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12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光学材料COP表面运用溅镀加成法方式,将金属靶材铜,通过溅射电镀方式在PET表面沉积一层接着层,然后通过电镀电解方式将接着层铜厚度加厚;完成铜层处理后,通过金属网格黄光蚀刻工艺进行铜线路处理;通过铜基材导电率、线宽、铜厚等信息,通过线路计算公司进行线路阻值计算,并推算出线路热加工速率,完成线路设计,线路两端通过实铜当做加热电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光学材料COP基材基础上进行金属网格线路加工,其拥有高透明,低双折射率,低吸水,高刚性,高耐热,水蒸汽气密性等特性。水蒸汽气密性等特性。水蒸汽气密性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采集
,具体为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需求和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电池加热技术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加热薄膜技术应用技术发展日渐成熟。
[0003]目前加热薄膜的光学特性一般无法满足特定市场需求,如护目镜,汽车前挡风,侧挡风玻璃等,金属网格(MetalMesh)作为一种“透明”导电材料。因其具有其他导电材料不具备的传导率和可靠性、稳定性,所以可应用于特殊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通过在光学材料COP表面运用溅镀加成法方式,将金属靶材铜,通过溅射电镀方式在PET表面沉积一层接着层,然后通过电镀电解方式将接着层铜厚度加厚;
[0007]S2:完成铜层处理后,通过金属网格黄光蚀刻工艺进行铜线路处理;
[0008]S3:通过铜基材导电率、线宽、铜厚等信息,通过线路计算公司进行线路阻值计算,并推算出线路热加工速率,完成线路设计,线路两端通过实铜当做加热电极片,并在加热电极采用焊接或绑定方式进行外接线路加工并连接电源实现加热;
[0009]S4:图案设计需要考虑规避光学特性,使用特殊线条,如弯曲、无规则等方式,实现光学参数最优;
[0010]S5:线路完成后,通过化学黑化加成法,将铜的颜色改变。
[0011]优选的,所述接着层的厚度为50nm,接着层被加厚至5

18um。
[0012]优选的,铜线路处理后的线路宽度在30um以内。
[0013]优选的,铜的颜色由金色改变为黑色或深蓝色等不利于光反射的颜色。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主要特点为通过在光学材料COP基材基础上进行金属网格线路加工,其拥有高透明,低双折射率,低吸水,高刚性,高耐热,水蒸汽气密性等特性;
[0016]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主要特点是通过高精密蚀刻减法技术完成线路30um以下的加工精度;
[0017]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主要特点为通过特定加热速率铜图案设计,达到加热速率和透过率最佳的图案匹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铜线路处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及加热电极结构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加热电路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通过在光学材料COP表面运用溅镀加成法方式,将金属靶材铜,通过溅射电镀方式在PET表面沉积一层接着层,接着层的厚度为50nm,然后通过电镀电解方式将接着层铜厚度加厚至5

18um;
[0024]S2:完成铜层处理后,通过金属网格黄光蚀刻工艺进行铜线路处理,如图1所示,铜线路处理后的线路宽度在30um以内。
[0025]S3:通过铜基材导电率、线宽、铜厚等信息,通过线路计算公司进行线路阻值计算,并推算出线路热加工速率,完成线路设计,线路两端通过实铜当做加热电极片,并在加热电极采用焊接或绑定方式进行外接线路加工并连接电源实现加热;
[0026]S4:图案设计需要考虑规避光学特性,使用特殊线条,如弯曲、无规则等方式,实现光学参数最优;
[0027]S5:线路完成后,通过化学黑化加成法,将铜的颜色改变,铜的颜色由金色改变为黑色或深蓝色等不利于光反射的颜色。
[002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主要特点为通过光学材料COP,高透明,低双折射率,低吸水,高刚性,高耐热,水蒸汽气密性等特性,在此基材基础上进行金属网格线路加工;
[002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主要特点是通过高精密蚀刻减法技术完成线路30um以下的加工精度;
[003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主要特点为通过特定加热速率铜图案设计,达到加热速率和透过率最佳的图案匹配。
[0031]金属网格(MetalMesh)产品是通过在硬质或可绕性的透明基材(玻璃、薄膜的)等材料表面使用金属材料(金、铝、铜、银、铬、钛、钼、钕、镍及上述金属的合金的至少其中之一)通过光罩(包含玻璃材料、薄膜材料)形成的金属线条交错以达到透明导电的特性,金属线条的宽度在100um以内,间距在0.5

8mm之间,交错角度在15

165度之间的均在本专利技术专利需涵盖的范围,综上所述,通过被专利规定的材料,工艺制程制备技术可以实现防眩光加热的应用需求,可满足特定市场需求。
[00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透明加热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在光学材料COP表面运用溅镀加成法方式,将金属靶材铜,通过溅射电镀方式在PET表面沉积一层接着层,然后通过电镀电解方式将接着层铜厚度加厚;S2:完成铜层处理后,通过金属网格黄光蚀刻工艺进行铜线路处理;S3:通过铜基材导电率、线宽、铜厚等信息,通过线路计算公司进行线路阻值计算,并推算出线路热加工速率,完成线路设计,线路两端通过实铜当做加热电极片,并在加热电极采用焊接或绑定方式进行外接线路加工并连接电源实现加热;S4:图案设计需要考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