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76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是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通常采用检测变频器逆变输出的UVW相电流信号(通常采用电阻和隔离运放组合,或者霍尔检测输出电流),与固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后的电平送到CPU,从而触发过流保护,具体实现方法为:变频器输出三相电流经过隔离运放和运放电路检测的电流信号送到运放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中并取最大值,当三相电流中任意一相最大值超过比较器固定的阀值电压后,产生低电平送入MCU,触发过流中断信号,从而封锁PWM输出,以确保IGBT不继续运行而损坏。通常会把变频器输出电流信号取最大值电路放在功率部分电路,而比较器电路放在控制板电路中,驱动板与控制板之间是经过排线连接,在干扰大的应用场合,比如说静电场合的纺织行业往往会出现误报过流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A

U1D、芯片U3A、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芯片U1A的脚2连接电阻R2、电阻R8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4和接口IU,芯片U1A的脚3通过电阻R14连接电容C3和接地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U1A的脚1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9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1D的脚13连接电阻R21、电阻R23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电阻R20和接口IV,芯片U1D的脚12通过电阻R25连接电容C9和接地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芯片U1D的脚14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24,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3A的脚2连接电阻R29、电阻R28和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6、电阻R27和接口IW,芯片U3A的脚3通过电阻R31连接电容C10和接地端,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U3A的脚1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1B的脚5通过电阻R15接地,芯片U1B的脚7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2和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和电阻R13,电阻1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C的脚9、电阻R5和电容C1,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C的脚8和信号iabs,信号iabs连接电阻R17和二极管D16,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和芯片U2A的脚2,芯片U2A的脚3连接电阻R11、电阻R19、电阻R7和电容C8,芯片U2A的脚1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0和MCU。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1A为运算放大器芯片,其脚3为正相输入端,脚2为反相输入端,脚1为输出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1B为运算放大器芯片,其脚5为正相输入端,脚6为反相输入端,脚7为输出端。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1C为运算放大器芯片,其脚10为正相输入端,脚9为反相输入端,脚8为输出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1D为运算放大器芯片,其脚12为正相输入端,脚13为反相输入端,脚14为输出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2A为比较器芯片,其脚3为正相输入端,脚2为反相输入端,脚1为输出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3A为运算放大器芯片,其脚3为正相输入端,脚2为反相输入端,脚1为输出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把变频器三相输出电流的检测信号取绝对值的最大值,在运放输出受干扰情况时,钳位在固定电源电位范围之内,解决了运放输出电压摆动及运放饱和相关延迟,改善了运放的动态性能,从而解决误报过流故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原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实施例1,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A

U1D、芯片U3A、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芯片U1A的脚2连接电阻R2、电阻R8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4和接口IU,芯片U1A的脚3通过电阻R14连接电容C3和接地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U1A的脚1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9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1D的脚13连接电阻R21、电阻R23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电阻R20和接口IV,芯片U1D的脚12通过电阻R25连接电容C9和接地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芯片U1D的脚14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24,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3A的脚2连接电阻R29、电阻R28和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6、电阻R27和接口IW,芯片U3A的脚3通过电阻R31连接电容C10和接地端,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U3A的脚1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
电阻R26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1B的脚5通过电阻R15接地,芯片U1B的脚7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2和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和电阻R13,电阻1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C的脚9、电阻R5和电容C1,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C的脚8和信号iabs,信号iabs连接电阻R17和二极管D16,二极管D16的2可以接15V电源或者悬空,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和芯片U2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A

U1D、芯片U3A、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A的脚2连接电阻R2、电阻R8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4和接口IU,芯片U1A的脚3通过电阻R14连接电容C3和接地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U1A的脚1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9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1D的脚13连接电阻R21、电阻R23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电阻R20和接口IV,芯片U1D的脚12通过电阻R25连接电容C9和接地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芯片U1D的脚14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24,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3A的脚2连接电阻R29、电阻R28和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6、电阻R27和接口IW,芯片U3A的脚3通过电阻R31连接电容C10和接地端,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U3A的脚1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和芯片U1B的脚6,芯片U1B的脚5通过电阻R15接地,芯片U1B的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定龚健马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创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