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49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可以较为省力的改变观察视角,从而便于扩大视场范围。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安装有内镜管,所述内镜管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通道;外镜管座,所述外镜管座中安装有外镜管;转轮,所述转轮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通道,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的第二通道中,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转轮,且所述内镜管位于所述外镜管中,所述操作手柄相对于所述转轮可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临床医疗检查与手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临床医疗检查与手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临床医疗检查与手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的出现,给临床体内病变病人的检测和手术带来较大的帮助。为了扩大观察的视场范围,在一些内窥镜的实现方案中,内窥镜镜管的前端一般设计一段具有一定柔性的可弯曲的软管,当进行临床检测时,通过后端手柄可以控制前端软管段向不同方向弯曲,改变不同的视场角,从而扩大视场范围。
[0003]但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种类的内窥镜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转动手柄上的旋钮,通过内部与前端连接的钢丝等牵拉件牵拉前端软管段使其弯曲改变观察视角方向,该种扩大视场范围的方式操作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可以较为省力的改变观察视角,从而便于扩大视场范围。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轴向安装有内镜管,所述内镜管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接线端子上连接有电缆线,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电缆线从所述内窥镜的后端引出至所述第一通道中,并从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二端穿出;
[0007]外镜管座,所述外镜管座中安装有外镜管,所述外镜管伸出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二端设有凸起连接部;
[0008]转轮,所述转轮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通道,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凸起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的第二通道中,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转轮,且所述内镜管位于所述外镜管中,所述操作手柄相对于所述转轮可转动设置。
[0009]可选地,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大致呈圆柱体状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端设有凸起的轴颈,所述轴颈具有轴向安装孔,所述轴向安装孔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一部分,所述轴向安装孔形成所述内镜管安装接口,在所述轴颈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段;
[0010]所述转轮包括环状轮体,所述环状轮体轴向设有贯穿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中心通孔,在所述环状轮体第一端表面设有筒状凸起,所述筒状凸起轴向具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所述空腔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0011]所述操作手柄的轴颈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延伸于所述空腔中,在所述轴颈的第一螺纹段上安装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环状轮体的一端到所
述本体部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环状轮体的厚度,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环状轮体的一端。
[0012]可选地,所述环状轮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0013]可选地,所述外镜管的管道中、位于靠近外镜管前端的位置处设有可改变可视方向的含有转向棱镜的光学元件组。
[0014]可选地,所述外镜管的前端为斜口结构,所述转向棱镜为柱状棱镜,所述棱镜的出射面与所述斜口倾斜方向一致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出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5
°
~40
°

[0016]可选地,所述出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

[0017]可选地,所述外镜管的管道中、位于靠近外镜管前端的位置处还设有具有斜口的筒状镜座,所述柱状棱镜对应安装于所述镜座中。
[0018]可选地,所述镜座的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条与镜座中心轴平行设置的纵向槽,所述纵向槽与所述外镜管的管道壁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照明光源。
[0019]可选地,所述外镜管座包括盘状座体,所述盘状座体的第一端设有支撑固定筒体,所述凸起连接部为筒状凸起,所述筒状凸起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螺纹,贯穿所述支撑固定筒体、盘状座体及筒状凸起的两端设有安装孔道,所述外镜管紧配合设于所述安装孔道中。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通过将安装外镜管的外镜管座固定连接于转轮上,将固连内镜管的操作手柄穿过转轮,并与转轮相对可转动设置,当进行临床检查或手术时,一手握持所述转轮,另一手转动操作手柄,即可轻松省力地改变成像视角,进而改变观察视角,从而便于扩大视场范围。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未安装内镜管和外镜管状态下的爆炸图;
[0024]图3是图1外镜管前端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6]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适用于宫腔等人体内部天然通道的检查及手术治疗中,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0028]所述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1,所述操作手柄1的第一端轴向安装有内镜管2,具体的,所述操作手柄1的第一端具有内镜管安装接口,所述内镜管安装接口上轴向安装有内镜管2;所述内镜管2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21为并排间隔设置的两个摄像头21,以便于经过后端处理装置对采集的图像处理之后,形成三维图像;所述摄像头21的接线端子上连接有电缆线,所述操作手柄1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电缆线从所述内窥镜的后端引出至所述第一通道中,并从所述操作手柄1的第二端穿出;
[0029]外镜管座3,所述外镜管座3中安装有外镜管4,所述外镜管4伸出所述外镜管座3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外镜管座3的第二端设有凸起连接部5;
[0030]转轮6,所述转轮6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通道,所述外镜管座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凸起连接部5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6的第二通道中,所述操作手柄1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转轮6,且所述内镜管2位于所述外镜管4中,所述操作手柄1相对于所述转轮6可转动设置;当需要调整检查视角时,仅需要一手握持转轮6,另一手转动操作手柄1即可简单方便地改变观察视角。
[003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镜管座3包括盘状座体31,所述盘状座体31的第一端设有支撑固定筒体32,所述凸起连接部5为筒状凸起,所述筒状凸起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轴向安装有内镜管,所述内镜管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接线端子上连接有电缆线,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电缆线从所述内窥镜的后端引出至所述第一通道中,并从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二端穿出;外镜管座,所述外镜管座中安装有外镜管,所述外镜管伸出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二端设有凸起连接部;转轮,所述转轮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通道,所述外镜管座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凸起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的第二通道中,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转轮,且所述内镜管位于所述外镜管中,所述操作手柄相对于所述转轮可转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旋转电子硬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大致呈圆柱体状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端设有凸起的轴颈,所述轴颈具有轴向安装孔,所述轴向安装孔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一部分,所述轴向安装孔形成所述内镜管安装接口,在所述轴颈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转轮包括环状轮体,所述环状轮体轴向设有贯穿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中心通孔,在所述环状轮体第一端表面设有筒状凸起,所述筒状凸起轴向具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所述空腔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操作手柄的轴颈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中心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凡星光电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