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支架组件及主动脉远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13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脉支架组件及主动脉远端支架,所述主动脉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为适于植入主动脉的近端真腔以隔绝所述近端真腔的破口的覆膜支架;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支架部为适于植入所述主动脉的远端真腔以打开所述远端真腔的无覆膜的裸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部展开后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的第一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为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在未打开状态下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可由无覆膜的裸支架充分打开并支撑远端真腔,其制作简单,便于植入。便于植入。便于植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脉支架组件及主动脉远端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病变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及主动脉远端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高速高压血流通过主动脉壁上的内膜撕裂口进入中膜外层或中外膜交界处,从而形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可导致主动脉破裂或分支动脉缺血(心梗、脑梗、内脏或下肢缺血)等,病情凶险,是累及主动脉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0003]根据主动脉夹层近端裂口累及的部位,经典的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分A、B两型。
[0004]其中,B型的夹层病变局限于腹主动脉或髂动脉,主要治疗方式是使用腔内移植物行腔内隔绝术,具有微创性和良好的早期临床结果。目前,微创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B型夹层远期的主动脉重构。
[0005]如图1所示,典型的B型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血管特点是同时存在真腔和假腔,假腔内有血流,真腔被挤压的很小。目前,对于B型治疗方法是放置覆膜支架,隔绝近端破口。覆膜支架放置后,假腔内无血流,但远端的真腔还是没有充分被打开。如果用覆膜支架打开远端真腔,则需要预开很多小孔给侧支血管供血。这种方法存在下述问题:1、预开的孔的位置和大小决定供血效果。由于个体化差异、孔的数量多,导致开孔操作复杂,难度大;2、当支架在体内释放时,孔位和侧支血管的对齐操作困难,导致植入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主动脉支架组件,所述主动脉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为适于植入主动脉的近端真腔以隔绝所述近端真腔的破口的覆膜支架;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支架部为适于植入所述主动脉的远端真腔以打开所述远端真腔的无覆膜的裸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部展开后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第一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为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在未打开状态下的内径。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部的末端向所述第一支架部的内部弯曲,和/或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头端向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内部弯曲。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多个支架环,沿所述主动脉支架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架环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支架环中的相邻支架环。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环连接部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相邻支架环中的一个支架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相邻支架环中的另一个支架环连接,所述连接杆为弹性杆。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为直杆。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为曲形杆。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曲形杆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波浪形延伸的波浪形的曲形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曲形杆沿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径向向内部凹陷。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网状裸支架、或由金属切割而成的网状裸支架。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与所述第二支架部设置为彼此分离使用。
[0016]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主动脉远端支架,所述主动脉远端支架设置为适于植入主动脉的远端真腔以打开所述远端真腔的裸支架,所述裸支架展开后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的第一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为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在未打开状态下的内径。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裸支架的两头端向所述裸支架的内部弯曲。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设置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将第一支架部设置为适于植入主动脉的近端真腔以隔绝所述近端真腔的破口的覆膜支架,将第二支架部设置为适于植入所述主动脉的远端真腔以打开所述远端真腔的无覆膜的裸支架,并将第二支架部展开后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所述远端真腔的未打开状态下的血管内径,由此,本技术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可由无覆膜的裸支架充分打开并支撑远端真腔。该主动脉支架组件制作简单,无需复杂开孔操作。并且,该主动脉支架组件植入简便,在植入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血管时无需复杂的孔位与侧支血管的对齐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B型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血管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所示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植入到主动脉血管中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远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远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远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远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远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各个方面、特征以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应当理解,下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只用于举例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质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不同的组合。
[0034]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组件整体近似呈管状,其包括第一支架部10和第二支架部20。第一支架部10为适于植入主动脉的近端真腔以隔绝所述近端真腔的破口的覆膜支架,其包括裸支架11和覆盖在裸支架11外周的外覆膜12。第二支架部20为适于植入所述主动脉的远端真腔以打开所述远端真腔的无覆膜的裸支架(即裸支架21)。其中,第二支架部展开后的直径大于远端真腔的血管的第一内径,以充分打开远端真腔并将支架固定在远端真腔,其中,所述第一内径为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在未打开状态下的内径。进一步地,第二支架部展开后的直径还小于远端真腔的血管的第二内径,以避免第二支架部撑裂远端真腔,其中,第二内径为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在最大张紧状态下的内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未打开状态指的是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为适于植入主动脉的近端真腔以隔绝所述近端真腔的破口的覆膜支架;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支架部为适于植入所述主动脉的远端真腔以打开所述远端真腔的无覆膜的裸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部展开后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的第一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为所述远端真腔的血管在未打开状态下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部的头端向所述第一支架部的内部弯曲和/或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头端向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内部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多个支架环,沿所述主动脉支架组件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架环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支架环中的相邻支架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环连接部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相邻支架环中的一个支架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相邻支架环中的另一个支架环连接,所述连接杆为弹性杆。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辉夏小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昕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