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模具和具有其的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130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筑模具,包括:底模板、外模模块、内模模块和内模开合机构,所述外模模块设于所述底模板上,所述外模模块在所述底模板上形成闭合的外围环,所述内模模块设于所述底模板上,所述内模模块在所述底模板上形成闭合的内围环,所述外围环围在所述内围环的外侧,所述外围环与所述内围环之间构成浇筑腔,所述内围环包括环向拼接的多个环段,所述环段沿内外方向可活动,所述内模开合机构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环段相连,在脱模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环段朝向所述内围环的内侧活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浇筑模具可以方便拆、装,也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以提高浇筑件的产量,脱模时操作简单,以提高脱模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筑模具和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浇筑模具和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建筑建造过程中,大多使用现场浇筑的模式,近些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构件在就近工厂内采用预制的生产,所以需要一些配套的构件模具进行构件的生产。
[0003]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内,凸窗模具大多采用固定模台、模具和螺栓拧紧的方式,所有的工作采用的是人工和行车的形式,在厂内进行组装后再进行预制生产,每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拆装模具、人工校核尺寸等,此种生产形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产量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对工人操作要求高、构件外观质量差、环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浇筑模具,所述浇筑模具可以方便拆、装,也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以提高浇筑件的产量,所述浇筑模具脱模时操作简单,以提高脱模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浇筑模具的输送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外模模块,所述外模模块设于所述底模板上,所述外模模块在所述底模板上形成闭合的外围环;内模模块,所述内模模块设于所述底模板上,所述内模模块在所述底模板上形成闭合的内围环,所述外围环围在所述内围环的外侧,所述外围环与所述内围环之间构成浇筑腔,所述内围环包括环向拼接的多个环段,所述环段沿内外方向可活动;内模开合机构,所述内模开合机构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环段相连,在脱模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环段朝向所述内围环的内侧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开合机构还包括:安装座和连接组件,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底模板上,所述转动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环段相连,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沿上下方向活动,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向上活动时其另一端带动所述环段朝内侧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单向转动件,所述单向转动件和所述环段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组件;双向转动件,所述双向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向件和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和所述环段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转向件和所述环段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动件和其中某一个或者某些所述环段相连,所述双向转动件和其他某一个或者某些所述环段相连。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超陈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