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88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铰合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旋铆机、装夹台、用于将装夹台在底座上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用于将装夹台和待加工产品夹持于底座上的夹持组件,升降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安装有旋铆机,底座横向贯穿设有容纳槽,装夹台可放置于容纳槽内,且装夹台与容纳槽滑动连接,装夹台凹设有用于卡置待加工产品的卡槽,旋铆机位于装夹台的上方,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都安装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待加工产品都是先固定于装夹台上,待加工产品随装夹台一起放置于底座的容纳槽内,容纳槽为横向贯穿设置,加工后的产品可以随装夹台一起随手取出,减少产品在底座上的停留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旋铆机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铰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铰合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连接有旋铆机,将产品固定于旋铆机下方后,旋铆机利用铆杆对铆钉局部通过一个瞬间强高压加工过程,依据板件本身材料的冷挤压变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抗拉和抗剪强度的无应力集中的内部镶嵌圆点,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两层或多层板件连接起来,实现铰合。
[0003]但是,在上述具体铰合过程中,很多都是人手工直接拿着待加工产品进行铰合,并需时刻注意铆杆和铆钉的位置,防止待加工产品移动,时间长,效率低,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具体铰合时,很多都是人手工直接拿着待加工产品进行铰合,并需时刻注意铆杆和铆钉的位置,防止待加工产品移动,时间长,效率低,且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铰合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旋铆机、装夹台、用于将所述装夹台在所述底座上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装夹台和待加工产品夹持于所述底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旋铆机,所述底座横向贯穿设有容纳槽,所述装夹台可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装夹台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所述装夹台凹设有用于卡置所述待加工产品的卡槽,所述旋铆机位于所述装夹台的上方,所述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都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基座、第一挡板以及若干第二挡板,所述基座凸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位于所述基座之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所述基座围合成所述容纳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侧面凹设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还竖向贯穿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上的支板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柱,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装夹台还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支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板上、另一端插入于所述定位孔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待加工产品包括铆钉、位于卡槽内的待加工元器件、以及位于待加工元器件上方的待加工片,所述铆钉一端与待加工元器件连接、另一端与待加工片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一衔接块,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挡板贯穿设有第二穿孔,所述装夹台还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衔接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后插入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第一衔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待加工元器件相配合的第一卡持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第一轴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衔接块之靠近所述装夹台的一侧的顶部凹设有第一收纳槽以及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凹设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槽底壁上,所述第一轴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轴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装夹台之间,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待加工片相配合的第二卡持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凸设于所述第一衔接块的底部,所述限位板抵接于所述第一挡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气缸以及第二衔接块,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若干所述第二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所述基座还凹设有校正槽,所述装夹台还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两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隔对应设置并都与所述校正槽连通,所述校正槽和两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隔构成一个导正槽,所述第二衔接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另一端卡置于所述导正槽上并插入于所述第二缺口内,且所述第二衔接块之远离所述第三气缸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待加工元器件相配合的第三卡持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第二轴杆、第二弹簧以及第二压板,所述第二衔接块之靠近所述装夹台的一侧的顶部凹设有第二收纳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凹设于所述第二收纳槽的槽底壁上,所述第二轴杆安装于所述第二收纳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轴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装夹台之间,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待加工片相配合的第四卡持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立柱、滑块、第一电机以及滚珠丝杠传动副,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旋铆机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传动副和第一电机都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滚珠丝杠传动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滑块。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铆机包括第二电机、衔接架、若干铆杆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铆杆与所述待加工产品上铆钉是否对中的随动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铆杆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衔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所述随动器,所述随动器朝向所述铆杆设置。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的待加工产品都是先固定于装夹台上,待加工产品随装夹台一起放置于底座的容纳槽内,容纳槽为横向贯穿设置,加工后的产品可以随装夹台一起随手取出,减少产品在底座上的停留时间;
[0017]由定位组件先对装夹台进行定位,采用机器定位代替人工定位,减少对位的时间,再由夹持组件对装夹台和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有效防止待加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移动,也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夹持组件、待加工产品、装夹台以及部分底座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待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夹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除去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7的爆炸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9的爆炸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铆机、底板和升降组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0、底座;11、容纳槽;12、底板;13、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旋铆机、装夹台、用于将所述装夹台在所述底座上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装夹台和待加工产品夹持于所述底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旋铆机,所述底座横向贯穿设有容纳槽,所述装夹台可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装夹台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所述装夹台凹设有用于卡置所述待加工产品的卡槽,所述旋铆机位于所述装夹台的上方,所述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都安装于所述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基座、第一挡板以及若干第二挡板,所述基座凸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位于所述基座之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所述基座围合成所述容纳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侧面凹设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还竖向贯穿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上的支板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柱,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装夹台还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支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板上、另一端插入于所述定位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产品包括铆钉、位于卡槽内的待加工元器件、以及位于待加工元器件上方的待加工片,所述铆钉一端与待加工元器件连接、另一端与待加工片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一衔接块,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挡板贯穿设有第二穿孔,所述装夹台还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衔接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后插入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第一衔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待加工元器件相配合的第一卡持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第一轴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衔接块之靠近所述装夹台的一侧的顶部凹设有第一收纳槽以及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凹设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槽底壁上,所述第一轴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轴杆位于所述第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亮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洛博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