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23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及其施工工艺,涉及基坑围护桩技术领域。其包括桩体和围板,围板连接于相邻桩体之间,围板上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滑块、连接板、支撑板和锥杆,围板上开设有收纳孔,滑块滑动连接于收纳孔内,连接板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锥杆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接槽,连接板与卡接槽的内壁铰接,支撑板上开设有存放孔,锥杆通过转动杆与存放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板与锥杆之间设置有对锥杆在收纳时进行锁止的锁止组件,收纳孔内开设有挡孔,挡孔内插设有挡板,挡板与挡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阻挡弹簧。本申请具有可减小围板和支撑组件在搬运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的效果。组件在搬运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的效果。组件在搬运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围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基坑坑壁的坍塌和失稳,通常需要采用各种措施对基坑外围的土方进行加固,而围护桩则是基坑工程中最常用的措施之一。
[0003]围护桩是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支护桩,其作用是在基坑开挖后挡住基坑外围道路土方,保护基坑内的施工安全,同时围护桩也有止水的效果,便于有效减少外围水流至基坑内。
[0004]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6275726U的中国专利,其包括多根线性分布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夹板,且两个夹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末端与底板的顶面相连,且伸缩杆的末端通过另外的夹板和转动轴与底板的顶面转动连接,底板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地锥。通过改变滑块在安装柱侧面滑槽的位置以及伸缩杆的长度,从而来根据实际场地深坑的深度,从而使夹角进行保持较小避免占用较多的基坑的空间有利于实际使用。
[0005]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无需对基坑围护时,将伸缩杆与夹板之间的螺栓拧下,从而将底板与挡板分离,以便于搬运,但是在搬运过程中需将底板和挡板分别存放而导致占用空间过大,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为了改善搬运过程中需将底板和挡板分别存放而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及其施工工艺。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包括桩体和围板,围板连接于相邻桩体之间,围板上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滑块、连接板、支撑板和锥杆,围板上开设有收纳孔,滑块滑动连接于收纳孔内,连接板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锥杆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卡接槽的内壁铰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存放孔,所述锥杆通过转动杆与所述存放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锥杆之间设置有对所述锥杆在收纳时进行锁止的锁止组件,所述收纳孔内开设有挡孔,所述挡孔内插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挡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阻挡弹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桩体垂直且环绕地排布于基坑内且桩体与基坑的内壁相贴紧,然后将围板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插设至相对应的插槽内;将挡板向挡孔内进行压动,然后将连接板和支撑板向远离收纳孔孔底的一侧翻转,以使得连接板与
围板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然后将锁止组件分离来将锥杆翻转出存放孔直至与支撑板垂直,然后再通过锁止组件对锥杆进行锁止,然后将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直至锥杆插入土层内,最后用螺栓将滑块进行固定,从而完成了对围板和桩体的支撑,进而对基坑进行围护时,以使得基坑坑壁更加不易发生坍塌和失稳;收纳时,将螺栓从滑块取下,然后推动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直至滑块滑至收纳孔的内顶壁处,然后将锥杆旋转至存放孔内并转动支撑板直至支撑板插设至卡接槽内,然后将挡板向挡孔内进行压动并将连接板和支撑板旋转至收纳孔内,然后松开挡板,最后将围板从插槽取出,从而在无需对基坑围护时无需将支撑组件与围板分离,进而减小了围板和支撑组件搬运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
[0009]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同轴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棘爪与所述存放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棘爪卡接于所述棘轮的齿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存放孔外旋转时,先将棘爪与棘轮分离,然后将锥杆向外旋转并在锥杆与支撑板呈90
°
前,将棘爪旋转至棘轮的齿槽内,然后再将锥杆进行旋转直至与支撑板呈90
°
且此时棘爪恰好完全地卡接于棘轮的齿槽内;收纳时,将锥杆向存放孔内旋转直至锥杆完全位于存放孔内,即可完成对锥杆的收纳,且由于棘轮和棘爪的配合可实现单向锁止,因此锥杆不易自动翻转出存放孔。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垂直组件,所述垂直组件包括套筒和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套筒与所述容置孔的内壁铰接,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卡接槽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孔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支撑板旋转至水平状态,然后将套筒旋转出容置孔,然后将固定杆对准固定孔并拧入固定孔内,以使得在围板处于垂直在基坑内时,支撑板将与围板保持垂直状态,从而在对锥杆向土层插入时,支撑板不易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斜而导致锥杆倾斜地插入土层内。
[0013]可选的,所述滑块与所述围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围板和所述桩体位于基坑内时的稳定性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锥杆插入土层而推动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时,此过程中驱动组件将进行运转,驱动组件的运转将推动固定组件对围板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围板和桩体在对基坑围护时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锚杆、第一螺杆和限位块,所述围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锚杆插设并滑动于所述滑孔内,所述限位块插设并滑动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锚杆连接,所述锚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锥杆插入土层而推动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时,此过程中驱动组件将进行运转,驱动组件的运转将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第一螺杆的转动将推动锚杆向土层内插入,从而提高了围板和桩体在对基坑围护时的稳定性;当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时,驱动组件也将带动第一螺杆进行翻转,从而将锚杆收回至滑孔内。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卷簧、固定板、拉绳、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
述围板内开设有第一腔,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锚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腔内,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腔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杆插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孔内,所述卷簧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且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孔的内壁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上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拉绳一端绕设于所述驱动杆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锥杆插入土层而推动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时,此过程中滑块将拉动拉绳,此时拉绳在驱动杆上一端将进行松放来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的转动将依次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螺杆的转动,第一螺杆的转动将推动锚杆向土层内插入,从而提高了围板和桩体在对基坑围护时的稳定性;当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上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包括桩体(1)和围板(2),围板(2)连接于相邻桩体(1)之间,围板(2)上连接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滑块(31)、连接板(32)、支撑板(33)和锥杆(34),围板(2)上开设有收纳孔(21),滑块(31)滑动连接于收纳孔(21)内,连接板(32)一端与滑块(31)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33)铰接,锥杆(34)与支撑板(3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3)上开设有卡接槽(331),所述连接板(32)与所述卡接槽(331)的内壁铰接,所述支撑板(33)上开设有存放孔(332),所述锥杆(34)通过转动杆与所述存放孔(33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3)与所述锥杆(34)之间设置有对所述锥杆(34)在收纳时进行锁止的锁止组件(4),所述收纳孔(21)内开设有挡孔(211),所述挡孔(211)内插设有挡板(2111),所述挡板(2111)与所述挡孔(211)的孔底之间连接有阻挡弹簧(2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4)包括棘轮(41)和棘爪(42),所述棘轮(41)同轴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棘爪(42)与所述存放孔(33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棘爪(42)卡接于所述棘轮(41)的齿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2)与所述支撑板(33)之间设置有垂直组件(5),所述垂直组件(5)包括套筒(51)和固定杆(52),所述连接板(32)上开设有容置孔(321),所述套筒(51)与所述容置孔(321)的内壁铰接,所述固定杆(52)螺纹连接于所述套筒(51)内,所述卡接槽(331)内开设有固定孔(3311),所述固定杆(52)远离所述套筒(5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孔(33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与所述围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围板(2)和所述桩体(1)位于基坑内时的稳定性的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组件(61)和驱动组件(62)驱动组件(62)一端与所述滑块(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6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1)包括锚杆(611)、第一螺杆(612)和限位块(613),所述围板(2)上开设有滑孔(23),所述滑孔(23)内开设有限位槽(231),所述锚杆(611)插设并滑动于所述滑孔(23)内,所述限位块(613)插设并滑动于所述限位槽(231)内且所述限位块(613)与所述锚杆(611)连接,所述锚杆(611)上开设有螺纹孔(6111),所述第一螺杆(612)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6111)内、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6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2)包括驱动杆(621)、卷簧(622)、固定板(623)、拉绳(624)、主动齿轮(625)和从动齿轮(626),所述围板(2)内开设有第一腔(22),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锚杆(61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腔(22)内,所述固定板(623)与所述第一腔(22)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固定板(623)上开设有驱动孔(6231),所述驱动杆(621)插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孔(6231)内,所述卷簧(622)套设于所述驱动杆(621)上且一端与所述驱动杆(6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孔(6231)的内壁连接,所述主动齿轮(625)同轴套设于所述驱动杆(621)上,所述从动齿轮(626)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612)上且所述主动齿轮(625)与所述从动齿轮(626)相啮合,所述拉绳(624)一端绕设于所述驱动杆(621)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基坑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上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上开设有插槽(111),所述围板(2)插设至所述插槽(111)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应兵李毅钱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