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08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电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设定预警区域;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好的目标识别模型中,识别出预警区域内插座的使用状态以及预警区域内的行人;当预警区域内的插座处于使用状态时,则提取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将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预设的行人跟踪算法,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时,生成并发送报警信息,通过对插座和行人的识别结合来监控违规使用插座的情况,能够实时监控公共场所内的插座被使用情况,准确发现被违规使用的插座和使用插座的人。和使用插座的人。和使用插座的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电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用电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诸如高铁站及地铁站等公共场合内,会设置许多插座专门提供给清扫机械等特定设备使用,违规使用会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对其进行监控。传统的人为视频监控检查行人违规用电情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当监控者同时观测多个监视器时,监控精度会持续下降,且极其耗费监控者的精力,人力成本较高。
[0003]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而基于目标检测和跟踪的人员异常行为识别也是安防监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行人违规用电检测的研究很少,尤其缺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相关研究,且仅仅是通过人员状态来判断是否违规用电,准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电检测方法,能够实时监控公共场所内的插座被使用情况,自动发现被违规使用的插座和使用插座的人,减轻插座监管人员的负担,加强公共场所的插座管理效果,且准确性较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检测的场景下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根据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设定预警区域;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好的目标识别模型中,识别出预警区域内插座的使用状态以及预警区域内的行人;当预警区域内的插座处于使用状态时,则提取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预设的行人跟踪算法,对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进行跟踪,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时,生成并发送报警信息。
[0006]可选地,对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进行跟踪,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具体包括:将当前帧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行人跟踪算法;行人跟踪算法将当前帧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与在先存储的多个帧的轨迹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和当前帧的轨迹信息,并存储当前帧的轨迹信息;当匹配结果为匹配一致时,累加该行人的逗留时间。
[0007]可选地,所述用电检测方法还包括: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时,确定行人为普通状态;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且小于预设的报警时长时,
确定行人为滞留状态;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确定行人为徘徊状态。
[0008]可选地,对于处于滞留状态的行人,当跟踪算法丢失该行人时,则记录该行人的丢失时长;当丢失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时,则删除该行人的轨迹信息及逗留时间,否则继续存储该行人的轨迹信息并累加该行人的逗留时间。
[0009]可选地,当预警区域内插座从使用状态变为未使用状态时,则记录该插座的未使用时长;若该插座的未使用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时,则删除所有行人的轨迹信息及逗留时间,否则继续存储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并累加各个行人的逗留时间。
[0010]可选地,所述用电检测方法还包括:每隔预设的第四时长,计算所有轨迹信息的余弦相似度;当多条轨迹信息的余弦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时,认定该多条轨迹信息属于同一行人;保存属于同一行人的多条轨迹信息中生成时间最早的一条,删除其他条。
[0011]可选地,所述生成报警信息具体包括用矩形框标注出被使用的插座的图像以及对应使用该插座的行人的图像。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检测装置,包括:设定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的场景下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根据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设定预警区域;识别模块,用于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好的目标识别模型中,识别出预警区域内插座的使用状态以及预警区域内的行人;提取模块,用于当预警区域内的插座处于使用状态时,则提取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跟踪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预设的行人跟踪算法,对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进行跟踪,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报警模块,用于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时,生成并发送报警信息。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检测的场景下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根据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设定预警区域;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好的目标识别模型中,识别出预警区域内插座的使用状态以及预警区域内的行人;当预警区域内的插座处于使用状态时,则提取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预设的行人跟踪算法,对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进行跟踪,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时,生成并发送报警信息,通
过对插座和行人的识别结合来监控违规使用插座的情况,能够实时监控公共场所内的插座被使用情况,自动发现被违规使用的插座和使用插座的人,减轻插座监管人员的负担,加强公共场所的插座管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0015]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电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电检测方法中行人滞留判定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电检测方法中滞留行人离开时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用电检测方法中插座状态变化时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用电检测方法中轨迹整理时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用电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17]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8]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0019]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检测的场景下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根据各个监控摄像头和插座的位置设定预警区域;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好的目标识别模型中,识别出预警区域内插座的使用状态以及预警区域内的行人;当预警区域内的插座处于使用状态时,则提取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预设的行人跟踪算法,对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进行跟踪,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时,生成并发送报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警区域内的行人进行跟踪,得到各个行人的轨迹信息及各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具体包括:将当前帧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输入行人跟踪算法;行人跟踪算法将当前帧的行人的外观特征信息与在先存储的多个帧的轨迹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和当前帧的轨迹信息,并存储当前帧的轨迹信息;当匹配结果为匹配一致时,累加该行人的逗留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时,确定行人为普通状态;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且小于预设的报警时长时,确定行人为滞留状态;当行人在预警区域内在预警区域内的逗留时间达到预设的报警时长,确定行人为徘徊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处于滞留状态的行人,当跟踪算法丢失该行人时,则记录该行人的丢失时长;当丢失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时,则删除该行人的轨迹信息及逗留时间,否则继续存储该行人的轨迹信息并累加该行人的逗留时间。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嘉璇闾凡兵吴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海信智能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