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丽水学院专利>正文

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99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泥炭藓属类植物移植到盆钵培养基质上并培养;步骤2)在带有泥炭藓属类植物的盆钵培养基质上钻取若干个均匀的孔洞,孔深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富营养化水池治理
,具体为一种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微生物和植物进行富营养化水域治理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其主要的作用是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在现有公开的技术中,比如公开号为:“CN103172177A”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提高植物水体富营养化修复能力的方法,包括1)以白三叶草为宿主植物,将摩西球囊霉接种在珍珠岩:蛭石的重量比为1:1~2的盆钵培养基质上,培养10—20天;2)将步骤1)中获得的白三叶草根剪碎成0.5~1cm长根段,与周围基质充分混合均匀,按2—3kg/667m2的施用量采用穴施的方式施入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植株根系附近;3)将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植物在含有摩西球囊霉菌剂的基质或土壤上种植至少60天,经测定摩西球囊霉在植物根系侵染率达90%以上时,把植物固定在人工生态浮岛上或种植于河岸带、湿地上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又如公开号为:“CN108773906A”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湖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挺水型水生植物作为宿主,将内球囊霉接种质量比为沸石:麦饭石:酸改性后的陶土为1:3:0.1~0.3的盆钵培养基质上,以温度为25~30℃培养5~10天;步骤2):将挺水型水生植物的种子以体积比为1:2加入水进行浸泡12~24h,然后均匀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28~35℃下培进行生根,培养床上蒙一层浸水丝网布,待根系生长到3~5cm时,进行移栽;步骤3):取富营养化湖泊浅水的泥土作为土基,与盆钵培养基质按照质量比为2.5~3:1~1.2混合,并在温度为25℃下恒温发酵24~48h,发酵完毕后将步骤2中的挺水型水生植物芽体移栽其上部;步骤4)步骤3)完毕后在培养床上以温度为28~35℃进行培养10~15天,其株高超过8cm时,经测定内球囊霉在植物根系侵染率达95%以上、且Fe离子浓度为4.2~6.4mg/L时,将盆钵外移至浅水处或者人工浮岛上对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
[0003]在上述两个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其均采用的是促进水生植物的根系生长以提供水生植物的移植存活率,但是,水生植物移植后,其在超量的氮、磷环境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长变得缓慢、甚至导致水生植物的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将泥炭藓属类植物移植到盆钵培养基质上,以温度为28~35℃培养15~20天,在培养过程中,保持盆钵培养基质的水分不低于盆钵培养基质质量的20%;并每天覆膜阴生8

12小时;
[0008]步骤2)在带有泥炭藓属类植物的盆钵培养基质上钻取若干个均匀的孔洞,孔深2

4cm,用无菌棉签将微生物菌剂接种在孔洞中,将孔洞用取下的泥炭藓属类植物地皮覆盖并标记,使得微生物菌剂发酵5

10天,在此步骤中,保持盆钵培养基质的水分不低于盆钵培养基质质量的20%;并每天覆膜阴生4

8小时;
[0009]步骤3)去除孔洞处的泥炭藓属类植物地皮,将水生植物的种子播散在孔洞中,在温度为25

30℃下培养生根5

12天,待根系生长到6

8cm时,放在环境温度为20

25℃下并保持背阴生长,在此步骤中,保持盆钵培养基质的水分不低于盆钵培养基质质量的20%;并每天覆膜阴生4

8小时;
[0010]步骤4)按照步骤3)的条件进行培养,待株高2

3cm时,在覆膜生长过程中保持弱光提供光照;待株高超过10cm后,将盆钵外移至浅水水池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盆钵培养基质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012]沸石30

50%
[0013]无害化处理的水池淤泥基质20

30%
[0014]粉煤灰15

20%
[0015]余量为有机粪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盆钵培养基质由如下的方法制备而成:
[0017]取设定比例的沸石、无害化处理的水池淤泥基质、粉煤灰以及有机粪肥混合后进行均匀的搅拌,混合均匀后按照每千克加入100ml的水,然后堆放在环境温度为25~30℃下发酵15

20天,使得有机粪肥完全腐熟。
[0018]进一步地,所述盆钵培养基质制备好后,填充在盆钵中;在填充时,在盆钵内壁附至少两层丝网布。
[0019]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获取泥炭藓属类植物时,应选取泥炭藓属类植物的高度不超过2cm,连同泥炭藓属类植物附着的表皮一起移植。
[0020]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其中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质量比为1

2:1

3:3

5。
[0021]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经测定丛枝菌根真菌对水生植物的根系侵染率达到90%以上,将盆钵外移至浅水水池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
[0022]进一步地,所述无害化处理的水池淤泥基质由如下的方法制备:
[0023]从富营养化水池底部将沉淀的淤泥挖出,并将淤泥中的大颗粒固体和废弃物进行初步过滤,得到初级淤泥体;所述初级淤泥体水和淤泥的质量比为5:5;
[0024]将初级淤泥体进行酸碱平衡调节使得初级淤泥PH值为6.0

6.5;
[0025]酸碱调节后滤水压成泥饼,将所述泥饼经过烘干后粉碎,然后送入高温隧道炉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处理时温度为150

180摄氏度;高温处理5

10分钟,即可得到无害化处理的水池淤泥基质。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阶梯式的去除氮、磷的方法,在初始阶段,盆钵培养基质中的沸石能够有效的去除的NH4+

N;由于本专利技术还采用泥炭藓属类植物和水生植物共生的方法,利用泥炭藓属类植物来提供有效的碳源,可以使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氮的转化(产生消化反应),同时,泥炭藓属类植物也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氮、磷元素用于自身的生长。在消化反应
的同时本申请还通过微生物除氮、磷,对富营养化的水体可以进行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泥炭藓属类植物移植到盆钵培养基质上,以温度为28~35℃培养15~20天,在培养过程中,保持盆钵培养基质的水分不低于盆钵培养基质质量的20%;并每天覆膜阴生8

12小时;步骤2)在带有泥炭藓属类植物的盆钵培养基质上钻取若干个均匀的孔洞,孔深2

4cm,用无菌棉签将微生物菌剂接种在孔洞中,将孔洞用取下的泥炭藓属类植物地皮覆盖并标记,使得微生物菌剂发酵5

10天,在此步骤中,保持盆钵培养基质的水分不低于盆钵培养基质质量的20%;并每天覆膜阴生4

8小时;步骤3)去除孔洞处的泥炭藓属类植物地皮,将水生植物的种子播散在孔洞中,在温度为25

30℃下培养生根5

12天,待根系生长到6

8cm时,放在环境温度为20

25℃下并保持背阴生长,在此步骤中,保持盆钵培养基质的水分不低于盆钵培养基质质量的20%;并每天覆膜阴生4

8小时;步骤4)按照步骤3)的条件进行培养,待株高2

3cm时,在覆膜生长过程中保持弱光提供光照;待株高超过10cm后,将盆钵外移至浅水水池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钵培养基质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沸石30

50%无害化处理的水池淤泥基质20

30%粉煤灰15

20%余量为有机粪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浅水系富营养化水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钵培养基质由如下的方法制备而成:取设定比例的沸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杜鹃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