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09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固定式挂点和移动式挂点,固定式挂点每个约1.2m设置一处,用于车顶集中检修时使用。滑行式挂点配合差速防坠器用于车顶巡检时使用,即无论在平台上,还是在车顶上,巡检人员在不摘下安全带的情况下,能够沿着车体到达车顶上的任何位置。速差防坠器能够有效降低人员跌落后的损伤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桁架模块采用两根C型轨道,双轨道能满足至少两个检修工种的同时作业。作业。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检修
,具体涉及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检修人员需登上三层检修平台和车顶,进行巡检、点检以及两者交叉作业,该处高度较高,属于高空作业,为满足安全需求,需要悬挂安全带,但是现有的安全吊索系统会影响检修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在保障登顶作业安全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的轨道安全吊索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安全吊索系统在登顶作业时效率不高,提供一种保障登顶作业安全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的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包括支撑架、轨道滑车、差速防坠器、安全带,所述支撑架采用模块话设计,包括多个 L型支撑架和桁架模块,
[0005]所述桁架模块采用平面桁架结构,包括上弦、立杆、斜杆、下弦,所述下弦采用两个C型轨道,所述立杆底部固定在两个C型轨道中间,用于固定C型轨道的间距,每个立杆下端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具有C型轨道的仿形,对C型轨道进行抱箍,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作为固定式挂点,所述桁架模块的上弦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耳板,
[0006]所述L型支撑架上部与屋架固定,侧面与检修平台固定,所述L型支撑架还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桁架模块,所述L型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轨道连接头,所述轨道连接头采用比下弦大一个规格的C型钢,并套设在其之外,将两个桁架模块的 C型轨道连接成整体,所述L型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通过螺栓连接,
[0007]所述C形轨道内设置有轨道滑车,轨道滑车设置有四个或六个滑轮,所述轨道滑车向下延伸,设置有通孔,作为滑行式挂点,所述差速防坠器悬设置在滑行式挂点上,所述安全带固定连接在防坠器的末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桁架模块的立杆间距≤1.2m。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弦采用80X40的矩形钢管,立杆及斜杆采用50X25的矩形钢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滑车和差速防坠器每个股道设置有16个。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设置有固定式挂点和移动式挂点,固定式挂点每个约1.2m 设置一处,用于车顶集中检修时使用。滑行式挂点配合差速防坠器用于车顶巡检时使用,即无论在平台上,还是在车顶上,巡检人员在不摘下安全带的情况下,能够沿着车体到达车顶上的任何位置。速差防坠器能够有效降低人员跌落后的损伤度。
[0013]2、本技术中桁架模块采用两根C型轨道,双轨道能满足至少两个检修工种的同时作业。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L型支撑架和桁架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轨道滑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模拟使用示意图。
[0018]图中:1L型支撑架;101轨道连接头;102第二耳板;2桁架模块;201上弦;202立杆;203斜杆;204下弦;205连接板;206第一耳板;3轨道滑车;4 差速防坠器;5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包括支撑架、轨道滑车3、差速防坠器4、安全带5,所述支撑架采用模块话设计,包括多个L型支撑架1和桁架模块2,
[0021]所述桁架模块2采用平面桁架结构,包括上弦201、立杆202、斜杆203、下弦204,所述下弦204采用两个C型轨道,所述立杆202底部固定在两个C型轨道中间,用于固定C型轨道的间距,每个立杆202下端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一个连接板205,连接板205具有C型轨道的仿形,对C型轨道进行抱箍,所述连接板205上设有通孔作为固定式挂点,所述桁架模块2的上弦20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耳板206,
[0022]所述L型支撑架1上部与屋架固定,侧面与检修平台固定,所述L型支撑架 1还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桁架模块2,所述L型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轨道连接头 101,所述轨道连接头101采用比下弦204大一个规格的C型钢,并套设在其之外,将两个桁架模块2的C型轨道连接成整体,所述L型支撑架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耳板102,所述第一耳板206和第二耳板102通过螺栓连接,
[0023]所述C形轨道内设置有轨道滑车3,轨道滑车3设置有四个或六个滑轮,所述轨道滑车3向下延伸,设置有通孔,作为滑行式挂点,所述差速防坠器4悬设置在滑行式挂点上,所述安全带5固定连接在防坠器的末端。
[0024]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桁架模块2的立杆202间距≤1.2m。
[0025]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上弦201采用80X40的矩形钢管,立杆202及斜杆203 采用50X25的矩形钢管。
[002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轨道滑车3和差速防坠器4每个股道设置有16个。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8]本技术设置有固定式挂点和移动式挂点,固定式挂点每个约1.2m设置一处,用于车顶集中检修时使用。滑行式挂点配合差速防坠器用于车顶巡检时使用,即无论在平台上,还是在车顶上,巡检人员在不摘下安全带的情况下,能够沿着车体到达车顶上的任何位置。速差防坠器能够有效降低人员跌落后的损伤度。本技术中桁架模块采用两根C型轨道,双轨道能满足至少两个检修工种的同时作业。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具有通过性好,安全性能
高,检修方便的优点。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轨道安全吊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轨道滑车(3)、差速防坠器(4)、安全带(5),所述支撑架采用模块话设计,包括多个L型支撑架(1)和桁架模块(2),所述桁架模块(2)采用平面桁架结构,包括上弦(201)、立杆(202)、斜杆(203)、下弦(204),所述下弦(204)采用两个C型轨道,所述立杆(202)底部固定在两个C型轨道中间,用于固定C型轨道的间距,每个立杆(202)下端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一个连接板(205),连接板(205)具有C型轨道的仿形,对C型轨道进行抱箍,所述连接板(205)上设有通孔作为固定式挂点,所述桁架模块(2)的上弦(20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耳板(206),所述L型支撑架(1)上部与屋架固定,侧面与检修平台固定,所述L型支撑架(1)还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桁架模块(2),所述L型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轨道连接头(101),所述轨道连接头(101)采用比下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曲夏冰心唐崇邦张长友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聚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