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03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粗纱纺制,将经过段染装置处理后得到的在各预定段染间距内具有不同或相同颜色的彩色胚条及条干均匀的白条胚条进行混合、梳理制得粗纱;步骤S2,喷毛处理,将所述粗纱作为饰线利用喷毛机进行喷毛处理得到喷毛纱;步骤S3,络筒清纱,经过高速络筒机对所述喷毛纱进行电子清纱以检测及清除所述喷毛纱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疵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制成色彩规律的段彩喷毛纱,纱线结构膨松度较好,具有织物质轻、柔软,保暖性能好的特性,并可根据需求由段染装置调整色彩段染间距和色彩组合,色彩组合灵活,色彩变化丰富。色彩变化丰富。色彩变化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喷毛纱是近几年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特种纱线,它有着一般普通纱线不具备的特点,由于在纱线纺制的过程中,饰线纤维不加捻,所以纱线结构膨松,织物轻、柔软,保暖性能好。但是现有的喷毛纱颜色相对单一,颜色增加及搭配组合较为困难。而段彩纱线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花式纱,段彩纱线不仅富有层次变化与立体感,还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更符合时尚潮流,可广泛用于服装面料。在目前常见的生产中,缺乏将喷毛纱和段彩纱线有机结合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毛纱和段彩纱线无法有机结合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粗纱纺制,将经过段染装置处理后得到的在各预定段染间距内具有不同或相同颜色的彩色胚条及条干均匀的白条胚条进行混合、梳理制得粗纱;步骤S2,喷毛处理,将所述粗纱作为饰线利用喷毛机进行喷毛处理得到喷毛纱;步骤S3,络筒清纱,经过高速络筒机对所述喷毛纱进行电子清纱以检测及清除所述喷毛纱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疵点。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规律的段彩喷毛纱,纱线结构膨松度较好,具有织物质轻、柔软,保暖性能好的特性,色彩变化丰富。
[000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彩条胚条纺制,先将原料加入混条机进行开松制成25克/米的条子,然后将6根条子喂入自调匀整针梳机,以6倍牵伸倍数制成出条重量25克/米的均匀条干,最后将8根25克/米的定量条子喂入混条机,以8倍牵伸倍数制成条干均匀、定量为25克/米的毛球;步骤S12,彩条胚条染色,条干均匀的胚条经过段染装置中,染成设定段染间距的多个颜色的彩条;步骤S13,白条混条,将12%64支澳毛,30%的仿兔毛,58%的腈纶条加入混条机;步骤S14,白条针梳,将步骤S13制成的半成品白条经过自调匀整针梳机、三道针梳机、四道针梳机,通过混合、梳理、牵伸,制成条干均匀的16.6克/米的白条胚条;步骤S15,混合梳理,将步骤S12纺制出的彩条胚条和步骤S14纺制出的白条胚条按1:1的比例在四道针梳机上进行混合牵伸,牵伸倍数5.94倍,制成7克/米的混条;步骤S16,粗纱制成,将混条经过粗纱机牵伸,制成1克/米的粗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段状的彩色粗纱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000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中的段染装置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输送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一端的染色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另一端的烘箱;所述染色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上方,染色机构包括若干个染色组件,各所述染色组件与不同着色剂管路连接,并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染色组件启闭状态;所述烘箱两端通透,环绕地设置在所
述输送机构外侧;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转动设置在机台上的传动带轮、套接在传动带轮上并与传动带轮驱动连接的输送带、转动设置在各传动带轮上方的轧辊、与传动带轮驱动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轧辊与传动带轮一一对应;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速。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染色组件对应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管路,对彩条进行段染,控制器控制各染色组件启闭形成各颜色之间的配合;同时,可根据实际颜色数量需求调整染色组件数量,染色组件数量始终大于所需染色的颜色数量,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染色组件包括:横跨设置在输送机构上的固定架、若干个均匀设置在固定架下方的喷淋头、设置在固定架上方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着色剂管路,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电磁阀控制进液口启闭;各所述喷淋头分别与进液口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喷淋着色的方式,与传统的浸染方式区别,无需准备大量着色剂进行浸泡,降低了污水产生量和着色污染。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包括:步骤S121,浸湿,将条干均匀的胚条浸泡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充分浸透后脱水,得到脱水毛条;步骤S122,段染,将脱水毛条按一字形均匀铺在输送带上,输送带由伺服电机控制作规律的移动,染色机构在毛条移动过程中对毛条进行喷涂着色;步骤S123,高温固色,段染完成的毛条经轧辊碾压,并由烘箱高温固色;步骤S124,装包,将固色完成的段染毛条装入可透水的塑料编织袋中;步骤S125,脱水烘干,将步骤S124中的毛条进行脱水、烘干处理。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表面活性剂活化彩条提高着色能力,并通过烘箱高温固色以提高色彩稳定性,提高了整体染色效果。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2中包括一种段彩周期间距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速以调整输送机构输送速度,以调节彩条各颜色的染色段染间距,段染间距增加则控制伺服电机转速提高,段染间距减小则控制伺服电机转速降低。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位置精度准确,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速,以改变输送机构的进料输送速度,改变彩条上颜色段染间距:伺服电机转速越快,进料速度越快,同样时间内被某个开启的染色组件与胚条的接触时间越长,即段染间距越长;伺服电机转速越慢,进料速度越慢,同样时间内被某个开启的染色组件与胚条的接触时间越短,即段染间距越短。
[001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以步骤S1制成的粗纱作为饰线,以75D/36F涤纶低弹丝作为网线加入喷毛机进行喷毛处理,喷毛机针型为6/24双曲、输出速度为10米/分钟。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纱线结构的蓬松度,实现了织物质轻、柔软,保暖性能好的效果。
[001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段彩喷毛纱的重量成分配比包括:42%涤纶、50%腈纶、4%锦纶、4%羊毛。
[0019]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可制成色彩规律的段彩喷毛纱,纱线结构膨松度较好,具有织物质轻、柔软,保暖性能好的特性,并可根据需求调整色彩段染间距和色彩组合,色彩变化丰富;
[0021]2、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从而灵活调整段彩喷毛纱上各颜色的段染间距,提高了色彩组合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的逻辑图。
[0023]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的段染装置的立体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机台;2

输送机构;21

传动带轮;22

输送带;23

轧辊;24

伺服电机;3

染色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粗纱纺制,将经过段染装置处理后得到的在各预定段染间距内具有不同或相同颜色的彩色胚条及条干均匀的白条胚条进行混合、梳理制得粗纱;步骤S2,喷毛处理,将所述粗纱作为饰线利用喷毛机进行喷毛处理得到喷毛纱;步骤S3,络筒清纱,经过高速络筒机对所述喷毛纱进行电子清纱以检测及清除所述喷毛纱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疵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彩条胚条纺制,先将原料加入混条机进行开松制成25克/米的条子,然后将6根条子喂入自调匀整针梳机,以6倍牵伸倍数制成出条重量25克/米的均匀条干,最后将8根25克/米的定量条子喂入混条机,以8倍牵伸倍数制成条干均匀、定量为25克/米的毛球;步骤S12,彩条胚条染色,条干均匀的胚条经过段染装置中,染成设定段染间距的多个颜色的彩条;步骤S13,白条混条,将12%64支澳毛、30%的仿兔毛、58%的腈纶条加入混条机;步骤S14,白条针梳,将步骤S13制成的半成品白条经过自调匀整针梳机、三道针梳机、四道针梳机,通过混合、梳理、牵伸,制成条干均匀的16.6克/米的白条胚条;步骤S15,混合梳理,将步骤S12纺制出的彩条胚条和步骤S14纺制出的白条胚条按1:1的比例在四道针梳机上进行混合牵伸,牵伸倍数5.94倍,制成7克/米的混条;步骤S16,粗纱制成,将混条经过粗纱机牵伸,制成1克/米的粗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段彩喷毛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的段染装置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1)上的输送机构(2)、设置在输送机构(2)一端的染色机构(3)、设置在输送机构(2)另一端的烘箱(4);所述染色机构(3)位于输送机构(2)上方,染色机构(3)包括若干个染色组件(31),各所述染色组件(31)与不同着色剂管路连接,并连接有控制器(5),控制器(5)控制染色组件(31)启闭状态;所述烘箱(4)两端通透,环绕地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2)外侧;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若干个转动设置在机台(1)上的传动带轮(21)、套接在传动带轮(21)上并与传动带轮(21)驱动连接的输送带(22)、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州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