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76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其包括定模、支架、活塞杆、芯轴、筒体和观察组件;定模和支架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熔杯和缸筒;活塞杆配合滑动设置在缸筒内;芯轴左端配合插入熔杯内;筒体与芯轴同轴设置;U型板设置在筒体右侧内壁上,U形槽槽壁上转动设置支撑杆a;转动杆倾斜设置在支撑杆a上,转动杆右端与活塞杆外周壁接触;弹簧a设置在筒体内周壁上,弹簧a底部与转动杆接触;支撑杆b两端分别设置观察板和限位板;弹簧b套在支撑杆b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看出活塞杆的偏转方向即偏转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同轴度调整效率高。同轴度调整效率高。同轴度调整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冷压室压铸机在压铸过程中,最容易磨损和损耗的零部件是压射冲头,主要是由于熔杯与活塞杆二者在装配之时的同轴度没有调整到最佳,导致在压铸过程中冲头与熔杯之间摩擦加剧,易发生“卡冲头”的现象,冲头极易损坏,特别是在重量较大的压铸机中,压射冲头的使用寿命更短,生产成本高。因此,改进现有技术中压铸机的压射室中熔杯与活塞杆之间的同轴度问题,减少压射冲头的更换频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在调整冲头和熔杯之间的同轴度时操作较为繁琐,使用不便。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2179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卧室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旋转芯轴读取百分表的示数,当同轴度较差时,通过调整对应的锁母的松紧来改变熔杯与活塞杆同轴度,避免了工作时冲头容易卡顿造成冲头容易损坏以及更换冲头时停机造成成品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通过表分表与活塞杆外表面接触,旋转芯轴时,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判断同轴度,存在以下缺陷:芯轴至少旋转一周才能判断活塞杆与熔杯的同轴度情况,必须时刻关注百分表的读数才能找到活塞杆的偏转方向和偏转点,操作不便,另外在调整活塞杆角度时还需要多次旋转芯轴,通过持续观察表分表读数才能判断活塞杆是否调整完毕,活塞杆的调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活塞杆与熔杯之间的同轴度调整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包括定模、支架、活塞杆、芯轴、筒体和观察组件;观察组件包括U型板、转动杆、弹簧a、弹簧b和支撑杆b;
[0007]定模和支架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熔杯和缸筒;活塞杆配合滑动设置在缸筒内;芯轴左端配合插入熔杯内;
[0008]筒体水平设置,筒体一端封闭,且封闭端与芯轴连接,筒体与芯轴同轴设置;U型板竖直设置在筒体右侧内壁上,活塞杆与U型板右侧面贴合,U型板上的U形槽开口朝下,U形槽槽壁上转动设置支撑杆a;转动杆倾斜设置在支撑杆a上,转动杆右端低于左端且与活塞杆外周壁接触;弹簧a竖直设置在筒体内周壁上,弹簧a位于U型板右侧,弹簧a底部与转动杆接触;筒体筒壁上设置通孔a和通孔b,通孔a和通孔b组成沉头孔;支撑杆b配合穿过通孔b,支撑杆b两端分别设置观察板和限位板,限位板底部与转动杆左端接触,观察板外表面为弧形
面,弧形面与筒体外周面重合;弹簧b套在支撑杆b上,弹簧b两端分别与限位板以及筒体内周壁连接;观察组件设置多组。
[0009]优选的,还包括百分表和转动环;转动环转动设置在筒体外周壁上,百分表竖直设置在转动环左侧端面上,百分表的顶针与观察板的顶部弧形面接触。
[0010]优选的,芯轴上设置限位环,限位环与熔杯右端贴合。
[0011]优选的,活塞杆与熔杯同轴状态下,多组观察板的弧形面均位于筒体的外周面上。
[0012]优选的,多组观察组件以筒体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13]优选的,弹簧a底部与转动杆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支撑杆b和转动杆形成的杠杆结构,可以放大活塞杆的偏转量,通过肉眼即可快速看出活塞杆的偏转方向,从而对同轴度进行调整即可,调整时观察观察板的状态,当所有观察板弧形面全部位于筒体外周面内即表明同轴度已调整到位,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定模;2、熔杯;3、支架;4、缸筒;5、活塞杆;6、芯轴;7、限位环;8、筒体;9、U型板;10、支撑杆a;11、转动杆;12、弹簧a;13、通孔a;14、通孔b;15、限位板;16、弹簧b;17、支撑杆b;18、观察板;19、百分表;20、转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包括定模1、支架3、活塞杆5、芯轴6、筒体8和观察组件;观察组件包括U型板9、转动杆11、弹簧a12、弹簧b16和支撑杆b17;
[0022]定模1和支架3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熔杯2和缸筒4;活塞杆5配合滑动设置在缸筒4内;芯轴6左端配合插入熔杯2内;所述压铸机上设置有调整支架3和缸筒4角度的同轴度调整组件,此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描述,具体可以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521797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相关结构。
[0023]芯轴6上设置限位环7,限位环7与熔杯2右端贴合;筒体8水平设置,筒体8一端封闭,且封闭端与芯轴6连接,筒体8与芯轴6同轴设置;U型板9竖直设置在筒体8右侧内壁上,活塞杆5与U型板9右侧面贴合,U型板9上的U形槽开口朝下,U形槽槽壁上转动设置支撑杆a10,支撑杆a10与活塞杆5轴线垂直;转动杆11倾斜设置在支撑杆a10上,转动杆11右端低于左端且与活塞杆5外周壁接触;弹簧a12竖直设置在筒体8内周壁上,弹簧a12位于U型板9右侧,弹簧a12底部与转动杆11连接,弹簧a12处于压缩状态;筒体8筒壁上设置通孔a13和通孔b14,通孔a13和通孔b14组成沉头孔;支撑杆b17配合穿过通孔b14,支撑杆b17两端分别设置观察板18和限位板15,限位板15底部与转动杆11左端接触,观察板18外表面为弧形面,弧形
面与筒体8外周面重合;弹簧b16套在支撑杆b17上,弹簧b16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5以及筒体8内周壁连接,弹簧b16处于压缩状态;观察组件设置多组,多组观察组件以筒体8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活塞杆5与熔杯2同轴状态下,多组观察板18的弧形面均位于筒体8的外周面上。
[0024]本实施例中,将芯轴6插入熔杯2中,然后调节活塞杆5的位置,使限位环7抵在熔杯2上同时活塞杆5抵在U型板9上,并使多组转动杆11右端均与活塞杆5外周壁接触,理想状态即活塞杆5与熔杯2同轴时,多组观察板18的弧形面均位于筒体8的外周面内,当活塞杆5出现角度偏转时,必然存在一组或多组观察板18缩入通孔a13内,同时一组或多组观察板18伸出通孔a13,通过支撑杆b17和转动杆11形成的杠杆结构,可以放大活塞杆5的偏转量,通过肉眼即可看出活塞杆5的偏转方向,再利用压铸机自带的调节结构对活塞杆5的同轴度进行调节即可,调节时只需要将所有观察板18弧形面全部位于筒体8外周面内即可。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杆b17和转动杆11形成的杠杆结构,可以放大活塞杆5的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室同轴度调整机构,包括定模(1)、支架(3)、活塞杆(5)和芯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体(8)和观察组件;观察组件包括U型板(9)、转动杆(11)、弹簧a(12)、弹簧b(16)和支撑杆b(17);定模(1)和支架(3)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熔杯(2)和缸筒(4);活塞杆(5)配合滑动设置在缸筒(4)内;芯轴(6)左端配合插入熔杯(2)内;筒体(8)水平设置,筒体(8)一端封闭,且封闭端与芯轴(6)连接,筒体(8)与芯轴(6)同轴设置;U型板(9)竖直设置在筒体(8)右侧内壁上,活塞杆(5)与U型板(9)右侧面贴合,U型板(9)上的U形槽开口朝下,U形槽槽壁上转动设置支撑杆a(10);转动杆(11)倾斜设置在支撑杆a(10)上,转动杆(11)右端低于左端且与活塞杆(5)外周壁接触;弹簧a(12)竖直设置在筒体(8)内周壁上,弹簧a(12)位于U型板(9)右侧,弹簧a(12)底部与转动杆(11)接触;筒体(8)筒壁上设置通孔a(13)和通孔b(14),通孔a(13)和通孔b(14)组成沉头孔;支撑杆b(17)配合穿过通孔b(14),支撑杆b(17)两端分别设置观察板(18)和限位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啟明曹琳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四友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