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床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73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床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板框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及,若干个导流机构,各个所述导流机构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底座的各个侧板,且位于所述底座相对称两侧板上的各个所述导流机构相对称设置,当水经所述第一开口流入所述底座内部时,水能够通过各个所述导流机构流出所述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的底部板框处开设若干个第一开口,并在底座的各个侧板处一一对应设置有导流机构,以使其在布放下落的过程中,水经第一开口进入底座内部并经有导流机构流出,能够避免因水流冲击或下落速度过快而导致底座失衡,能够有效保证海床基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床基
本技术涉及海洋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床基。
技术介绍
海床基是搭载海洋观测设备的载体,是一种在海底工作的综合监测装置,海床基具有长时间监测、结构简单、隐秘性好等特点,是获取水下监测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海床基可布设于近海海底、河口或者港湾等地方,对海水悬浮泥沙、海水的流速、潮汐变化、海水盐度变化等参数进行长期、同步、自动测量并分析上传,它对于海洋工程的建设、航道的疏浚、海港环境的整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海床基在布放下落至海底的过程中,常由于下落速度过快或者水流冲击等因素造成其姿态倾斜甚至翻扣等情况,难以保证海床基处于下落过程中的姿态,严重地会导致海床基上所搭载的观测设备无法准确观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海床基,该海床基能够避免海床基在布放下落过程中因水流冲击或下落速度快等因素而出现倾斜或翻扣的现象,能够有效保证海床基下落过程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且其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床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底部板框(11)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111);及,/n若干个导流机构(20),各个所述导流机构(20)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底座(10)的各个侧板(12),且位于所述底座(10)相对称两侧板(12)上的各个所述导流机构(20)相对称设置,当水经所述第一开口(111)流入所述底座(10)内部时,水能够通过各个所述导流机构(20)流出所述底座(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底部板框(11)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111);及,
若干个导流机构(20),各个所述导流机构(20)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底座(10)的各个侧板(12),且位于所述底座(10)相对称两侧板(12)上的各个所述导流机构(20)相对称设置,当水经所述第一开口(111)流入所述底座(10)内部时,水能够通过各个所述导流机构(20)流出所述底座(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外形呈方形锥状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板状体(21),各个所述板状体(21)可翻转式装设于所述底座(10)的侧板(12)上,且各个所述板状体(21)相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20)还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转动轴(22),各个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一一对应穿设于各个所述板状体(21),所述板状体(2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翻转,所述第一转动轴(22)沿所述板状体(2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两端部固定装设于所述底座(10)的侧板(12)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21)面向所述底部板框(11)的一侧与所述底部板框(11)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21)面向所述底部板框(11)的一侧装设有第一限位环(211),所述底部板框(11)面向所述板状体(21)的一侧装设有第二限位环(112),所述第一限位环(211)与所述第二限位环(112)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21)面向所述底部板框(11)的一侧固定装设有限位管(212),所述限位管(212)可转动式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轴向外侧;所述限位管(212)开设有限位槽(2121),所述第一转动轴(22)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宇欢林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