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证任专利>正文

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27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包括被动振膜共振腔,被动振膜共振腔由喇叭盆架分隔成日字形结构,盆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喇叭,喇叭口一侧为前被动振膜共振腔,另一侧为后被动振膜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共振腔上安装有前被动振膜,后被动振膜共振腔上安装有后被动振膜,该日字形被动振膜共振腔有效去除中高频振动,减少由于机械错位产生的杂音,两振膜所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一至二个辅助共振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升扬声器低音效果,并有效去除中高频振动,减少由于机械错位产生的杂音。减少由于机械错位产生的杂音。减少由于机械错位产生的杂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音响声学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音响是大家熟知的工具,它是一款将电信号转为声音的电器,在音响的选择上大家都倾向于音质更好,但这样的大多音响体积大。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选择三至五寸左右的家庭音响是更好的选择。但市面上几乎没有两寸左右扬声器做的真正低音炮,小型音响大多采用倒相式或被动振膜的结构提升低音,两寸左右的喇叭的低音容易在播放过程中损耗或抵消,低音并不能很好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可以很好的提升喇叭的低音效果,减少杂音,增强瞬态效果,并且对于小型扬声器低音效果效果提升明显。
[0004]本技术提供的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包括被动振膜共振腔,被动振膜共振腔由喇叭盆架分隔成日字形结构,盆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喇叭,喇叭口一侧为前被动振膜共振腔,另一侧为后被动振膜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共振腔上安装有前被动振膜,后被动振膜共振腔上安装有后被动振膜,此共振腔用来增加低音效果、减少杂音,两振膜外设有一至二个用于增强低音的辅助共振腔。
[0005]上述中,辅助共振腔为倒相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前端上,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一侧,倒相式共振腔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外面,倒相式共振腔上与前被动振膜同侧位置安装有倒相管。
[0006]上述中,辅助共振腔为迷宫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前端上,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一侧,迷宫式共振腔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里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且所有隔板与喇叭轴心平行设置,迷宫式共振腔上与前被动振膜同侧位置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
[0007]上述中,辅助共振腔为迷宫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前端上,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后端上,迷宫式共振腔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里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且所有隔板与喇叭轴心倾斜设置,迷宫式共振腔上与前被动振膜同侧位置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
[0008]上述中,辅助共振腔包括迷宫式共振腔和倒相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一侧,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另一侧,迷宫式共振腔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里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迷宫式共振腔上与后被动振膜共振腔同侧位置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倒相式共振腔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外面,倒相式共振腔上与后被动振膜共振腔同侧位置安装有倒相管。
[0009]上述中,辅助共振腔包括迷宫式共振腔和倒相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和后被动振
膜分别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和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同一侧,迷宫式共振腔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里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倒相式共振腔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和倒相式共振腔同一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和安装有倒相管。
[0010]上述中,辅助共振腔包括两个容积不相同的倒相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和后被动振膜分别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和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同一侧,两个倒相式共振腔分别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和后被动振膜外面,两个倒相式共振腔的同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大小不相同的倒相管。
[0011]上述中,辅助共振腔包括两个迷宫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和后被动振膜分别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和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同一侧,两个迷宫式共振腔分别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和后被动振膜外面,两个迷宫式共振腔里分别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两腔体的隔板数不相同,两个迷宫式共振腔同侧位置分别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
[0012]本技术采取上述措施,喇叭和振膜安装在日字形共振结构中,喇叭完全密封在该结构内,可以过滤掉中高频振动,减少中高频杂声;喇叭振动时会兼有两块振膜的回弹力度,可以增强瞬态效果,两块振膜分别对应两种共振腔,按实际情况设置好参数使其两侧声波波峰正向叠加,以达到提升低音的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滤过中高频振动,可以很好的减少低音炮内喇叭由于机械错位产等因素生的中高频噪音,减少低频失真;解决瞬态不强问题,由于喇叭和振膜相对密封在日字形共振腔内,振动时会兼有两块振膜的回弹力度,可以很快响应电信号,瞬态更好;提升低音效果,低频振动同时从两个不同的共振腔产生,波峰正向叠加,可以同时提升几个频段的低音,低音效果会更好,且对小型喇叭低音效果提升明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21]在附图中,1

喇叭、2

前被动振膜、3

前被动振膜共振腔、4

盆架、5

后被动振膜共振腔、6

后被动振膜、7

倒相式共振腔、8

倒相管、9

隔板、10

迷宫出气开口、11

迷宫式共振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设置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喇叭与振膜安装在日字形共振腔,该共振腔中部安装喇叭,两侧开口并添加两块大小相同的振膜,一块外露或对应一腔体,另一块内置向箱内另一腔体做功。喇叭要注意喇叭的前后(也就是喇叭的振膜正面和有磁铁部分的背面)要
分别对应两块不同位置的振膜,使其每一面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流都要只推动一块对应的被动振膜工作;振膜面积大小要稍大于喇叭本身振膜面积,但不能超过1倍;由于小型喇叭在大幅震动过程中细微的机械错位都会导致出现噪声,但噪声大多是中高频振动,而被动振膜只对于低频振动灵敏度高,中高音会被滤掉。此时对于共振腔来说,做功传送声波的是被喇叭带动的被动振膜。若只看对腔体做功的发声单元时,可以将这块振膜看做一个单独的“喇叭”,音腔就可以设置成单独的倒相式或迷宫式音腔了;喇叭完全内置也可以使喇叭振动时前后受压均衡,兼有两块振膜的弹力,不会出现受力不均而对电信号响应延迟过大,可以瞬间震动和回弹,使喇叭播放低音瞬态更好;调整好比例和阻尼系数,迷宫长度等参数,使两侧声波正向叠加,使低音效果更好。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包括被动振膜共振腔,被动振膜共振腔由喇叭盆架4分隔成日字形结构,盆架4上安装有一个喇叭1,喇叭口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振膜共振腔,被动振膜共振腔由喇叭盆架分隔成日字形结构,其盆架安装喇叭,喇叭口一侧为前被动振膜共振腔,另一侧为后被动振膜共振腔,该日字形被动振膜共振腔可以去除中高频振动,减少由于机械错位产生的杂音,前被动振膜共振腔上安装有前被动振膜,后被动振膜共振腔上安装有后被动振膜,两处并设置有一至二个增强低音的辅助共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共振腔为倒相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前端上,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一侧,倒相式共振腔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外面,倒相式共振腔上与前被动振膜同侧位置安装有倒相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共振腔为迷宫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前端上,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一侧,迷宫式共振腔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里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且所有隔板与喇叭轴心平行设置,迷宫式共振腔上与前被动振膜同侧位置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共振腔为迷宫式共振腔,前被动振膜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前端上,后被动振膜安装在后被动振膜共振腔的后端上,迷宫式共振腔安装在前被动振膜外面,迷宫式共振腔里安装有至少两块呈折流式的隔板,且所有隔板与喇叭轴心倾斜设置,迷宫式共振腔上与前被动振膜同侧位置安装有迷宫出气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音腔双共振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共振腔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证任
申请(专利权)人:赖证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