氧化锌、碳酸钙和黄原胶。
[0005]进一步,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优选所述碳源为玉米粉、蔗糖、可溶性淀粉或者麦芽糖中的一种,所述氮源为酵母膏、硫酸铵或者黄豆粉中的一种。
[0006]更进一步,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优选所述营养料由玉米粉、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七水、 硫酸锰一水、氧化锌、碳酸钙和黄原胶所构成,所述营养料构成组分按照每升蒸馏水的比例添加重量分别为:玉米粉15~25克、酵母膏1~3克、磷酸二氢钾
0.2~2克、硫酸镁七水0.2~1克、硫酸锰一水0.1~0.6克、氧化锌0.1~1.0克、碳酸钙0.1~1.0克、黄原胶1.0~5.0克。
[0007]一种花脸香蘑栽培方法,应用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制备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按照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的限定比例,取使用量的蒸馏水和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先将除黄原胶之外的其他所述营养料组成成分添加于所述蒸馏水当中,持续搅拌,使各组成成分与所述蒸馏水充分混合或者在所述蒸馏水中充分溶解,伴随着搅拌过程,同时向所述蒸馏水中缓慢加入所述黄原胶,并继续搅拌,直至其充分溶解,制得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静置备用。
[0008]步骤2. 制备花脸香蘑栽培种对花脸香蘑保藏母株进行两次扩繁,对所述保藏母株一级扩繁获得花脸香蘑一级种,之后再对获得的所述花脸香蘑一级种进行二级扩繁,制得花脸香蘑栽培种备用。
[0009]步骤3. 制备花脸香蘑栽培料取上年出耳后的黑木耳菌棒,剥去塑料外皮,收集黑木耳菌渣,经粉碎后过1.5目筛,将筛漏的黑木耳菌渣置于阳光下晾晒干燥,利用步骤1制备的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将晾晒干燥的黑木耳菌渣充分润湿,使所述黑木耳菌渣中所含水分质量占黑木耳菌渣总重量的比例达到55~60%,然后进行前后两次发酵,工艺方法如下:1. 将所述黑木耳菌渣堆砌成连续的梯形料堆进行前发酵,在所述料堆堆体上开设垂直的通风孔,保持空气的流通交换,观测记录堆体料温变化,当所述堆体料温达到70℃时,继续持续保持温度24小时以上,直至可观测到白色放线菌出现为止,然后开始翻堆补水,每间隔4~6天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4次,每次翻堆都要使所述黑木耳菌渣翻转均匀,上下内外充分翻透,翻堆过程中注意喷淋补液;2. 翻堆完成后继续对所述黑木耳菌渣料堆进行后发酵,再次提升所述堆体温度,将所述黑木耳菌渣料堆内部温度提高至55~65℃并保持12~24个小时,然后通风散热,将所述堆体温度降低至50~55℃并保持4~6天,之后继续将所述堆体温度降至常温(25~28℃),完成所述黑木耳菌渣的后发酵过程,完成发酵的所述黑木耳菌渣料质松软,富有弹性,无氨味,无结块,无粪臭味,肉眼可见料面具有明显的白色放线菌层;最后,向完成后发酵的所述黑木耳菌渣中均匀喷洒浓度0.1%甲基硫菌灵、浓度0.15%的多菌灵或者浓度0.1%的氯氰菊酯等,预防病虫害发生,加水补湿,使所述黑木耳菌渣中所含水分质量占黑木耳菌渣总重量的比例达到65%,再以所述黑木耳菌渣干料计,按重量百分比添加1%石膏,然后利用石灰将所述黑木耳菌渣的PH值调节至7.0~7.5范围内,即制备获得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
[0010]步骤4. 铺料接种在播种季节,铺料之前先在所述栽培床底部均匀撒上一层石灰,然后从下到上采用“3层料2层菌”的方式在料面上进行接种,即:下层铺设厚度为10~15厘米步骤3制备的花脸香蘑栽培料,铺设平整后在料面播撒一层步骤2制备的所述花脸香蘑栽培种,中层铺设厚度为1~2厘米的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料面再播撒一层所述花脸香蘑栽培种,上层最后覆盖一层厚度为1~2厘米的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并压实整理成龟背状,然后在铺设料面上开设垂直贯通的通风口,完成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的铺设和所述花脸香蘑栽培种的接种。
[0011]步骤5. 发菌和覆土管理完成铺料接种后,通过控制温度、调节湿度和保持通风措施进行发菌管理,发菌期为15~20天,期间控制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的温度保持在22~28℃范围内,保持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充分湿润,根据料面干湿情况适时喷水增湿,当观察到菌丝开始吃料并在所述栽培床上生长达到床面的80%时,再在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上覆盖一层透气性良好的田园土,覆土层厚度为1~2厘米,喷水使所述覆土层增湿,保持所述覆土层和所述花脸香蘑栽培料的湿度在60~65%,温度在24~28℃,完成发菌过程,持续观测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情况。
[0012]步骤6. 催蕾出菇管理在覆盖田园土后15~25天后,当观测到所述花脸香蘑菌丝长满所述覆土层时,开始进行催蕾管理,向所述覆土层上喷水增湿直至土层湿润,将空气湿度调节至80~90%,增加昼夜温差以促进原基(幼蕾)形成,在开始进行催蕾管理4~5天后,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为将营养料添加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混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料的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七水、硫酸锰一水、氧化锌、碳酸钙和黄原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玉米粉、蔗糖、可溶性淀粉或者麦芽糖中的一种,所述氮源为酵母膏、硫酸铵或者黄豆粉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料由玉米粉、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七水、 硫酸锰一水、氧化锌、碳酸钙和黄原胶所构成,所述营养料构成组分按照每升蒸馏水的比例添加重量分别为:玉米粉15~25克、酵母膏1~3克、磷酸二氢钾0.2~2克、硫酸镁七水0.2~1克、硫酸锰一水0.1~0.6克、氧化锌0.1~1.0克、碳酸钙0.1~1.0克、黄原胶1.0~5.0克。4.一种花脸香蘑栽培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制备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按照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的限定比例,取使用量的蒸馏水和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先将除黄原胶之外的其他所述营养料组成成分添加于所述蒸馏水当中,持续搅拌,使各组成成分与所述蒸馏水充分混合或者在所述蒸馏水中充分溶解,伴随着搅拌过程,同时向所述蒸馏水中缓慢加入所述黄原胶,并继续搅拌,直至其充分溶解,制得所述一种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静置备用;步骤2. 制备花脸香蘑栽培种对花脸香蘑保藏母株进行两次扩繁,对所述保藏母株一级扩繁获得花脸香蘑一级种,之后再对获得的所述花脸香蘑一级种进行二级扩繁,制得花脸香蘑栽培种备用;步骤3. 制备花脸香蘑栽培料取上年出耳后的黑木耳菌棒,剥去塑料外皮,收集黑木耳菌渣,经粉碎后过1.5目筛,将筛漏的黑木耳菌渣置于阳光下晾晒干燥,利用步骤1制备的花脸香蘑栽培营养液将晾晒干燥的黑木耳菌渣充分润湿,使所述黑木耳菌渣中所含水分质量占黑木耳菌渣总重量的比例达到55~60%,然后进行前后两次发酵,工艺方法如下:1. 将所述黑木耳菌渣堆砌成连续的梯形料堆进行前发酵,在所述料堆堆体上开设垂直的通风孔,保持空气的流通交换,观测记录堆体料温变化,当所述堆体料温达到70℃时,继续持续保持温度24小时以上,直至可观测到白色放线菌出现为止,然后开始翻堆补水,每间隔4~6天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4次,每次翻堆都要使所述黑木耳菌渣翻转均匀,上下内外充分翻透,翻堆过程中注意喷淋补液;2. 翻堆完成后继续对所述黑木耳菌渣料堆进行后发酵,再次提升所述堆体温度,将所述黑木耳菌渣料堆内部温度提高至55~65℃并保持12~24个小时,然后通风散热,将所述堆体温度降低至50~55℃并保持4~6天,之后继续将所述堆体温度降至常温(25~28℃),完成所述黑木耳菌渣的后发酵过程,完成发酵的所述黑木耳菌渣料质松软,富有弹性,无氨味,无结块,无粪臭味,肉眼可见料面具有明显的白色放线菌层;最后,向完成后发酵的所述黑木耳菌渣中均匀喷洒浓度0.1%甲基硫菌灵、浓度0.15%的多菌灵或者浓度0.1%的氯氰菊酯等,预防病虫害发生,加水补湿,使所述黑木耳菌渣中所含水分质量占黑木耳菌渣总重量的比例达到65%,再以所述黑木耳菌渣干料计,按重量
百分比添加1%石膏,然后利用石灰将所述黑木耳菌渣的PH值调节至7.0~7.5范围内,即制备获得所述花脸香蘑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春鸽王延锋史磊潘春磊王金贺张鹏刘姿彤于海洋赵静闫水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