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2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纵向方向分布的壳体骨架,所述壳体骨架包括若干立柱和若干横杆,所述立柱内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导向连接槽,还包括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同时贯穿多个导向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止头和第二锁止头。针对现有的着陆器的壳体通常为固定式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它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具体可通过壳体骨架的数量改变来实现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尺寸改变。实现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尺寸改变。实现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尺寸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就从未停歇,目前人类探测到海洋平均深度达3700米左右,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更是达到了11000米左右,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着陆器可以实现在深海中长期、持续、原位的海洋环境观测。
[0003]现有的着陆器的壳体通常为固定式结构,整体尺寸较大,不便于运输,且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尺寸进行调整,存在较多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的着陆器的壳体通常为固定式结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它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具体可通过壳体骨架的数量改变来实现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尺寸改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包括若干壳体骨架,以及用于连接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骨架的第一连接结构和/或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骨架的第二连接结构。
[0009]可选地,所述壳体骨架包括若干立柱和若干横杆,所述立柱内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导向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同时贯穿多个导向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止头和第二锁止头。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锁止头和/或第二锁止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锁止头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且设有吊环。
[0012]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若干与立柱相匹配的连接支杆,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支杆的连接头。
[0013]可选地,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缓冲圈,所述缓冲圈被抵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横杆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两根及以上。
[0015]可选地,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横杆之间的至少一个加强杆。
[0016]可选地,所述立柱和横杆均为耐腐蚀性管。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杆套接配合的连接孔。
[0018]3、有益效果
[0019]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随意调整着陆器壳体的整
体形状和尺寸,从而适应多种监测条件,整体结构安装使用简便,降低了制作成本,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壳体骨架水平设有多个);
[0024]1、壳体骨架;2、立柱;3、横杆;4、连接杆;41、第一锁止头;42、第二锁止头;5、连接支杆;6、连接头;7、缓冲圈;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本技术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29]结合附图1

3,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包括若干壳体骨架1,以及用于连接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骨架1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骨架1的第二连接结构,也可以仅适用第一连接结构或仅适用第二连接结构。
[0030]在使用本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时,可将浮力结构和测量仪器等多种结构预安装于不同的壳体骨架1上,并在现场将多个安装有不同结构的壳体骨架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拼接成着陆器即可;本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随意调整着陆器壳体的整体形状和尺寸,从而适应多种监测条件,整体结构安装使用简便,降低了制作成本,人力成本。
[0031]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骨架1包括若干立柱2和若干横杆3,若干立
柱2和若干横杆3焊接固连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若立柱2的数量为三个,则形成的框架结构为三角形,若立柱2的数量为四个,则形成的框架结构为矩形,若立柱2的数量为五个及以上,则形成的框架结构为多边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立柱2内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导向连接槽,也就是说,所述立柱2的内部中空,还包括若干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同时贯穿同一纵向方向上的多个导向连接槽,所述连接杆4的直径与导向连接槽的槽径一致,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止头41和第二锁止头42,所述第一锁止头41和/或第二锁止头42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头41位于所述连接杆4的上端且与连接杆4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锁止头42位于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且与连接杆4的下端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0032]在运输时,可将本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拆分成多个壳体骨架1进行运输,在运输至目的地时,通过连接杆4即可实现多个壳体骨架1的快速拼接,从而降低组装难度;同时,多个壳体骨架1通过穿设于立柱2内的连接杆4连接在一起,可保证多个壳体骨架1在海洋中的连接稳定性,使本着陆器壳体在水中尽可能的趋向于竖直状态。
[0033]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锁止头41上焊接固连有吊环,在将应用本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的着陆器放入至海洋中时,所述吊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壳体骨架,以及用于连接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骨架的第一连接结构和/或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骨架的第二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骨架包括若干立柱和若干横杆,所述立柱内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导向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同时贯穿多个导向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止头和第二锁止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头和/或第二锁止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头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且设有吊环。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着陆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若干与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林良德黎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